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市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 ,已经说了好多年了 ,也立了法了。但在这些年里 ,有关部门从“言禁”到“严禁” ,又从“严禁”回到“言禁” ,折腾了几个来回 ,似乎也“眼开眼闭”了。于是 ,法律上“有条件”地禁止 ,老百姓“有条件”地燃放 ,也只能是最合理的选择了。然而 ,就在这种“合理性”选择之下 ,燃放烟花的烈度越来越大 ,烟花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厉害 :手炸断了 ,眼炸瞎了 ,终于还弄出脑袋被炸飞的事件来了。人们这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乐极生悲 ,弄出人命 ,似乎不好责怪政府。自己买的 ,自己放的 ,若挨炸的是别人 ,还可以另当别…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1,(4):16-17
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地方人大,议事殿堂徐徐向民众打开,立法、监督等工作吸纳“草根智慧”渐成趋势。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网民共同对话的方式一起讨论、审议重大议题。此后,这一模式成为定势。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专门委员会委员先后就车船税法草案、代表法修改等举行网络在线访谈,对法律草案释疑解惑,广泛听取民意,扩大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3.
陈季冰 《法庭内外》2008,(10):36-36
近些年社会中“民意”的表达渠道正迅速壮大和通畅,而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民意”还凭借其表达有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日前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明确规定出台重大治堵措施前,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机动车若限购必须事先征求公众意见,不得像某些地方那样搞突然袭击,湖北省武汉市出台重大治堵措施前将征求民意,这是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大工作公开化的推进,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处于当前蓬勃发展的民意时代,构筑起有效表达、准确评估、合理筛选、及时回应民意的科学机制,对推动人大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地方人代会陆续召开。盛会前夕,人大代表纷纷开通微博“晒”建议、听民意、做“网民调查”,把百姓声音带上人代会。短短数天,催生大量“代表粉丝”。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0,(1):54-54,55
据《信息时报》报道,近日,广州审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组织召开了5场依法行政座谈会,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质疑相关部门在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上信息公开不充分、听取民意“走过场”。  相似文献   

8.
王文华 《法人》2006,(5):124-125
外界对那些热门科系的社经地位评估完全正确,我们忠诚地走下去大概也可以得到那些科系所承诺的美好远景。但达到那个远景的人,往往内心空虚。因为我们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精打细算时忘了最重要的一个评估标准……就是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民意将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而收集民意则是尊重民意的前提。在这个“民意时代”,作为民意机关与民意代表的人大和人大代表,面临着如何收集民意这个基础而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今天的立法意见征集正当其时,让政府能听到我们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呼声。”在《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中,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从基层探索到国家立法,像这样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专业优势,让立法机构听到更接地气的声音,是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基层立法联系点一直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10日,随着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日渐汹涌的民意,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民意立法”时代。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重新估量民意因素的历史关口,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民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立法的进程和走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畅通的民意吸纳渠道?“精英立法”与“大众立法”应该如何有效整合?立法民主和立法理性又该如何科学平衡……  相似文献   

12.
郭奔胜  黄豁  代群 《政府法制》2009,(20):48-4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意参与政治生活、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的渠道越来越多,民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某些地方,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其主要有几大症状。症状一:“只说好,不说差”。一些地方为了对付上级检查组,给一些可能被检查到的部门或地方定“说话调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从2007年起,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上浮。这一利好消息,令亿万受益民众为之欢呼。舆论普遍认为:自2001年起持续6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停下脚步,与民意的长期反对有关。而不久前状告“春运涨价”违法一审败诉的知名公益维权人士郝劲松,1月7日又向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发去了一封呼吁春运停止涨价的公开信,成为推倒“春运涨价”的最后一击。近年来,公民就公共议题频频上书公权力机关或发表公开信,已构成公民社会迅速成长的历史性标记。这波来自民间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热潮,在吁请个案公正、推动体制变革的同时,又面临怎样的内部冲突?在民意崛起的年代,应当建构怎样的民主政治平台?公共权力与民间意见又应如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郭奔胜  黄豁  代群 《政府法制》2009,(19):44-45
尊重民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也是我党治国理政一贯倡导的理念。毋庸置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意参与政治生活和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的渠道越来越多,民意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尊重民意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某些地方“官意主导民意”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一些环节,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有的地方甚至不惜用造“假民意”的办法来推行“武断的官意”,导致一些决策、一些行政行为与真民意相去甚远,进而戕害真民意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16.
民意是指社会公众与司法机构在个案处置中和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公众对司法个案处置的主流性、主导性意见与期待。在当代中国,民意已经成为了影响司法独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公众判意与司法冲突的表现与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意强势下法律思维坚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国家公诉》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叶子菁检察长义正词严地对王长恭的罪行进行公诉赢得热烈掌声时,当庭的法官几欲敲击法锤制止掌声,但最终还是破了例,任由掌声响起来,响起来。当时我就想了,法官的内心独白一定是:这掌声是民意,是对伸张正义的检察长表示支持与感谢的民意,  相似文献   

18.
论“民意病毒”的司法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坤 《河北法学》2013,(1):176-182
"民意病毒"的出现,加剧了民众对法律的不认同感。在推行司法治理的背景下,针对"民意病毒"的特点和危害性,人民法院要想理性引导网络民意、重塑法律权威和维持社会稳定,就必须实现从刻板的司法克制主义向适度的能动司法过渡,从传统的法官平民性思维向现代的法官职业化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网络已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08,(7):45-45
不久前,我们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清安街道南港社区党总支采访。在社区党总支书记费自力的办公桌上,我们发现了一本淡黄色封面的“民情记事簿”,随手打开,上面这样记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