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择校热现象,揭示择校热背后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从而探索出降温择校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来媒体有关"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报道,教育部表示,我国仍坚持9年义务教育,12年义务教育不符合我国国情,目前国家尚没有这个财力.  相似文献   

3.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问题一直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这种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时代导向命题.  相似文献   

4.
"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菊英 《河北法学》2005,23(3):82-84
起源于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本土化并得以在我国普遍施行,目前尚存在很多障碍,如法学教育界思想观念 上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诊所的经费涉及对大学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诊所指导教师的素质等等。解决障 碍,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法律诊所才能使这一教育方法在我国生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民工潮"的涌现,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我们认为,有效推进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现实路径:完善教育政策,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和严密性;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权力分配体制;消除城乡差别,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实现制度创新,消除执行中的梗塞;采用各种资金筹措手段,保证农民工子女教育资金的落实,让农民工子女从此可以沐浴"教育公平"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随父母进城的未成年子女,成为城市的"流动花朵"。这几年党和国家大力解决三农问题,他们享受到了应有的义务教育权利,可是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让有些流动儿童极不适应,需要更多的人去呵护和关爱他们。  相似文献   

7.
教育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保障教育公平。在这个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创新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的责任就越显得重要。政府之所以需要并能够在教育政策中承担责任,是由政府自身的性质、追求的目标以及教育产品的属性所共同决定的。本文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为对象,并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提出政府在义务教育政策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肖建和 《法制与社会》2011,(12):242-243
近几年来,义务教育的择校热在国家政策的抵制下和舆论界的批评声中丝毫没有降温,反而呈升温的趋势。我国于1986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条文明确写出: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人民需要合理设置小学和初中,使儿童、少年能够选择最近的学校就读。这项规定是国家为了使每个适龄儿童能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但事实上又存在"家长们能够主动放弃适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能按学校区域的划分享受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性政策,自己主动选择另外的学校就读"的现象。我们必须冷静、理性地思考,全面地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追究其产生的根源,分析其现实形成的原因并明确其目的,解决因择校而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天赋,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经常性地进行仿写课文的训练,让他们在仿写中轻松地掌握习作的谋篇布局(立树干)、描写技巧(添枝叶)等写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画"一颗"树"的方法,也就为孩子"画"一片"森林"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快地推动学生走向完全独立性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战略中被誉为"重中之重",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相关的理论问题并没有澄清。本文在探讨义务教育内涵的同时,试图对义务教育法律关系各主体的责任做出界定,以求教同仁,并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一、 义务教育的本体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国家对一定年龄的儿童所实施的一定年限或范围的普通学校教育。①在中国,义务教育是"舶来品",英文表述为compulsory education 或compulsory schooling, 意为"强制教育",日本翻译为"义务…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春夏季节,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择校大战”而“择校大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的义务教育法将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制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教育均衡发展将是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新的义务教育法即将实施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择校”所燃烧的焦土,让我们渴望在不久的将来,新义务教育法如春风化雨,把这片焦土浇灌成美丽的田园。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东、中、西部四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同时是孩子们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是否能健康快乐成长、是否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等,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秉持与非留守儿童的"同等对待,特殊保护"的原则,加大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3.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问题一直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这种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时代导向命题。  相似文献   

14.
新文  李雪斌 《中国监察》2013,(17):22-22
贯彻公开透明原则 推行教育公平理念 完善业绩考核标准 加强系统专项检壹 针对2011年全省教育收费投诉中,有40%涉及择校乱收费的状况,2012年浙江省纪委、监察厅、教育厅、纠风办部署在全省开展“阳光工程”建设,重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引发的择校乱收费等问题,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城镇义务教育实行全面免费是由义务教育权的属性和性质决定的,也是我国承担的国际法上的义务。在新义务教育法对此加以确认和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全面免费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对城镇义务教育实行了全面的免费,但全国范围内的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性法律保障问题亟待深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薛晨 《江淮法治》2013,(15):8-15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通过推进均衡保公平、深化改革增活力、规范管理提质量等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两基"成果,实现了"三个率先",义务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义务教育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8月1日下午,省十二届人  相似文献   

17.
陈黎明 《检察风云》2008,(18):56-57
牵涉千家万户的幼儿教育正成为不少普通家庭的烦恼.记者调查发现,湖南长沙市大部分幼儿园每年每人收费达8000元以上,一些高收费幼儿园每人年收费甚至达3万元.在国家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价幼儿园"越来越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对驰名商标"驰名"界限的立法缺陷,在分析我国现行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制度中有关驰名商标"驰名"界限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国际上有关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驰名"界限所涉及的四个参数即"驰名"的基准点、"公众"范围、"知晓"广度和"声誉"程度作了讨论,以为今后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制度构建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实行拉丁公证制度的公证立法中,根据证明对象的不同,将公证的程序又具体区分为"公证"和"认证",并且对公证和认证在证明权限、程序以及目的上作出了区分。我国于2003年加入了拉丁公证联盟,确定了我国公证制度发展的拉丁公证方向。但是,我国立法中没有对"公证"与"认证"加以区分,而是将认证一并归入公证。本文结合公证理论与实践,主要从公证的证明形式的区别、证明对象的差别和证明程序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发现不区分"公证"与"认证"的利与弊,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公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佘祥林杀妻案"引发我们对"民愤"问题的探究,过分强化民愤的存在对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具有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疑罪从无"原则和过去"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的做法,阐述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的意义,以及其与处理好"民愤"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