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根  杜辉 《法制与经济》2008,(22):126-128
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较弱和应用能力较低等弊端,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和法制的发展。因此,地方法学院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新形势,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次一、高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定位三、构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16条第2款又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  相似文献   

3.
略论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 ,是广大法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也是 2 1世纪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本文紧扣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 ,论述了法学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模式、能力培养模式以及建立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邓建鹏 《当代法学》2012,(6):151-157
当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针对社会需要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目前法学人才就业困难的问题,且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的必备要素多有争论。上述原因,负面影响了当前中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此,经过调研、访谈及参考发达国家的成熟经历,本文提出应用型法学人才实践能力应该包括四大基本要素,并就此提出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实现上述基本要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勤 《法制与社会》2011,(19):238-239
社会调查是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社会学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现有社会调查状况分析,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需通过相关的改革与创新回归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关注和重点投入的一个范畴。本文认为其提出的背景对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也是同质,而且学生面临的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同向的,所以开发该能力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同样是必要的,并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优势,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段勇  黄素琴 《法制与社会》2010,(15):229-230
近年来工科院校开办的法学专业,由于办学历史、学科底蕴的原因,其培养的毕业生与专业法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相比,在就业率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科类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实践的重大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出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零距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利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可着重从培养规格、培养框架结构、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这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高职食品类专业《食品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食品工艺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改革思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重点论述了整合教学内容、"理论→实训→创作→应用"渐进式课程教学模式、教研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0.
警学结合、校局互动是新时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系通过警学结合、校局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出了顺应当前公安工作需求和公安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杜伟 《政法论丛》2013,(6):121-126
我国相关高校尚未形成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科学培养路径,是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尤其是企业需要的主要因素.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理工类高校与综合类高校、政法类高校应当错位发展,理工类高校要立足自身在企业所需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培养知识产权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经验,从市场需要出发,明确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化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培养模式,并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法学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直接影响到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具体应用价值体现为可促进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是监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了较好的对接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以考试促教学,以教学改革带动考试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特色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在既往办学中存在的照搬母体高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培养知识结构围绕实际需要、能力体系围绕实际需要、培养过程注重结合生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婚姻家庭法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琤 《政法学刊》2011,28(5):44-48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法治建设需要,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法律人才,在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课内+课外"多元性实践实训教学模式,并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断对该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毕业生行业认可度和就业率低。为了改变这种人才培养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体验式培养模式,此模式强调课堂场景构建、"体验性"团队建设、校内实践和校企合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培养模式必须满足当前社会各行业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学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即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人才与治国之才,以提升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此,法学教育必须突出研究性教学在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己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企业合规实践已从金融领域走向各领域,企业合规已从行业探索发展到国家战略规划,必将成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国家建设重点之一。企业合规实践对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合规人才需求剧增,产生了企业合规师新职业,呈现出企业合规人才的多角色需求。对此,高校开展了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方案设计、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理论研究等探索,但相对于社会现实需求,企业合规人才的供给仍然不足。对此,高校应对接需求,研究把握企业合规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这既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配备师资队伍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制定企业合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法学、管理学、企业合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高效高质合规管理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懂法学、通管理和擅合规的复合型、应用型与创新型企业合规人才。因此,应打造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企业合规理论与实务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面向企业合规人才需求的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培养高素质企业合规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法律论辩训练针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法学专业自身特点及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应运而生,目的以法学案例为载体通过论辩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论辩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