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林 《理论月刊》2020,(2):26-32
马克思民主观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从整体性视野解读马克思的民主观具有必要性。马克思民主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六大理论。政治制度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民主观的重要维度和理论逻辑主线。马克思民主观并没有过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荣艳 《长白学刊》2009,(3):156-156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以阶级来划分的社会,仍然是资产阶级全面统治的社会。而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实质,正是为了批判、否定资产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差别,预言和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这就意味着在分析这些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实质、提升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全面解放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只要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它就永远不会过时。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分析和揭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阶级理论当代生命力的具体显现。  相似文献   

3.
糜海波 《前沿》2013,(1):45-48
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理论,提出了对阶级社会极具批评精神和否定意识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丰富的价值意蕴:社会公正是以共同富裕超越阶级分化,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创造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阶级的逐步消亡是同一过程。在资本走向全球化的今天,阶级与剥削问题依然存在且不容忽视。阐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价值精神,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现象与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整体性视野下探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科学性和价值性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理论内容与方法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和谐与斗争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特征,也是其理论的核心要旨。在此理论观照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整体高度,谋划与建构社会的整体和谐,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既有的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研究缺少历时性视角与共时性视角相统一的探讨,导致此种现状出现的原因在于贯通整合马克思各理论的中轴性概念的缺位。以社会关系概念为中心范畴对马克思各理论的形成、丰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在纵向维度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维度的理论互动中展示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联结和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从唯物主义的艰难转向到科学世界观的巍然创立、从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到资本逻辑的全面解构、从社会主义的深层基础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乃至此三者的耦合,社会关系都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社会关系概念把握马克思三大理论的生发过程及其内在关联,对揭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初始构境、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红雨 《前沿》2009,(3):92-94
知识生态学为解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可以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的价值和意义,并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秘密,资本的本质并非物与物的关系,而是隐藏在物背后的人与人的统治与支配关系。主导现代生产关系的资本逻辑,在社会政治层面就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资本逻辑与阶级关系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当代中国利用资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际上也随着资本逻辑的展开而建构了一整套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考察资本逻辑贯穿其中的现代生产关系,在其社会政治层面的分析就不能缺席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视阈。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不仅体现在深刻洞察了贫富分化的结构性根源,而且体现在指出了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9.
王静 《桂海论丛》2012,(3):13-16
研究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既有理论创立与体系的整体性,也有历史发展时空境遇中的整体性.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与群众实际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宋晓东 《传承》2009,(8):36-37
近年来,整体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视和青睐。在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作为马克思主义落脚点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应该认清本学科的地位和价值,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精神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加强从整体上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努力作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求生和繁衍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就迄今的人类历史而言,求生和繁衍问题,在生物学的个体层次好像只是配偶双方的事,在群体层次(从家族、部落到国家)则还受到群体多层次利益的驱动,而且,无论是在个体层次还是在群体各层次,繁衍能否发生、能存活多少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整体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视和青睐.在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作为马克思主义落脚点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应该认清本学科的地位和价值,科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精神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加强从整体上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努力作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的分析与划分是马克思阶级理论基本方法论原则.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阶级分析与阶级划分理论成功运用到中国革命之中,深刻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状况,从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基点--以农村、农民为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阶级理论,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俄国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马克思俄国社会发展理论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早晚年思想对立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立论以及马克思的方法论和理论脱节的错误观点,需要着力研究马克思俄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马克思运用事实分析、典型分析、比较分析、具体分析和阶级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并在此过程中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后思索和阶级分析等方法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和理论体系,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转向。马克思早期主要剖析以英国为"样本"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侧重于在静态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下解读社会形态结构,在动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野下把握社会形态演进,初步形成了分析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东方社会农村公社存在的普遍性、内在的二重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宏观上完善对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考察社会形态的不同演进路径,在微观上分析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新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空间转向,明确割裂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本质,阐明马克思晚年在社会结构、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把握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6.
张建云 《长江论坛》2013,(6):25-29,9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并非来自理论上的刻意论证,而是来自理论的来源和根据一一实践。实践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普遍协同的过程。我们今天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不是理论上的主观臆想,而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论断为我们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世界重大战略思想,它要求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广阔视野,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道路给予一条更加明确的路径选择。同时,这也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的到来提供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8.
"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理解"回到马克思"时,可以有解释学的视野、思想史的视野、认识论的视野、价值观的视野等等.视野不同,理解到的意义也会不同.只有具体分析"回到马克思"的各种不同的含义,才能在确定的意义上肯定或否定"回到马克思",把握"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为解释经济危机的成因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客观基础,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充分展开;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制度根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全面激化;信用经济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成的重要杠杆,经济危机是需求泡沫破灭在宏观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经济危机成因理论对认识和应对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具有重要启示,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要求提高驾驭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整体的社会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萍 《前沿》2010,(17):33-35
马克思考察社会发展问题的整体性视角是在批判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无论是考察处于任何一个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人类社会,还是考察前后相继的人类社会总体的发展,都把考察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去审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内涵是面向人民群众,立足人类整体利益的社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