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行政机关越来越多的依法行使着行政指导的行政行为。本文通过分析行政指导定义;研究行政指导积极作用;归纳行政指导存在的问题;指明行政指导行为中缺失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法律制度。从而合理建议:在行政指导行为中,应该建立健全诉讼、赔偿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不同于强制性行政行为的重要行政执法方式,它是行政行为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公民权利的伸张和对公共权力的制约。随着政府指导性行政行为的广泛应用,应为行政指导行为设定合法性的边界,加快其法治化进程。针对我国行政指导存在的问题,应从法律依据、权利义务、程序、责任机制的建立等维度着手规范行政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救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行政活动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行政指导虽然不具有法定强制力,但这却不能掩盖它是行政主体的一种权力行为并且时常具有事实强制力的真相。与其他行政行为一样,行政指导可能违反法律的规则、原则,或者违反法定的程序;也有可能威胁、强迫相对人接受指导,或者草率地作出失策的指导……这一切假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那么引起的后果将是严重的:行政机关利用其救济制度的匮乏,把强制力隐藏于行政指导的背后,大量地滥用行政指导,从而达到逃避行政法控制的目…  相似文献   

4.
WTO对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对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产生一定约束,不仅内容要求合理、公开、告之,而且各地方应体现统一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行为模式,强化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正在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同时在实施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然而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有关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受案范围排除了行政指导这一行政行为,本文拟通过对行政指导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司法的基本功能,对行政指导的可诉性进行重新认识,希望对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的司法救济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行政指导及其法治化的产生发展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于川 《现代法学》2000,22(2):126-129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行政指导是这一发展过程的产物;政指导是符合法经济学之成本效益原则的行为选择,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行政手段和政府职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行政指导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利于积极运用和改进行政指导措施,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方式,对社会生活起着积极的引导和调节功能。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成型的规范的具体行政指导制度,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有悖于法治行政基本原则的行政指导行为。本文在对行政指导偏离法治行政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纠补行政指导对法治行政偏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周鑫 《法制与社会》2011,(28):162-162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或者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谋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而实施的鼓励、劝告、提醒、建议等引导性行为。作为是一种新型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指导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各个领域。本文旨在对行政指导的异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对行政指导异化的法律规制,从而推动行政指导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行政指导可诉性比较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思彬 《行政与法》2002,(12):22-24
行政指导行为已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目前行政指导缺乏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指导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事实大量存在,很有必要规范行政指导行为。本文将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内地对行政指导的界定及其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必须将行政指导纳入法制化轨道,接受司法审查,从而使中国行政指导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质量检验机关有权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办理产品生产许可证,该告知行为属于行政指导。行政指导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实际拘束力时,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1.
李燕 《行政法学研究》2009,(3):60-64,110
与传统的行政行为概念不同,行政指导具有非法律化、非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一般认为行政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接受司法审查。然而,日本放弃对行政行为严格的概念主义的理解,将之导入司法审查,以协调行政的灵活性、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司法监督的互动关系。借鉴日本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检讨我国行政指导理论,应当明确行政指导的行为性质、深化认识以及加强程序立法,使行政指导纳入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丁娜娜 《法制与社会》2011,(28):147-148
行政指导是近年来才在行政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方式,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行政指导。近年来,国家强制性管理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政府管理模式逐步由强制型向服务型转化,行政指导这种非权力、较为柔和的管理模式开始得到广泛运用。目前而言,一般作为法律强制手段的替代用在属于“法律空白”的部分,以减少行政成本从而提高行政效率,由于不具强制执行力,行政指导主要依靠相对方的自愿接受发挥作用。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就算错误的行政指导,行政主体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实践上也按照这个思路,一般不受理因行政指导引起的诉讼。正是鉴于这种无责任、无依据、无救济的特性,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由裁量权经常被滥用,因此,本文认为信赖是行政指导的基础,信赖赋予行政指导根本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行政指导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误导的法律责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在实现行政管理职能时采取的基本手段 ,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 ,行政指导不具有直接的强制力 ,因而理论界普遍认为即便是错误的行政指导 ,行政主体也不负法律责任。① 此论无疑为行政主体的误导行为提供了依据 ,也为行政主体规避法律提供了说法。基于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行政误导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行政误导成立的基本要件行政误导是一种特殊的、变态的行政指导行为。然而 ,行政误导本身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问题 ,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行政误导的构成要件是 :(一 )行政主体实施了行政指导行为。这…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行政指导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指导在我国迈入市场经济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行政行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 重要内容。文章从行政指导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行政指导重要的法律特征;重点从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承担、救济制度,法律依据和法律程序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把行政指导完全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使这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在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徐英军 《河北法学》2001,19(5):27-31
依据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反常越轨行为的社会学与经济学分析,阐释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 运营中应遵循的六个行为准则,分述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政计划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 政指导行为和行政附款行为的具体规范,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提出若干新见解,尝 试构建一个多层次、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6.
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或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不违背法律原则,依据有关政策,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运用非强制手段,获得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助,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行政行为.一方面,政府的行政指导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既可以接受其行政指导,也可以不接受其行政指导;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政府的行政指导行为应当具备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行为的能力.否则,行政指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政府如何能用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政指导手段对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要求他们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呢?对此,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软行政手段应运而生。本文指出正确理解行政指导的基本内涵,是合理实施、法律规制行政指导的理论前提。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在"法"的范围内针对行政相对人,以利益诱导的方式通过激励和制约机制,采取指导、引导、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相对人自愿作出一定的行为或不作为而实施的权力性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8.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或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不违背法律原则,依据有关政策,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对于特定的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运用非强制手段,获得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协助,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行政行为。一方面,政府的行政指导不具备法律上的...  相似文献   

19.
附款现象存在于行政活动的许多领域,如行政立法、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由于附款的渊源、行政行为的地位、概念模式以及思维定式等原因,行政附款一般是指行政行为附款。在行政行为的附款之中,附款是对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所加的限制,并与所附行政行为共同构成一个独立的行政行为。是否为行政行为的必要条件或不可或缺条件是附款与行政行为内容规定的辨识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指导的性质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指导属非强制性的权力性事实行为 ;对行政行为概念的界定应采取最广义说 ;对于行政指导应从实体法、程序法和事后救济三个方面来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