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四个服务前移"为主抓手,创新服务方式,突出实干和效果,履职尽责,服务民生。~、服务就业前移,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用好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难题,推进就业创业工作。201 3年,八步区开办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等培训班1 1期,培训445人;安置城镇新增就业3310人,安置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4人,使该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610人,实现新增劳务收入6171万元。  相似文献   

2.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非全日制用工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全日制用工模式和制度 ,使企业用工更加灵活自主 ;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 ,有利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渠道 ,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不同程度地稳定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心态 ;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了缓冲带 ,能够促进其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在社会保险、工时、就业不稳定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 ,在非全日制就业形式下的社会保险方面应实行比较灵活和优惠的政策 ,限定非全日制就业的超时加班 ,建立非全日制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10,(24):60-60
本刊讯(高莹香)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2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4.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青年就业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致使失业和就业方面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面临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转轨中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就业等众多问题。笔者在对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工和青年白领三个群体的就业现状及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经济和相关就业政策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政府不能包办青年就业,但有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当然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通讯员陈禹存)防城港上思县采取3项措施,大力推进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5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606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控制在市目标计划的2.5%以内。该县重点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就业服务"三送"下乡宣传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共派出50多台  相似文献   

6.
《人事天地》2010,(12):2-2
广州将为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士兵等四类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的优惠措施,通过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自主创业成本等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7.
黄运行 《人事天地》2010,(34):60-60
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2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0168人,分别完成贵港市下达全年任务的135%、111%、126%o  相似文献   

8.
一、济南市就业弱势群体及其基本状况(一 )就业弱势群体及其构成所谓的就业弱势群体 ,是指在求职和就业中容易和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群 ,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同时也包括城镇隐性失业人员、临时工、农民工 ,以及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 ,甚至女性就业者也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这类人群的出现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根据问题的突出程度 ,本文主要分析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 ,以及残疾人四类主要的就业弱势群体。1 下岗、失业者群体。失业者群体是一种典型的就业弱…  相似文献   

9.
发展与隐忧--我国劳务派遣现状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迅速发展,这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跨省市有序流动,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就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相应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周伟 《人事天地》2014,(10):64-64
<正>本刊讯(通讯员周伟)今年以来,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重抓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实施"一网、双千、三库"就业工程,促进全市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自主创业。截至8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54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33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2860人次。一是搭建一个市、县、乡三级培训就业信息网,畅通供需信息。信息网建成后形成覆盖市、县、乡(街道)的三级信息网络,实现一点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0,(23):57-57
本刊讯(高莹香)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1-9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2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0168人,分别完成贵港市下达全年任务的135%、111%、12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低于贵港市控制线0.5个百分点。桂平市拥有近百万的劳动力,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采取七项措施,促进了城乡就业局势稳定。2009—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43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0万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32.50%、123.85%和119.81%。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全县就业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全县城乡新增就业人数1874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0.5%。
  该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及转移就业实名制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发放“春风卡”等就业资料3.71万份,组织专场招聘会19场次,免费提供就业咨询7215人,实现跨地区组织劳务输出641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49人。同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4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9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2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151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7%以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自1993年连续7年收缩,城市下岗工人不断增加,97年以来连续三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1%,199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高达575万人(《中国统计年鉴》,2000)。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少人很自然地把外来农村劳动力看作了城市劳动力就业的竞争者,于是主张对城市工人进行保护,对农村劳动力采取排斥、限制的就业岐视政策,以保证城市下岗失业工人的优先就业,从而缓解现期工人的下岗失业  相似文献   

15.
李东  李红英 《人事天地》2010,(31):57-57
桂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1-9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2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0168人,分别完成贵港市下达全年任务的135%、111%、12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低于贵港市控制线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卢立桐 《人事天地》2014,(11):65-65
<正>本刊讯(通讯员覃永俊)2014年以来,南宁市横县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572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15人,承担自治区为民办实事"职业培训"项目完成培训886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85本,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以下。一是树立创业典范,激发创业热情。今年,横县向南宁市推荐了一批创业先进典范中有3家企业及个人荣  相似文献   

17.
《人事天地》2012,(2):64
本刊讯(通讯员陈禹存)2011年,上思县城镇新增就业56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32人,分别完成上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13.7%、282.6%、678.6%和110.9%。主要做法有:一是广泛开展活动,多方促进就业。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和"全民创业年"等活  相似文献   

18.
贵州作为欠发展地区,在走向市场化、现代化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推进,我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求矛盾将会始终存在,甚至还会变得尖锐,企业下岗和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将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规模也会不断扩大。我们仍将面临着几百万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未来10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预测未来“十五”和“十一五”时期贵州劳动力就业的前景,是制定就业战略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解决失业问题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山东省的情况看,城镇失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城镇就业规模明显扩大,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二是就业结构明显改善,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矛盾的焦点;四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体制和制度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要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是要抓住大项目建设快速发展机遇,努力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在发展经济中扩大就业;二是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环境,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誉机制;四是要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就地转移劳动力,减轻城镇就业压力;五是要探讨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事天地》2012,(12):61
"明确政府职责、保障政策落实、维护公平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这些耳熟能详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近日出台的《辽宁省就业促进条例》中,不仅以法规形式加以确立,还使这些条例更加具体和有可操作性。《辽宁省就业促进条例》共7章39条,是辽宁省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总结过去十几年解决历史遗留的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