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权初探     
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信息 ,是一种法律权利。读者权涵盖阅读自主权、人格尊严权、咨询权等内容 ,并与读者义务相统一 ,与图书馆义务相对立  相似文献   

2.
汪雄 《探索与争鸣》2022,(12):107-114+212
各国法律中均有一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规定,但学界对于这里的“义务”的性质有较大分歧。其实,此“义务”源自权利的内在限制,是权利所附的内在义务,因为权利理论中的利益论所指的利益最终是人格利益,意志论所说的意志应该是正当意志。人格利益和正当意志不仅是使他人负有一项义务的充分理由,也同时使权利人自身负有义务行使这项权利,前者产生外在义务,后者产生内在义务并形成对权利的限制。当这种内在义务被确定为法律义务后,就产生了权利义务复合的现象。内在义务曾经被古代思想家认真对待,但是,近代权利话语对外在义务的排挤导致了义务话语的式微,出现了只见权利,不见义务的现象,这掩盖了内在义务的应有之义,也使得权利义务之复合呈现出表面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人权名言     
《人权》2006,(3)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马克思人并不是抽象的气息在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中,一般赋予权利的规范被称为选择性规范或任意性规范,即权利人可以选择主张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权利。在许多人眼里,如果权利人因免除对方的义务而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便认为他有容忍、谦让的美德。如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10,(7):29-29
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承担义务,正如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权利和义务又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3,(24):66-66
何娜读者: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在享有法律赋予其对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担负起对高速公路维修保养和采取措施保障他人安全的义务。如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不能提出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已按照相关制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那么,在无法查明遗留货车挡板责任人的情况下,可推定该路段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有巡查、  相似文献   

7.
警察执法中的权利告知语言检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红 《公安研究》2010,(11):59-63,89
法律设定了权利告知程序,警察履行了权利告知义务,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就得到了保障。只有当事人真正理解自己享有权利的内容,才可能在公安机关即将展开的执法活动中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才可能更好地提高人民警察的规范执法水平,维护法律的权威,提升执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而权利告知内容能否被真正理解,与警察在履行告知义务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密切相关。为使权利告知语言具有可理解性,警察执法中书面告知语言应通俗化,口头告知语言应模式化。  相似文献   

8.
何晓蓉 《求索》2010,(6):171-172,186
国税总局发布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只明确了纳税人在税法上的权利(狭义纳税人权利),而充分尊重和保障纳税人的宪政权利(广义纳税人权利),对于全民主动纳税意识的养成,促进民主法制及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作用。为此,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构建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开放,有乞丐和拾荒者也进了图书馆,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选择离开的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0.
论知情同意权中医师的说明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娟 《前沿》2006,12(8):124-126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通过知情同意权的行使充分维护其生命健康权。医师的说明义务是患者实现知情同意权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从医师说明义务的法理背景、法律依据、判断标准、说明对象、具体内容以及说明义务免除的情况等方面,对医师告知义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以此来加强人们在思想上的认识,明晰医师的责任,充分维护患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是按一定的体系、规则、程序排列起来的,具有有序化和定型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具有外在结构性的意义,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指导和定向作用。国家的掌权者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建构权利和义务体系的过程中,实际上对各种权利和义务的特质、功能、利弊等进行了有意识的价值衡量、筛选、确认、吸收、抑制、排除、扬弃,把认为对掌权者有价值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因此,在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条文规定及其外在结构体系的背后,甚至在不成文的规范体系背后,都蕴含着掌权者关于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取向及潜在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人大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将人大代表的权责统一起来,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才能够不断增强,选举单位、选民对自己所选举产生的代表才能够实行有效地监督,代表作用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然而,我国宪法和组织法只规定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而没有规定人大代表如果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应承担什么责任。这就导致了实践中人大代表的权责脱节,影响到人大代表作用地发挥。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人大代表出席本级人大会议,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既是法律赋予的重要权利,也是重要义务。代表法第三条规定了人大代表享有七个方面的权利,其中第一项权利就是审议权。这些权利既有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又有具体的行权程序和要求。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履行七个方面的义务,其中第二项义务就是参加审议工作的义务。这表明,人大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4.
民事义务的来源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当事人约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和先行为引起的义务。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合法,无需过问该权利的来源是否合法,违反该权利对应的义务就会产生民事责任。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权利不合法,相应的"义务人"就不会有履行该"义务"的法律要求,违反该"义务"自然不会产生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许多劳动者认为,劳动合同到期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所有权利、义务随之终止,彼此不再有任何瓜葛。其实不然,劳动者不仅仍享有相关权利,甚至对此前未能行使的权利还可以救济,只是千万别忘了清点。  相似文献   

16.
李天莉 《前沿》2007,(2):28-31
黑格尔从分析权利在自我意识、主奴关系和家庭阶段的潜在状态入手,揭示了权利在自身的每一发展阶段所固有的矛盾,指出推动权利本身不断前进的动力正是这些矛盾。一旦权利发展到抽象法和道德阶段,就进入自己的自在状态。随着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出现,权利本身也就发展到自为阶段,由此达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已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尊严是一项权利并受到保护。我国有学者将此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为研究尊严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事物的伦理价值来看,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说,尊严还是一项义务,它应当受到保护性的对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捍卫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对尊严的内在要求,把保卫自我和他人的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或责任。履行尊严义务的具体要求,可以从康德的责任命题中得出如下结论:不能自杀,不能浪费自己的才能,不能撒谎,不能对别人的困苦视而不见。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意味着个体被赋予这样的权利:人都应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被承认,人应当按照关于职责的概念去行动,同时意味着我们作为渴望获得完满幸福的存在物,应以履行尊严义务的原则彼此对待。  相似文献   

18.
道德权利是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一个人,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道德理念、原则与规范所享有的社会权利。传统伦理学把义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否认权利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论断适用于一切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确认道德权利范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丰富与发展传统伦理学思想;契合"走向权利的时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促进我国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常识教育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落实到学生就要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笔者就法律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义务观念谈几点体会,以求与各位商榷。 一、教育学生明确义务包括的范围,这是培养学生义务观念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常识的教育过程,从广义讲也是德育…  相似文献   

20.
李红 《人民论坛》2010,(7):280-281
通过将以"理性人"假设和以经济学分析工具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法经济学引入图书馆学研究,着力从制度发生的角度研究读者权利其内在界限和外在界限及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入对于读者权利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以及实现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飞跃时的界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