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1,(18)
说起李伟,重名的可真多!这次我要写的是我党我军优秀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原总政宣传部部长,现为总政老干部学院院长的李伟老将军。我原先并不认识李伟院长,虽然少年当兵时,行军途中曾学唱《行军小唱》,文革中特别爱唱《解放军是个革命大学校》,但知道这些政治思想性强、亲切、优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唱一首歌出名,有人只能唱某一类歌,而刘欢能够唱各种各样的歌,并且都能唱出味道。《北京人在纽约》、《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在风格上是那么地不同,他却都能唱得那么动听。有人说刘欢唱每首歌都要“改编”,加入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刘欢唱歌比较“文化”。听说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我想点出刘欢,请他走出光环,谈谈他的音乐,谈谈他的歌。  相似文献   

3.
王丰  柏童 《台声》2006,(1):42-45
一、苏联卫国战争传奇:为《喀秋莎》而战“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在莫斯科城,一群女学生唱起了《喀秋莎》。她们要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是1941年7月中旬的一天,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3师将要开赴前线。这送别的歌声在小伙子们心中引起强烈的震颤。他们含着激动的泪,伴着这歌声,向送行的人们敬了庄严的军礼。 歌曲《喀秋莎》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凝结在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因此,《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  相似文献   

4.
马海今年59岁,他唱了40年的歌。他唱家乡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他唱家乡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他更唱家乡的沧桑膻夺。马海的歌的曲谱大部分属于《蛮汉调》。旧调新词,自编自演,自拉自唱,形成了他唱歌的独特风格。他编唱的歌词,全是达拉滩乡亲们的口头语,朴实、明了、流畅、生动。他唱了40年的歌,三百里达拉滩村村社社,可谓家喻户晓。有人问他:“你如今到底熬了个啥职称?”现今给伊盟林产品公司当门卫的马海憨憨一笑答道:“我既不是几级作曲,也不是何等歌手,《对了》——就是我的职称!”《对了》是一首寓劝勉激励意蕴于声乐之中,…  相似文献   

5.
《党史博览》2012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刘少奇“文革”中两次公开“答辩”》,该文有不少史实不准确或不对。该文作者窦应泰先生写了十几部传记作品和小说,还有许多文章,是一位多产作家;他送我好几本书,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巴金去世,我又一次阅读了他最后的著作《随想录》。因为我记得,他暮年还奋力写作,完成了那150篇随想随记的短文,向读者说了许多心里话,主要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些教训。我纪念他,就应该重温这些宝贵的遗教。记得第一次读《随想录》,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文革”过去还不到十年,我自己对受运动的苦还记忆犹新,很敬佩巴金那些控诉“四人帮”和分析“左祸”由来的文章。我在这些文章的许多地方划了彩色笔的线,表示重视和感动。现在,看过那些文章我不禁更加感佩。巴金的这些遗言,是他最后的贡献,令人难忘。巴金的《随想录》反复描述“文…  相似文献   

7.
阿健 《新东方》2000,(6):39-39
喜迁新居不久,便纳闷:对面三楼阳台上那个年过半百的女人。为何整天唱些老歌,一遍遍地翻来覆去地唱。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我在同事那里第一次听到鲍勃·迪伦(Bob Dylan),他的一曲《随风飘去》尽管很老,有唱烂之嫌,但我还是听忘了周围。“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叫做人?白鸽要航多少海才能在沙里栖息?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随风飘去。”一下就记住了他孤独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夏天,河北电视台《大众话题》栏目要做一期有关高考的节目,省社科联学会处的领导举荐我做嘉宾,电视台导演找我谈了谈,说不错。那次共有4位嘉宾,分别代表解放前、“文革”前、“文革”后和近两年的考生。我谈“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情况,因系“三亲”,加上准备比较充分,这段历史讲述得还算精彩,现场效果和播出影响都挺好。电视台方面很满意,我也挺得意——藐予小子,还有这等本事!自此至今,我便成了省台和市台的常客,在《大众话题》、《真语人生》、《都市关注》、《教育时空》、《佳片赏析》、《反腐警示》、《旅游真好》、《女子世界》…  相似文献   

10.
新闻启示录     
其一 有一次,我去逛自由市场,在市场一角,发现许多人争相购买一位老农制作的鸟笼。形状精巧别致,堪称一绝。 我心里琢磨,抓住这个鸟笼,或许能写出一条好新闻。 于是,我便主动三次登门采访,写出《竹笼精巧游五省,翠鸟啾啾唱十城》的稿子,在《河北日报》和全国《工人日报》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吕睿 《今日海南》2009,(5):47-47
一杯苦丁茶,一首经典的怀旧老歌,我问自己想做什么,一个声音对我说:看书吧。看什么呢?看《瓦尔登湖》吧。  相似文献   

12.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  相似文献   

13.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山歌向着青天唱,唱罢星星唱月亮,唱得人间变天堂,幸福日子长又长…… 烟花三月,柳绿桃红,美好的季节,我们遍访江苏残疾人事业,自苏南、苏北而苏中,一路踏歌而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如何治警的话题,我听人讲了很多也从书中看了很多,对此似乎有些麻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市公安局局长张永强的治警方略中听到了一些有关警察文化的谈论,让我耳目一新。首先我想起了一篇论及警察文化的文章,该作者抱怨与人民解放军性质相近的庞大的人民警察队伍为何连几首像样的歌曲都没有,人人都在翻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驼铃》等有限的几首老歌。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警察内部目前委实没有太多的文化可言。反之,人民解放军则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不仅有着无数百唱不厌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还有无…  相似文献   

15.
严峻 《传承》2007,(3):23-26
他曾是小学教师,现在他身为大学教授,带有22个研究生。他曾在文革中偶然捡到一部《史记》,一读便是41年。如今他把《史记》搬到央视讲给全国观众,最有可能成为今年最火的明星学者。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14,(8):93-95
"岩石很少有好看的,怪石嶙峋,棱角分明。岩石的内心火热,质地坚硬,虽然外表粗糙,也不是故作冷漠,岩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句话出自歌手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专辑中的宣传文案。此时,距他踏入歌坛已整整25年,距他唱出《我是一只小小鸟》已过去24年。年初,这个昔日以岩石自喻的男人推出了新作《一颗滚石》,他在歌中回首25年的演唱生涯,从少年轻狂仗剑天涯到天命之年品尽人生这杯苦茶。只是他依旧在路上,犹如一颗滚石。  相似文献   

17.
数年前,我在同事那里第一次听到鲍勃·迪伦(BobDylan),他的一曲《随风飘去》尽管很老,有唱烂之嫌,但我还是听忘了周围。“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叫做人?白鸽要航多少海才能在沙里栖息?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随风飘去。”一下就记住了他孤独的声音。今年,鲍勃·迪伦回忆录中译本《像一块滚石》被译介到中国,半年过后,已经销售了1.5万册,可谓畅销。在这册被迪伦喻作《编年史》的著作中,他并没有花多少笔墨在时代背景上,而是安静地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歌。60年代的美国,属于民谣,爵士、摇滚,波普艺术、左派思潮、精神分析都是那…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3,(10):54-54
《毛泽东"南方决策"》薛庆超/著华文出版社出版"文革"最后七年,也是毛泽东人生的最后七年,他两次在南方做出重要决策,两次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9.
《前进》1996,(9)
钱学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钱学森在《科技日报》7月14日上撰文,就自己在“文革”中的切深体会认识到,从事知识体系的研究不懂社会科学不行,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行。他说,我过去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深思,倒是“文革”给了我很大促...  相似文献   

20.
取自陕北民歌的《东方红》,传唱了59年,传唱了几代人,唱红了全中国,但在它久唱不衰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人们一直都认为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出自陕北歌手李有源,而事实上原创作者却另有其人。这位默默无闻客死西安的词作者,没有随着颂歌的唱红让人熟知,反而因此在“文革”中遭受了牢狱之灾。所谓“李有源一气唱出《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的词作者,多年来都是署名李有源;曲调是陕北民歌。解放初期,《东方红》的词作者署名为李增正(李有源的侄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