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大王     
改姓某局进行先进工作者评选,评选结果是:王局长30票,寥局长1票,局里共31人,寥局长这一票是他自己投的。为此,寥局长这些日子一直闷闷不乐。一月后,寥局长突然改姓,大家都叫他丁局长。原因是,上次评选时,由于局里面多数职工不会写“寥”字,而在选票上写“王”字比写“寥”字就省事多了。  相似文献   

2.
某局局长胡某,虽初中毕业,水平不高,但喜欢附庸风雅。一日,到书法家刘某府上做客。他请刘老给他写一副“座右铭”。刘老平时看不惯胡局长的为人处世之道,但又不好拒绝。不敢明言,遂用篆书给胡局长写了一副“座右铭”。对篆书一窍不通的胡局长一字不识,口中却连连称妙,把它挂在新房的客厅中,每当有客人采访,都要对客人把“座右铭”大大赞赏一番。有一天,一位精通篆书的朋友来胡局长家串门,朋友看完这副“座右铭”后说:“你这个‘座右铭’怎么可以这么写?”。胡局长说:“这不是写得很好吗!”朋友说:“还好呢,我给你念念:‘…  相似文献   

3.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4.
刘兵 《公民与法治》2013,(13):47-47
刚来局里那会,我听说夏局长是科班出身,他不仅是在名牌大学修的专业,说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还写得一手的好字,说来惭愧,我虽然是一所普通院校的佼佼行,但好几次写的报告都被夏局长打了板子,他不仅浓缩了文稿中的那些大话和废话,还细心修改了儿处词不达意的地方。但时间一久,我发现夏局长虽然淡起专业很在行,但在局里的威信并不高。我侧面向老主任讨教过,他说,咱夏局长什么都好,可大伙儿都说他不像个领导。  相似文献   

5.
红与黑     
三局的张局长是三年前从县纪委调来的。虽说换到个有权有钱的单位,他还保持着在纪委工作时的本色和作风,带领党组“一班人”廉洁从政,勤奋敬业。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这不,三局这列“火车”在“车头”的牵引下,一路呼啸着,运行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很自然地,张局长成了三局众人心目中的“红人”。不过,张局长也只是“红”一阵子,后来就不“红”了。原因嘛,据说是他思想太“左”,群众观念差。尤其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他对干部职工的奖金、福利太“抠”,什么事都要按“红头文件”办。于是,机关里的人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6.
认真学做人     
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入”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因此,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  相似文献   

7.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8.
述职报告     
胡秘书垂头丧气地从钱局长的办公室里出来,一点精神儿也没有了,从前,他嘴里总是哼着小曲儿。也难怪钱局长的要求苛刻,这关系着他的前途。命运和荣辱啊!一年一度的干部考评就要开始了,这是官场上的常规项目,每年上头都来搞一次。考评的程序是自已先在大会上述职,然后是讨论,让大家品头论足。钱局长并不害怕群众提意见,群众毕竟是群众,属于“软件”,而上边来的“钦差大臣”才是“硬件”。述职报告是要整理成文字上交的,现在官场上不是流行“会干的不如会看的,会看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写的”顺口溜吗?况且,钱局长的头顶…  相似文献   

9.
幽默漫画     
《法制与经济》2005,(7):63-64
今天便宜你了一天,一个军官在战场上督战,抓住一个逃兵,于是他大发雷霆,写了张条,打算在阵前宣布后将其枪毙。谁知“毙”字不会写,就决定改打军棍,可是“棍”字也不会写,最后他对逃兵说:“去吧,今天便宜你了。”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0):47-47
“博客”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就有人写博客了。如果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是纪昀(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最早的“博客”了。纪晓岚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个神人,此人聪明过人,官居一品。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  相似文献   

11.
遗憾     
李局长近来情绪颇佳,所以尽管心脏不太好,但在昨晚的宴会上还是陪着来检查工作的白书记多喝了几杯,也潇洒地舞了几圈。今早一起床,他便觉心慌意乱。于是局长夫人马上拨通了车队的电话:“赵队长吗?局长病了,请马上派车来,送局长去医院!”赵队长放下电话,却怎么也找不到奥迪车的司机。他想,救人要紧,便马上派了正在值班的“212”去局长家。车一到,局长夫人劈头就问:“谁让你来的?”“赵队长。”司机有点局促不安地回答。“你马上回去,让赵队长换辆车来!”局长夫人命令道。司机回到车队,将情况如实作了汇报,这下可急坏了赵…  相似文献   

12.
李贵德 《政府法制》2012,(14):34-34
人称“乐天派”的连局长,最近很郁闷。听说有人写了举报他的材料,却猜不出这人是谁,也不明白自己犯了哪一条。这天上午,连局长去医院安慰老婆后,便回到了办公室。一会儿,刁副局长悄然地来到他身边:“连局,夫人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3.
长这么大,没有少领教“孤独”二字。最初是凭着天资少年得志,生就一股子十足傲气,后来很快发现性格有问题,随便到哪个集体都会自动边缘化,只好孤芳自赏,认为是木秀于林的结果。再后来.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言必称鲁迅,张口闭口“荷戟独彷徨”,说得自己也有些膨胀起来,心里说原来被排挤的都是好汉。  相似文献   

14.
吕斌 《法人》2008,(9):34-35
2008年8月初,北京市的网店新规仅实行了短短几天时间,相关部门的说法就有所缓和:表示此项规定并非强制执行。从最开始“发现一家,关闭一家”到后来的“非强制”,短短时间内,监管层面的意见似乎就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并非所有的路都通往明天。──作者题记肖微亮相我对肖微的了解很少,少到只知道他的姓名。但杂志社还是把“写肖微”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不能推辞。尽管我的手头上有几个更好的写作计划。我是说,我更愿意写我喜欢写的东西。1995年12月26日,我在人民大会堂见到了除肖微以外的其它9名“十佳律师”,那时候,据说,肖微远在美国。后来,我写了5位“十佳律师’。这对我很重要,在这中间,我体会到了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另外,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写作的激动。的确,我是激动着去写“十佳律师”的。如果作者的激动换不来读…  相似文献   

16.
1993年9月27日,北京市中级法院民庭进行了第三次不公开的法庭调查。被上诉人王国藩没有出现,而只有他的代理人刘勇等人到庭。古鉴兹发言的中心内容是:王国藩认为我写的殷大龙的故事就是王国藩传,这不符合事实。小说中的殷大龙是开始时起了带头作用的劳模,后来蜕化变质。我写了这个过程,王国藩就认为是侮辱和诽谤了他。假如我只写殷大龙带头办社、艰苦奋斗,不写后来的蜕化变质,王国藩就不会算我侮辱和诽谤他了。王国藩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带头办社、坚持社会主义、清清白白、保持晚节的共产党员,没有蜕化变质。现在我就问一下:王国藩…  相似文献   

17.
李博士到B厅报到的那天,发现厅长认错了一个字。何字?“惬”字。B厅是个文化单位,因此这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厅长把这个字念成了框里面的“夹”。李搞语言出身,“惬”字当然是认得的。 一次,他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对同事小赵说,哎,我提笔忘字,这个字,你看——他取过一张白纸,写上“惬”字——到底读啥呀?小赵颇有意味地看看李,然后拖出辞海,翻了翻说,还是读“QIE”吧。 李很想纠正厅长这个小小的错误,但如何纠正,用什么方式他心里没谱,人家是一厅之长呀,可不能轻易伤了领导的自尊心。他很想有个机会,如读文件、讲演…  相似文献   

18.
孙晓兵 《政府法制》2008,(13):20-20
“党把我培养成人,我却把自己变成了鬼。”这是江苏省宿迁市体育局原局长王维洲被判刑后在“悔过书”中所写的一句话。此人在担任宿迁市体育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计22.3万元,被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相似文献   

19.
卢金增  真正 《检察风云》2012,(13):26-27
昔日清廉局长如今记忆“混乱” “当年刘治温清正廉洁,为人正派,也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记者走访中,熟悉他的人这样说道。 “客观地讲,以前我对自己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刘治温在后来反思走向犯罪歧途的根源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隆重表彰了一批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大兴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吴英元榜上有名。可记者要采访他时,却几经周折。一开始,老吴婉言谢绝了———“工作都是大家伙儿一块干的,咋能光突出我自个儿啊?”后来,当区委高书记向他说这是组织需要时,老吴没辙了———“行,咱也别犟了,既然组织需要,就无条件服从吧!”一案子突破了,始终战斗在办案第一线的老吴也进了医院。一检查,血压210,连心肌膜都加厚了!老院长说啥也不让老吴走:“不行!你这样太危险,必须立即住院!”于是,大家强行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