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效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协商,是切实体现协商民主主体广泛性的内在要求,顺利达成协商民主目标的必然选择,尽快增高协商民主“短板”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应采取推进观念更新、建构正确共识,健全法律制度、强化制度化保障,深入拓展形式、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组织化程度与相关知识水平、增强公众参与能力等举措,有效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协商,彰显协商民主实效。  相似文献   

2.
王雁红 《公共管理学报》2011,8(3):24-32,124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公民意识的日益觉醒,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这一议题备受学者、政府官员与民众的关注。本文特选取获得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杭州开放式政府决策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出发,剖析杭州开放式政府决策的过程、决策特点和公民参与的形式,总结并诠释杭州市开放式政府决策的实践作法与相关经验,认为构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关键在于回答好四个问题:谁参与、参与什么、怎样参与以及参与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3.
在基层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有助于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当前,推进基层政府公共决策协商民主,一要促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既要在宏观层面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也要在微观层面确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二要探索协商民主形式的多样化,因地制宜地推广公共政策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网上互动及电话调查等协商形式;三要改进协商民主操作策略,合理确定公众参与的范围、公众参与的群体和协商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朱海波 《学理论》2013,(19):153-154
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是公众参与得以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从民主理论出发,强化公众在行政决策中的参与机制,对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具有有利于落实宪法规定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平衡与整合社会公众的不同利益、有利于公民教育和法治意识的提升和实现具体决策的科学化的重要价值。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实施需要制度上的配合,专门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法律在内容框架上,应当主要解决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参与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兴起与普及推动了政府公共决策与公众参与之间的互动,目前在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构建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机制,应建立适合网络公众参与特性的辅助决策机制;加快对网络公众参与行为的法律规范;构建地方性的网络公众参与长效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优化政府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强化决策者责任意识,遏制权力滥用;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从目前相关实践来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贯彻实施面临重大决策范围不明确、重大决策程序不具体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三大困局。只有通过明确重大决策的范围、细化重大决策程序、完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突破困局,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新形势下,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仍然面临着协商决策内容界定不清晰、协商决策程序不规范、协商决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度困境。为此,应从明确协商决策内容、规范协商决策程序、健全协商决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决策相关立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协商真正纳入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8.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新形势下,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仍然面临着协商决策内容界定不清晰、协商决策程序不规范、协商决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度困境。为此,应从明确协商决策内容、规范协商决策程序、健全协商决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决策相关立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协商真正纳入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9.
推进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就是推动行政决策向公众参与开放,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过程",表现为公众与政府互动,由"政府决策"走向"公众与政府共决"即公共决策,实质是以公众参与权制约政府决策权.基于中国经验,通过构建"开放?嵌入?互动"的过程模型,认为开放的实质是"赋权",嵌入的实质是"充权",赋权"越充分且"充权"越充分,行政决策过程中公众与政府互动程度即公众参与度越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由广度、深度和力度构成,影响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的因素,一是参与权利不对称,二是参与权力不对称.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其应有作用,更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使广大公民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文章分析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含义,探讨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回应机制、监督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服务型政府意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构建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主体;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化建设等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