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并于2005年5月1日施行:新的信访条例体现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密切党和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的稳定。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李勇 《中国司法》2012,(5):31-34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2005年5月1日《信访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被认为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信访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了近七年的实施与制度建设,考察《信访条例》实施后的效果,客观重新评估信访制度,回顾当年《信访条例》制定时的争议,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信访与司法的关系,优化信访职权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和利益纠纷。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1日,新《信访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中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对此,针对目前信访工作的特点、难点和疑点,笔者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让群众懂得依法信访,以维护政府及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信访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涉诉信访同样呈高发态势,已成为困扰政法机关工作的一个难题。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相关法律的出台滞后于经济发展,移植法律的非本土化使法律体系“洋味十足”,缺乏民众基础和认同感,导致涉诉信访频发。信访法律体系有待建立,目前的信访法律体系中,法律位阶最高的《信访条例》规定操作性不强、规定不完善,使得实际工作中对涉诉信访处理人治色彩浓厚。本文指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08,(17):55-56
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惩处信访工作违纪行为,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信访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人大信访工作是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反映民声的重要渠道。随着今年5月1日新的《信访条例》的实施,我国信访体制有了重大变化,人大的信访职责和任务较以前更具体、更重要了。近一段时间来,邯郸县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的需要,印发了《邯郸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创新了信访工作方式,使人大信访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规范、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信访条例》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法律》2005,(3):5-8,52-58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於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荫茂 《法学》2007,(2):26-32
《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工作的法律责任,但对于相应法律责任应该如何追究,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以一种制度的形式或规范性的文件补充或完善信访责任制,以程序制度保障实体制度的实现,对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保障《信访条例》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同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如何规范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行为范围和性质;对“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认定;将引起“进京上访”、“越级上访”作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条件,对其复杂原因要认真分析,切忌客观归责。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前油田信访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笔者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从抓好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加强信访信息收集、端正工作态度、排查不稳定因素等有效途径入手,做好基层信访工作,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赵盼 《法制与社会》2010,(10):133-134
解决涉检信访问题,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对当前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涉检信访的原因,探索建立涉检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涉检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08,(17):54-54
为惩治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信访秩序持续好转,2008年6月30日,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印发了《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7月4日中央纪委印发了《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刊在刊发《规定》和《解释》全文的同时,特约请有关同志对《规定》和《解释》进行解读,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05年中国第一部重大法律法规的调整,新《信访条例》于2005年1月17日正式颁布,并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这部与基层民众利益攸关的条例,将保护信访人权利确立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原则。根据新的《信访条例》,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信访条例》中规定的复查、复核申请人范围仅限于信访事项最初提出人,但实践中却存在着与信访事项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提出复查、复核申请的情形。是否受理这类申请,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根据《信访条例》的立法精神和确立的信访工作原则,借鉴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相关规定,复查、复核申请人的范围应当既包括信访事项最初提出人,又包括利害关系人。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的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信访条例》出台后,信访制度法制化的进一步目标是《信访法》的起草和制定,能否以“信访权”为核心建构其体系,成为法制实践的重要课题。从实证法学的权利理论观察,“信访权”的逻辑构造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其作为“主观公权利”的法律属性和规范效力尚未定型;信访制度的主要保障范围在干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并不排斥权利保障,形成了对某些自由权利的连接性的、补充性的保障。从实践和公法权利理论出发,有必要完善信访制度,以促进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的进步,推进我国宪政事业。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检察纵横》2012,(12):46-48
本溪市人民检察院为妥善处理涉检信访案件,切实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日前颁布下发了《本溪检察机关涉检信访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共分为考核目标原则、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对象和考核部门、考核方式和结果运用四个部分,将领导包案工作、信访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段永宏 《政府法制》2008,(17):54-54
为了畅通涉检信访渠道,加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力度,今年年初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科制定了《信访工作实施细则》,全面开展下访巡访工作,并在辖区各乡镇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试行信访接待联络员制度,建立起网络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信访制度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大量的问题、矛盾和纠纷还未能通过信访制度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本文从法治精神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发挥信访制度应有的功能和效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访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围绕着如何恰当定位信访机构所应发挥的功能,如何妥善处理、化解信访事项、信访矛盾,存在着不同的建议、表述和实践,本文就此在分析了信访制度之进退的两种思路之后,认为随着2005年年初新的《信访条例》的颁布,中国的信访制度应在继续完善法制化的基础上迈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蔡正文 《特区法坛》2004,(3):50-51,48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民意表达制度,是党、政府和法官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法院的信访接待是法院工作的窗口,它在传播法律、联系群众、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法院来信来访量日渐增多和错综复杂的特点看,进一步重视和强化法院信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因为信访工作不但要帮助信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