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小红 《学理论》2011,(33):65-66
劳动是能动的原始要素,唯有劳动要素才创造价值,要素价值论是站不住脚的。在现代化商品生产条件下,只有与总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必要劳动才是有用、有效劳动,才创造价值。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用、有效劳动需要扩展为有益劳动,有益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2.
卞秋华 《学理论》2013,(16):67-68
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这三大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2)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地给人以阵痛。从现实性反思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范畴,从劳动价值认同视角,论证了疫情形势下劳动趋向于劳动本真目的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最终实现劳动幸福起到了促进作用。劳动的价值作为人本质上的价值,劳动价值的实现就等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等于劳动幸福,而对这种价值的认同,即是一种主观上对劳动幸福的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文章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劳动历史、劳动价值、劳动实践、劳动正义、劳动幸福、劳动教育等多个视角,对新时代劳动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析,力图拓宽劳动视域,升华劳动的本质。面对当下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动荡,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要以劳动为价值引领,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幸福劳动,让社会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劳动之歌。  相似文献   

5.
赵茂林 《理论探讨》2004,23(2):98-99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正确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没有解决的难题,是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而有目的的活动,随着人类社会需要的发展,其涵义也是不断发展的。现阶段,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劳动,都应该视为创造财富的生产劳动而加以保护和提倡。  相似文献   

6.
杨宏翔 《求知》2002,(3):16-17
目前存在着一些对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首先是对劳动含义的误解,有不少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指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劳动,排除了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劳动,因此认为劳动的概念需要拓宽、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劳动的含义的误解。马克思所论述的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从来都不是仅指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而是包括了科技人员在内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劳动力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中心内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8.
西方价值理论将价值定义在"效用"之上,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将价值定义在"劳动"之上,强调商品的社会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劳分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仅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已远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商品应该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因此,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也应该是"系统价值论"."系统价值论"充分考虑了西方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为人类从理论上理性地思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价值理论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认识劳动价值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吸取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积极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对经济学说的重大贡献。在国外,出于种种原因,一百多年来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没有间断。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新的形势提出了对劳动价值理论如何理解和认识的新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解理论界讨论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10.
二、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继承、发展和科学化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为科学地认识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其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依据 ,分析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和历史性质。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 ,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与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 ,表现为不同的劳动方式。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 ,在人本身的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 ,在资源相对稀缺 (相对于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由于这一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政策的调整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因而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现将讨论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综述。一、关于劳动和价值的内涵劳动与价值是劳动价值理论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代表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它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曾为推动人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所面对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科学知识、经济管理和先进技术等在给生产力所带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不仅是马克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生产劳动者的概念,更新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有主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深刻领会和落实这一论述的精神,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具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时代的背景1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布鲁诺看来,劳动使人区别于甚至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劳动是人类文明进化和人的尊严的基础,也是人的"神圣化"过程的基础.布鲁诺批判了"懒汉学究群"的无意义的活动,认为真正的劳动者是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者.劳动是和谐的,其最高境界是劳动与闲暇的结合.劳动是艰辛的,人的"神圣化"过程进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劳动群众定义有明显的唯阶级成分论的色彩,新的时代和实践条件要求重新审视以往的说法。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原则为立论思路,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上提出劳动群众的明确定义,在对旧的劳动群众涵义批判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劳动群众的涵义,并论述了劳动群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产力的进步 ,劳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 ,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文章着重对我国劳动者劳动的特点和我国劳动者劳动创造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