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1,(4):35-37
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实施生态移民、农村饮水安全、整村推进等工程,改善中南部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加快生态移民。完成在建项目区设施配套,搬迁定居移民3万人;建成可安置6万人的移民住房,并开工建设部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2.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建设30处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解决30万人口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9,(24):16-17
实施扶贫开发计划 一是建设生态移民项目工程12个59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49.6万平方米,可安置移民5.7万人。二是开工建设了同心东部和中卫兴仁扩建2项重点工程;海原南部和八斗2项重点供水工程年内建设完工;建成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3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望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县委、县政府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国家扶贫项目、社会帮扶、自身“造血”等多重拉动,着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工程,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兴区域”的方式实施“菜一菜一稻”和“林一草一畜”综合推进的产业化扶贫工程,以及异地移民搬迁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劳务输出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和小额贷款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移民扶贫是我省今后五年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工程,在当前县乡财力困难,群众自身条件差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结合兴国实际,笔者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移民扶贫的全过程,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5,(2):2-3
201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的动力和活力,生态移民、整村推进、双到扶贫、互助资金四项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列入民生计划和"三重一改"工作,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移民一手抓规划调整,一手抓安置区的建设和移民搬迁。根据群众意愿和安置条件,停建了移民住房3212套(其中:惠农区515套、红寺堡区1346套、海原县877套、灵武市474套)。截至8月底,建成移民住房  相似文献   

6.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贫困地区,大部分处于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生存的地区.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是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移民区存在的诸多社会管理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移民的发展.加强生态移民的社会管理工作,是保证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是解决移民群体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意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作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坚决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积极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开发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创新,对于加快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移民是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宁视察时,对宁夏生态移民作出了  相似文献   

9.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0.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武威: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威市精准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2011年至2016年,将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8.43万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通过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开发新路子,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实现了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疆启动了以牧民定居为主的生态移民工程。随着"游牧—定居—城镇化"生活的变化,生态移民社会发生着巨大变迁。论文从生态移民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分析了生态移民对新环境嵌入的难易程度、存在的风险,以及加快移民嵌入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扶贫开发,乐安县扶贫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树立扶贫开发新理念"的总体要求,突出一个重点:扎实稳妥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围绕两大目标: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强化三项工作: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强化扶贫统计监测,强化重点村班子建设;落实四个结合:国家扶持与地方配套相结合,与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与部门扶贫投入相结合,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做好五篇文章:产业扶贫文章、科技扶贫文章、社会扶贫文章、跑项目争资金文章、招商引资文章,在扶贫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美丽的罗山脚下,有一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这里街道整洁,村庄秀美;这里人心思进,祥和安宁。"中国葡萄酒第一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产区、全国首个慈善产业园……昔日蛮荒之地,今天生机盎然。17年来,在扶贫开发的滚滚浪潮中,在23万回汉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红寺堡成为扶贫开发的新样板。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也是全国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江源村原隶属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地处长江源头、沱沱河畔,平均海拔4700米,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2004年11月,唐古拉山镇6个行政村128户407名居住分散的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居住,形成了今日的长江源村,现已发展到245户568名村民。在镇政府广场上,新村的党员活动室正在重新装修,村民的住房正在统一建设院墙和院门。七八个村民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对促进宁夏加快扶贫攻坚,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民生改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目前存在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人口容量严重超限,解决贫困问题难度大、移民劳动力资本与现实的需求差距大、文化融合难、缩小发展差距难度大等问题,应该加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践文摘     
《实践》2010,(2)
<正>我区今年将投入396亿元打造十项民生工程2010年,内蒙古各级将投入资金396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比去年增加19亿元,重点是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周期较长的民生项目。十项民生工程包括:一是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生态移民等扶贫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扩大农村牧区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二是组织实施促进牧民增收工程。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城乡低保水平增长机制;做好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解决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四是实施城乡居民安居工程。五  相似文献   

18.
福建山区“造福工程”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福工程"是福建特色的扶贫开发项目,主要是实施高山和偏僻山区贫困人口移民扶贫的民生工程。在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存在生产资料利用变化与收入稳定增长、搬迁成本与补助标准、安置地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公共品建设与资金来源、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等方面的现实矛盾,需要通过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平稳推进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妥善解决特困对象搬迁安置问题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山区"造福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12,(4):29-30
(2012年2月9日)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战略决策,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一、严格执行规划批复确定的生态移民每户54平方米的住房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标准,各地不得随  相似文献   

20.
实施贫困山区牧民搬迁定居工程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实施北部牧民搬迁定居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