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在中国统一问题的立场上步步后退。与此同时,他们制造了一系列的歪理,企图利用两岸暂时分裂的现实,捞几根救命稻草,以对抗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些谬论和歪理,曾迷惑了一些人,也曾使得台湾的某些人感到兴奋和自慰。本文就此进行一下分析和驳斥。其一,“有效统治论”。此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共自1949年以来从未统治过台湾”,二是“台湾一直是在中华民国的有效统治之下”。企图以此来论证台湾属于“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台湾,台湾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  相似文献   

2.
100年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中华民国。古老的华夏大地从沉睡  相似文献   

3.
徐聪 《春秋》2010,(1):26-27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建立了我同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圉——中华民国.为中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山东以徐镜心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在山东近代史上留下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周艺 《当代广西》2011,(20):25-26
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春秋》2021,(5)
正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继承和完成了延绵260多年反清斗争目标。而革命后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的风暴摧毀了清王朝专制统治;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华大地上试行。然而,不久,政权落到了袁世凯等军阀手中,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国家政权的基本特征依然是封建专制。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  相似文献   

7.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建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近年来,一种扬袁抑孙的观点掩盖了历史真相,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观点认为:袁世凯是中国统一历史上第一位按照民主的法律程序取得国家最高权力的领导人。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过程真的是如此民主并光明正大吗?本文拟对袁世凯攫取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以及当选正式大总统的经过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这场革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统一的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9.
林上元 《黄埔》2011,(5):16-17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一百年前,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矛盾重重,社会危机四伏。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辛亥革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是辛亥革命,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祸根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他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下宣布"独立"。当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却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酝酿"独立建国"。外蒙古与其他省份不同,由于沙俄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沙  相似文献   

11.
弘毅 《创造》2011,(10):48-49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云南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战场。云南是武昌起义之后最早举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的胜利声援了武昌,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为推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前,我国爆发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1912年7月至1913年5月间,撰写了《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中华民国的伟大胜利》、《中国各党派的斗争》、《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与先进  相似文献   

13.
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民主化进程中,"中华民国"在推动民主改革的同时也成为解构的对象,这使台湾社会的国家认同观出现分裂,在消解与捍卫对"中华民国"的认同的斗争中,民进党为首的反对派成功地瓦解了部分台湾人对"中华民国"的认同;国民党逐渐居于下风,"中华民国"成为一团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的模糊体.90年代开始,在突破外部环境约束的过程中,两种对立的国家认同观在"中华民国"缩小化的基础上培育了共同点直至最后实现了合流,但仍然没有解决"中华民国"的认同危机.总之,民主化的进行不但没有强化台湾人对"国家"的认同,反而使台湾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只有恢复被威权统治损害了的国家统一的价值和声誉,才是消除台湾社会国家认同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封面介绍     
本期封面照片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余年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封面介绍@吴传波  相似文献   

15.
吕立宁 《春秋》2014,(2):9-10
正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仅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就连"民国"这块招牌也岌岌可危。袁世凯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极力加强其反动统治,悍然解散国会,修改约法,下令尊孔读经,积极进行帝制活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深入。袁世凯不仅不抵抗反而企图依靠其支持登上皇帝的宝座,公然与之签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政体要与该国的国情相适应,回顾民国初年政体的变迁、国会的演变、政党政治的历史,对我们今天也许不无借鉴意义。敌本刊编组了系列稿件,共5篇,此其一。1912年元旦下午17时,孙中山由上海乘车到达南京车站,一时间军乐齐奏,欢吸声震天,长江上的军舰鸣礼炮21响向孙中山致敬。当天晚上,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是神州大地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由来、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泽东早期调查研究思想的产生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和科学工作方法,都有它产生的客观基础。毛泽东早期调查研究思想的产生,当然也不例外。二十世纪初,封建古老的中国,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被帝国主义列强一步一步地侵凌瓜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革命的果实,没有落到中国人民手中,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人民群众仍然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2月国民党当局撤守台湾后,一面打着沿袭“中华民国宪法”的旗号,为自己披上代表中国“法统”的外衣,藉以立足;一面利用“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戒严法”和“国家总动员法”等一系列非常法,恣意冻结“宪法”字面上赋予人们的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在内的一系列基本权利,为实行专制统治开辟道路.此外,国民党当局在台湾还重新订定  相似文献   

19.
一、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党丛生的 奇特形势 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民主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辛亥革命以后,民主潮流象溃了堤的潮水,奔腾向前。人们普遍认为民主政治从此可以兴起来了;不仅革命派这样想,立宪派这样想,甚至连某些封建遗老也无可奈何地这样想。于是在中国突然兴起了一个议会政治的狂潮。政党是议会政治的共生物。随着议会政治狂潮的兴起,在中国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7,(1)
正我来自台湾,在探讨今天的主题时,先介绍一下台湾社会及台湾军人不知道的黄埔历史。黄埔建军:前苏联的大力援助,国民党将这段史实从历史抹去辛亥革命是湖北新军于武昌发动兵变成功,导致许多省份纷纷起义,终而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不是孙中山先生率军东征西讨,经由武力征战而建立的。孙中山先生未拥有统治如此庞大国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