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割盗铁路线材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割盗铁路线材案件的特点:(一)作案前有预谋踩点;(二)作案成员的复杂性;(三)现场留有相关痕迹物证;(四)作案的连续性;(五)销赃渠道的单一性。割盗铁路线材案件的侦查对策:(一)与铁路电务部门相配合,制定快速出击的预备方案;(二)认真细致地勘查现场,发现、收集现场痕迹物证;(三)科学的分析案情,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为下一步侦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认真研究此类案件规律,蹲坑守侯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五)加强阵地控制,通过控制销赃查获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2.
侦查破案论     
侦查破案概念应当从行为、认知、结果等3个角度进行界定。破案条件规定应当从侦查措施及 强制措施采取的合理性根据维度进行理解,即有关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只有在案件事实调查、证据收集以及 犯罪嫌疑人确定程度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时方可以采取。破案的思维方法包括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两类。 破案的行为方法主要包括巡逻发现、物证分析、重点排查、秘密侦查、诱惑侦查等5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3.
反侦查行为是与侦查行为相对的概念。侦查活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反侦查活动,职务犯罪也不例外。反侦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侦查进程,给侦破工作带来困难。然而,反侦查行为还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从反侦查行为在侦查中的价值出发,通过探讨反侦查行为的利用原则,提出针对反侦查行为的利用方法,以期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4.
2012年刑事诉讼法明确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并规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来保障此原则的顺利实现,同时也对侦查讯问人员的审讯水平和取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法治条件下,正确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加有效地打破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障碍,确保其供述的自愿性和真实性,是关系侦查讯问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侦查讯问中缺乏共情的原因主要有:参照标准的误选、角色定位不准、先入为主、回应不恰当。侦查人员在讯问活动中应该适时适度地运用共情技术,具体的实施要点主要有:视域融合、价值中立、因人因事而异、把握阶段性和层次性、把握时机和限度、角色转换自如、针对性与完整性并重、善用躯体语言、及时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有关石油天然气过于分散的立法有一定局限性: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存在一定的应急性、临时性和滞后性,立法技术也存在一定缺陷.鉴于这些缺陷,制定统一的石油天然气法十分必要.石油天然气统一立法的基本思路应当是:采用油气一体化的立法模式,坚持科学的立法原则,合理设计各项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行政处罚是指科技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科技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惩戒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目前,我国科技行政处罚在立法设定、处罚种类和科研不端行为惩处方面均存在不足。规范科技行政处罚,需强化科技行政处罚立法,厘清科技行政处罚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界限与区别,统一、细化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7.
焦悦勤 《理论探索》2007,(5):150-153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然在多方面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但是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这突出表现为未从根本上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聘请的律师或辩护人行使权利缺乏程序保障,强制措施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刑事辩护风险过大,等等。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制度,应当确立不利益禁止变更原则,设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建立有效的侦查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前景理论是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该理论主要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人们决策的心理过程。在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实质上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所作出的一个决策,因而前景理论可以运用于侦查讯问之中。把前景理论中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运用于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假设,把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如确定效应、损失规避、参照依赖等运用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分析;前景理论对侦查讯问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由于前景理论的局限性,它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和赔偿立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总原则。我国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采用违法原则为赔偿的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违法原则中的违法有以下三层含义:1.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不包括规章;2.违法指的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权违法;3.违法是一个客观标准,指职权行为在客观上违法。在实践中运用违法原则处理国家赔偿应注意两个问题:1.违法原则是确定国家赔偿的关键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2.法定的免责情况,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刑法中增设、变更或者删除一个罪刑规范,通常需要满足法理的正当性、技术的精准性和时机的适宜性。将各种行为类型纳入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调整范围,不违反刑法平等原则和刑法谦抑原则,具有充分的法理根据,而且专门规制法庭言语暴力并不违反立法不重复原则,细化兜底条款遵循了刑法明确性原则,基本满足立法的技术要求。但是,这样做带有"应急性立法"和"功绩性立法"的明显印记,欠缺立法时机的适宜性。在司法层面,应严格限制扰乱法庭秩序罪的适用,将其负效应降到最低,即严格解释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和要素,严格规范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诉讼程序,严格恪守刑法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