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这一共同富裕政策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十七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消灭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部分地区和阶层已经实现了小康和富裕,甚至也涌现了一批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然而这一共同富裕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没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中国,对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大政策”、“大原则”、“新办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自实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国人激奋...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引用此书不再注明出处,只注页码)那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 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关于共同富裕,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74页)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就曾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  相似文献   

4.
早在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  相似文献   

5.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先富”带动“共富”的思想。以后他又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因而,“先富”带动“共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以下简称《邓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他更明确指出:“观察少数民旗地区主要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邓选》三卷第247页)这是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从唯物辩证法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马列主义个人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针对长期“左”的平均主义的普遍贫穷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同志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  相似文献   

8.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社会主义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以下简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①。这是1978年12月13日,被后来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373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他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同上第3卷第155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开放市场、搞活贸易、发展个体经济及乡镇企业等的过程中,受惠于党的好政策及市场经济初垦期的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一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政策,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1980年初,邓小  相似文献   

12.
实现台湾回归,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邓小平同志经常在“脑子里转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以下引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只注页码).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光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第87页);而新办法的提出又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国两制”构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从实际出发解决台、港、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拓宽农村共同致富的道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江西农村的实践□陈先煌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正确认识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全面坚持和贯彻...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 早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的讲话中,首先提出“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加强责任制。”在经济政策上,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还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页)这是站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的说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天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称之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页),恩格斯称  相似文献   

17.
浅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李淑霞"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他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2页)“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111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宗寒 《求是》1994,(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同上书,第149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105页)。我国党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