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京 《法制与社会》2013,(17):295-29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虐待行为不断出现,但在司法实践中,虐待罪更多地被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所遮盖,虐待罪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其在立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虐待的特征入手,进一步分析我国对虐待行为的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鹏飞 《法学杂志》2012,33(10):56-60
儿童虐待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我国规制儿童虐待的法律主要有专门性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与非专门性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等法律。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形式分散,缺乏系统性;儿童虐待报告制度残缺不全;调查与处理制度暂付阙如及受虐儿童保护制度设计不合理等缺陷。借鉴域外经验,我们应将儿童虐待定义明确化、制定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设立儿童代理人制度、改革儿童收养与寄养法律制度并设立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各种虐童行为严重侵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然而我国刑事法律在虐童问题上的空白,使得一些涉及虐童事件的嫌疑人很难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以致于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文章拟通过对虐待罪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虐待罪的立法建议,以有效打击虐待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进而维护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案例启示:根据吸收犯的原则,高度行为吸收低度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然吸收轻度的殴打虐待行为。虐待中的故意伤害行为构成犯罪的,对虐待罪不再另行定罪,应以故意伤害罪一罪定罪处罚。[基本案情]张某(男)与李某系夫妻,  相似文献   

5.
熊霓 《法制与社会》2014,(9):252-253
从字面我们就能读出虐待和伤害这两个词的不同含义,诚然在刑法法条中这看似有较大差异的两个罪名却在一些案例中出现了界限模糊。虐待罪中的加重情节——致人重伤或死亡,和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到底如何区分?同样造成重伤和死亡后果,为何在披上"亲情"外衣之后就能在量刑上"网开一面"?虐待罪的设置是否合理?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思考,探究虐待罪的立法目的并比较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不同,最后提出完善虐待罪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某日,一女孩在某出租屋内死亡。经调查走访,死者郭某,13岁,聋哑人,数月前被骗入一聋哑人扒窃团伙,因不愿参加扒窃,被共同居住的团伙成员长期折磨体罚。尸体检验:儿童尸体,尸长142cm,发长12cm,体重30kg,发育正常,极度营养不良,舟状腹,头发稀疏,部分呈片状脱落(见图1)。尸斑浅淡,位于背部未受压处,双睑结膜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头左顶部见一大小6·5cm×2·5cm头皮裂伤,创口哆开,局部有血痂附着,前额部、双面颊部广泛分布形状大小不一、新旧不等的擦伤、烫伤及皮下出血(见图2);右耳廓青紫肿胀,触之有波动感;左耳背部见5cm…  相似文献   

7.
监管机构既包括监管犯罪嫌疑人、罪犯的机构 ,也包括因实行一般违法行为被强制收容之人的机构。殴打是指那些同时具有力度较强、时间较迅疾、工具为钝器、击打部位较大特点的人身打击 ;体罚是指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 ,使被监管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处于特定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并因此造成被监管人心理痛苦或身体极度疲劳或疼痛的行为。虐待是指针对被监管人采用殴打、体罚之外的非人道手段侵害其人身权益 ,使其遭受身体或心理痛苦的作为或不作为。本罪主要侵犯了被监管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同时也侵犯了国家监管职权行使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8.
正因家庭矛盾,为发泄心中不满,27岁的后妈蔡某在2010年至2011年间,先后以掐捏、踢踹、擀面杖殴打、开水烫等方式对待继女小宁(化名),致其多次受伤治疗,经鉴定重伤偏轻。2013年6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蔡某犯虐待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赔偿小宁经济损失7.6万余元。被虐女童6次受伤住院蔡某和陈先生于2008年5月结婚,2009年春节,陈先生和前妻所生的女儿小宁开始与两人共同生活,此时,小宁年仅4岁半。自2010年起,蔡某因家庭矛盾,为发泄心中不满,先后多  相似文献   

9.
钟继荣 《证据科学》1999,6(1):39-39
虐待损伤具有病变的多样性、广泛性及新旧不一性等特点,与其它损伤有较大区别,现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10.
虐待儿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在加强法律的监管同时有必要提高社会各界人群对儿童虐待的认知度。对儿童虐待的认识度和关注度越高,社会就越可能为预防儿童虐待,进而为保护儿童合法权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佘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3,(29):267-267,27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身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命脉。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孩子就是这人体的血液,血流不畅的话,整个人就会出现问题。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血液和命脉问题,却经常遭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忽视。本文从目前我国虐待儿童问题的现状及根源,虐待儿童写入我国刑法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探讨,系统阐述虐待儿童入刑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虐待犯罪的认定,首先要确认行为人实施了为实现控制目的而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的虐待行为,不能将虐待行为简单等同于对家庭成员的打骂;其次要全面审查虐待行为的次数、手段、对象、损害结果等情节,当情节之一达到应科处刑罚的程度即构成虐待罪。虐待犯罪中出现受害人自杀致死的,应当审查虐待与自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受害人自杀的时间、过程、方式和死亡原因。当虐待犯罪与自杀客观上存在引起的条件关系,并能排除其他介入因素影响,则成立虐待罪的结果加重犯。  相似文献   

13.
潘聚锋 《法医学杂志》2009,25(3):226-226
1案例 案情:某女,8岁,某日在家中不明原因昏迷不醒,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除有一处呕吐物外无特殊发现。  相似文献   

14.
虐待被监管人罪是修正前后的《刑法》均规定的犯罪,但前后《刑法》对该罪保护的价值取向不完全相同,修正后的刑法还适用了刑法上的法律拟制,法条中还存在注意规定,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主体包括监狱、拘留所、看守所、劳教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等监管机构中的监管人员,但是对被判处管制、缓刑和被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管理的机构中的监督、管理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在监管机构中担任警戒任务的武警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的司法警察等如果承担了监管任务,也可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现象频繁发生,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但是,我国刑法针对此类案件时应用捉襟见肘,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完善我国立法,以有效规制虐待儿童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刘金露 《法制与社会》2013,(29):236-237
虐童行径的频发,折射出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周,对虐待行为的责任追究不利。对立法和司法机关而言,应当通过完善法制及其运作过程加强对虐童行为的规制。结合我国法律保护现状,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本文认为一方面应当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填补法律的漏洞;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要尽量充分利用已有条件,通过类推适用、完善审理程序等措施实现儿童权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1.1案例1简要案情:某日中午,唐某(男,4岁)被发现死于某村民家中。据调查,唐某死前曾被其母亲的未婚男友灌酒、殴打,被发现死亡时其头面部浸在脸盆水中。尸体检验:尸长106 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尸斑浅淡,尸僵缓解。尸表可见多处皮下出血、表皮剥脱以及新旧程度不等的软组织损伤。头皮内面观可见与表面青紫色变及表皮剥脱区域相对应处有头皮下及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出炉。最受关注的,也是被媒体转载最多的一个条款就是虐待动物就会负刑事责任,本文从刑法的作用、渊源、犯罪构成等方面对这个条款进行分析,力图使人们站在刑法的角度更加深刻、全面的看待这个条款。  相似文献   

20.
刘瑜  王德宏 《法制与社会》2013,(31):261-262
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妇联接到关于家庭暴力的信访量就到3.66万件,有关夫妻间的暴力信件达3万件,同时40万个家庭解体,25%的起因是家庭暴力,33.9%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31.7%的人承认配偶对自己有暴力行为.”家庭暴力并不止打骂一种方式,往往还伴随着非法拘禁、强奸等行为,这时,是以虐待罪一罪处断,还是以虐待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从一重罪处断,又或进行数罪并罚,司法实践中,各地判例各不一样.本文拟结合刑法罪数理论,对虐待罪中发生非法拘禁和强奸行为的法律适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