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郭秀明》后,联想到一些部门、单位工作为什么老是裹足不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恐怕就是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琢磨事少,捉摸人多。从古至今凡有人群的地方,大凡有两种人,一种人专心“琢磨事”, 一种人只是“捉摸人”。慈禧太后“捉摸人”48年,中国裹足不前,外国人用洋枪洋炮打到中国来,中国还是大刀长矛,能不被洋人欺侮吗?蒋介  相似文献   

2.
琢磨细节     
如今,同志们都变得比较爱琢磨事 儿了。 单位来了新领导,人人都像是找不 着北了。大家都在暗中琢磨新领导的爱 好。可是,琢磨来琢磨去,没有发现新领 导有任何鲜明的爱好。摸不清领导的爱 好,这可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 大家都探头探脑的,用心捕捉新领 导的生活细节。 到底还是有细心的人,经过仔细观 察,终于发现了新领导的一个爱好-- 喜欢用铅笔写字。 这个细节一经发现,同志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共产党员也是人”这句话已成了部分党员搞不正之风的借口和挡箭牌。一些党员干部看见个别人靠不法手段发了财,心里就琢磨上了:他可以这么干,我为什么捞不得?于是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甚至不惜贪赃枉法。有的党员看见“案上酒一壶,菜盈盈,钱四百”,明知是“狐怪”作祟,脑袋里也打转转,拿还是不拿,便横竖一想,“共产党员也是人”,怕啥?于是,便堕入受贿的深渊。有的部门对腐化变质的党员干部或熟视无睹,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理直气壮:“共产党员也是人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应该说“共产党员也是人”…  相似文献   

4.
朝晖  易红 《检察纵横》2012,(12):30-32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在机关单位当个小官。手里掌握着点小权。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他们把持不住,染上了“权力毒素”,用小权捞些小钱。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把小权发挥到极致。用小钱来满足自己的贪欲。有道是,绊人的桩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小。本想用小权捞点小钱,搞“平安腐败”,谁知平安腐败不平安,小贪也能撂倒人。江苏省江阴市几个手握小权的干部,因小贪而滚鞍落马,就是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不能把“法定代表人”称作为“法人代表”袁为国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两词经常被混同使用,尤其是在报纸、电祝、广播以及各种传播媒体上所刊载、播出的各类广告中,常常把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称为法人代表,笔者认为这种用语是不规范、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6.
王莹 《研究生法学》2009,24(3):150-155
无论是苏力意义上的讨个“说法”的秋菊,抑或凌斌所谓的法盲以及“法盲法理学”,无不是在偷换概念,玩弄华美的文字游戏。从艺术和文学的修饰以及学者的“学术想象”中走出来,当下的中国法治建设的背景已然不尽是“乡土中国”和差序格局,“商土中国”的法治必定是现实情境下具有极端算计甚至投机的理性人作为主体的法治。理性人期待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的生活状态,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注个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09,(10):49-49
近日,中国人事报上刊发仲祖文的文章指出,“知足”与“知不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哪些方面“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一些干部能力不强、政绩平平,却把名利看得很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相似文献   

8.
于建嵘 《法人》2011,(10):89-89
西方政治学一直讲个人及个权利甚至个人主义,但从来就没有严格从“我”出发,跟踪和描述“我”在社会上会如何运动。从这一意义上讲,“注目礼”理论更值得政治学人琢磨  相似文献   

9.
一场反腐倡廉的政治风暴,使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变得不同寻常,这个本来极为平凡的日子,成了那些贪污、受贿、投机把分子倒投案自首、弃暗投明的“期限”。在“两院一部”《通告》精神  相似文献   

10.
焦友龙 《江淮法治》2009,(19):22-22
今年春节晚会上,小品“不差钱”着实火了一把,而“不差钱”的“理财观”在7月28日召开的芜湖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再一次被提起,成为审议中的精彩花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计划、财政和审计报告,在审议中一位委员率先发言:“小品‘不差钱’中有句话: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这也可以用于政府的预算执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试论对期货“投机”行为的法律规范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培育和发展,期货的三大功能,即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和投机也日益显示出功效。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所存在、的惯性,人们往往对投机的功能无法理解,或把投机和现货市场中的投机倒把混为一谈,或片面夸大投机的作...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每天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其工作难度大,且对政治品格和政策水平要求高。但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群众有水一样的柔情,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为什么他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他能在“受苦受气”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他的一句话成为感动中国的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在这“做人”和“做官”之间,在这“像”与“不像”当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张云泉用他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3.
曾仕强在2004年2月2日的《经济观察报》上发表观点: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这三者的关键都是人,主张有人才有事,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舍的人,合理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凡事“依法办事”。实际上,中国的管理从来都是更多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以事为中心。西方管理,首先把事情分门别类分析清楚,划分不同的部门职位,然后招聘合适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引起媒体和社会强烈关注的程度令人震惊。我在网上和报纸上看了有关这件事的几万字的资料后,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刘海洋面对警方询问时发自内心的这样一句话:“我知道这么做违法,但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我反复琢磨后甚至认为,他犯罪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就隐藏在这句话之中,即他是在“这事虽然违法但决不会被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取”人之短中受益。在安全生产中,“取”人之短就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吸取别人事故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在“安全时候抓安全,无事的时候想有事”,把“小事”当作“大事”抓,把苗头当作事故抓,把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坚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  相似文献   

17.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就不一定是你!”  相似文献   

18.
何谓“恕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宽恕”、“宽容”,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恕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古之仁人君子的道德高地。想当年,武则天当政,狄仁杰入相本是一个叫娄师德的人推荐的。这娄师德为人厚道忠恕,他从不对别人讲推荐狄仁杰的事,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不知道。狄仁杰和娄师德共事,“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在外。  相似文献   

19.
以“事”定“岗”、以“岗”管“人”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可以使管理者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岗位工作高效运转,从而顺利实现组织目标。检察机关可以借鉴这一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地抓好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些地方为了防止乱花钱、乱开口子等类问题的发生,提出了“一支笔审批”的做法,这本是好意。可是也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这就是客观上造成了审批权力的高度集中,如果没有监督制约措施,对握着这一支审批大笔的人失去他律,又自律不严,就可能不该花的钱花了,不该发的证照发了,不该办的事办了,而该办的事没办。因此我提醒“一支笔审批”的部门,一定要以公开办事制度为前提,把政策、规定和办事的程序都交给群众,让群众进行监督;另外,一定要选好掌握“一支笔审批”大权的人,把“笔”交给政治素质高、业务精、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