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监察》2009,(14):42-42
杰文津撰文指出,近来的武汉市经适房选号弊案、重庆文科状元民族成分信息造假案和上海在建高楼倒塌案,让一系列官员违法事件被媒体曝光。这三起案件特别之处在于,它们不仅仅简单涉及官员违法,更重要的,这些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如果丧德失耻,不仅仅是造成一时一地的不公,这种风气还会像瘟疫一样蔓延,甚至动摇法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湖南通道县不仅投资250万元拍摄《通道转兵》,而且还让该县的常务副县长、商务局副局长等几位官员集体参与电影的演出事务。这次官员集体“触电”。引来了社会热议。据说,该县投资拍摄电影,并让官员集体参与演出,是为了推广当地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张宇航 《法庭内外》2013,(11):41-41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和打击网络谣言,本来并不矛盾,确定违法的边界还需要回归法律本身,不能由作为受批评者的个别政府官员自己做自己的法官。  相似文献   

4.
“走在大街上无缘无故被拦住,本来很简单的事非得塞红包才能解决;自己排着长队却眼睁睁看着有人被工作人员径直领了进去……权力不仅是指政府的公共权力,它还存在于日常人与人的关系中:权力滥用也不仅仅是某些官员的过失,老师、保安、门卫、接线员……  相似文献   

5.
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近年来,政府官员因重、特大责任事故而公开道歉的新闻,表示自责和道歉,不时见诸报端。也许,这是因为进入了风险社会,官员们因为失职、失误而道歉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某地官员因为自己决策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损失,他道歉了;某某官员没能尽到行政责任,使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他道歉了;或者因为官员的失职而造成了重大的意外事故,他道歉了,甚至是因为官员没能很好履行职务,没能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主动道歉了……  相似文献   

6.
由高层官员来推动“官箴书”的编撰、出版和流传,是清代“官箴书”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官员自己编撰,并将其推而广之。二是官员本身对于“官箴书”的编撰没有太多的贡献,但着力推动这类书籍的传播。这些高层官员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为政经验,而且关注吏治,希望通过“官箴书”来劝诫官吏,并弥补他们法律知识与从政经验不足的问题。而这种向属吏刊发“官箴书”的方式,不仅保证了此类书籍在一定区域内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播与接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晓巧 《政府法制》2013,(35):30-30
在古代中国,不仅商业领域造假迭出,并且出现过假衙门、假官员,甚至在清朝还出现了假太子、假皇帝,把“官”造假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气哨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自己迷信鬼冲、信奉“风水”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风气带到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一时间,诸多“风水工程”纷纷涌现,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与之帼随的是所谓“养生大师”、“风水大师”乃至“气功大师”层出不穷,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风水术,打着“传统文化”旗号重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精彩回顾     
《检察风云》2014,(4):78-78
以下文摘均选自《检察风云》2014年第二期,如需阅读全文,请扫二维码! 解密“风水”腐败 近年来,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智哨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歪风邪气带到了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导致“风水工程”频频涌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气悄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自己迷信鬼神、信奉"风水"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风气带到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一时间,诸多"风水工程"纷纷涌现,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与之相随的是所谓"养生大师"、"风水大师"乃至"气功大师"层出不穷,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风水术,打着"传统文化"旗号重新浮出水面。本应是人民公仆的官员,不在勤政为民上下工夫,却在"风水"问题上绞尽脑汁,更有一些地方官员"因腐败而迷信,又因迷信而愈加腐败",引起群众极大反感。  相似文献   

11.
韭菜与清廉     
韭菜,又名长生草、懒人菜。它味甘、辛,性温,中医讲它有健胃、提神、补虚等作用。古往今来,韭菜不仅进到寻常百姓的厨房,还常登上帝王和官员的餐桌。  相似文献   

12.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4,(22):15-15
陈突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学者,曾经担任过太丘县的长官,他修饬德教、无为而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有一次,上级官员要来视察,他手下的县吏害怕百姓上诉,就告诉陈定,想让他想办法以制止百姓向下来视察的上级官员喊冤,但陈突却说:“上诉是为了求公道,如果加以制止,百姓还怎么申冤明理呢?不要约束百姓上诉。”前来视察的官员听说后,叹息说:“陈君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会冤枉人吗?”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改变政治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占江 《政府法制》2008,(21):58-58
无论是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还是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坦陈自己经常上网了解民意;无论是一些省、市政府利用网络让网民对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还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或实名登录论坛或实名开设博客,诸多频繁成为热点时政新闻的信息显示: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检察风云》2014,(24):76-77
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官员,大多有这样那样的“爱好”。玩摄影、写书法、搞发明……然而,各类兴趣爱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腐败的交易清单上。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行贿心得“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语道破了官员爱好与贪污腐败间的关系。一旦权力和爱好混杂在一起,受伤害的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公共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5.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2,(11):44-45
“维基揭秘”网站公布有关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成为美国军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料外泄事件。国防部官员担心这不仅会威胁美国驻海外士兵的安全,也将严重打击美国在当地的“地下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08,(20):14-14
李源潮: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12,(12):8-9
中介组织的腐败行为,不仅腐蚀了大量政府官员,由其出具的虚假证明文件,作出的鉴证文书,提供的法律意见等,还影响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甚至导致政府部门决策失误,直接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安全生产隐患、豆腐渣工程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4,(3):16-16
哪些官员在上网 “微官”,是拥有个人微博的官员的统称。从2011年开始,这股风潮开始席卷中国官场。当年两会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开了自己的微博,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微博界级别最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官员的变化有目共睹。每年“两会”上,官员越来越“会说话”。各种场合,官员讲话不再照本宣科。中国政坛上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个性、有胆略的“能官”、“个性官员”。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政府官员离职后行为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离职官员到私人企业“发挥余热”都是容许的,而且他们利用其所长继续为社会服务还会受到鼓励。但是,那种利用个人影响捞钱,进而腐化政府部门的活动必须予以坚决禁止,它干扰了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公正决策,引发许多利益冲突,甚至导致政府腐败。   1978年,美国出台《政府道德法》,首次规定了对离职官员的行为限制。 90年代初修订的《美国法典》第 18编,将限制条款进一步法律化。联邦廉政署随后制定了实施细则,使之成为美国廉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所有行政部门官员离职后行为的限制   1.任何政府官员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