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见于世界各地的人、畜、禽,我国也有发生。但疫情还不清楚。1985年春见到两次雏鸡亚利桑那菌病的发生,现将两次疫情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概况 1985年2月,我组从某孵化室购入12枚20日龄鸡胚,第22天时只出壳6只(包括出壳即死的两只),其余均为死胚。1985年3月梨树县某鸡场从外地引进红布罗种蛋,雏鸡孵出后,50多个小时发病,2000只雏大部发病,死亡300多只。  相似文献   

2.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对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但对2~4月龄的火鸡易感性最强。本文报道了一起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酒泉地区农科所1986年5月13日白兰州黄河养殖场购进1月龄美国尼古拉火鸡70只,在运输途中发病死亡5只,至6月21日共死亡49只,死亡率为70%,病鸡均表现食欲不振,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双翅下垂,头上皮肤暗兰紫色,拉黄白色水样粪便。病初体温41.5℃左右,中后期则下降到39.5℃~38℃,体温在39.5℃以下的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3.
(一)情况调查 在养鸡生产中,曾多次遇到仔鸡发生肌胃溃疡病。1985~1986年两年的时间就有15个专业户鸡场发生本病,如某鸡场养鸡320只,20日龄发病,10天死亡62只,占19%。另一个鸡场养鸡831只,41日龄时鸡发生死亡,因没有明确诊断,17天中死亡167只,占20%。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发病品种为星布罗、AA、罗曼肉用商品仔鸡,以20~63日龄多发,20日龄以下63日龄以上鸡尚未见发病。病程3~12天,随着日龄增大,症状表现轻微或不显症状,死亡率相应也低。  相似文献   

4.
我县一社员自办貂场,共养水貂104只,其中60~70日龄幼貂76只,发生幼貂痢特灵(呋喃唑酮)中毒,发病21只,死亡5只。现报告如下: 貂场于1981年7月3日和6日因胃扩张和肠炎死亡幼貂4只,为了治疗和预防肠炎,从7月8日起每天给每只健康幼貂的饲料中加入痢特灵0.1克、合霉素0.2克,于早餐时一次喂服,结果7月10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6只,7月11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12只,死亡2只,12日凌晨发病3只,全部死亡。12日清晨,貂场停止喂痢特灵、合霉素,发病即行停止。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 1989年从6月起某雉鸡场共育雏雉鸡11批,从第1批至第4批共育雏7684只,其死亡规律基本相同,一般在出壳后1~12日龄共死亡5186只,死亡率为67.5%。从第5批以后进行药物防治,死亡情况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2月 ,新乡市某动物园饲养的火鸡不断发生死亡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 ,经治疗全部治愈。1 发病情况该动物园共饲养成年、青年火鸡 15 6只 ,均在室外散养 ,2 0 0 1年 2月前后天气忽暖忽冷 ,饲养的火鸡开始出现发病与死亡 ,至来诊时已死亡 17只。据调查 ,近 2个多月该园火鸡群未注射新城疫疫苗。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双翅下垂 ,不愿走动 ,似昏睡状态 ,有的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 ,迅速消瘦 ;病火鸡粪便稀薄 ,呈灰白色或黄色 ,有的混有血液 ;部分病火鸡鸡冠…  相似文献   

7.
1999年 7月间 ,江苏省镇江某养鸭场肉鸭发生了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鸭疫巴氏杆菌病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1 流行病学调查该鸭场在 1997年秋对原鸡场改造消毒后开始饲养肉鸭。 6月下旬曾将近百只菜鹅寄养在该场催肥 ,同期购进苗鸭 70 0 0只 ,7月上旬开始陆续发病 ,中旬达到高峰。每日死亡近百只 ,至 7月 15日共有 5 783只发病 ,死亡 3 2 17只 ,发病率为 82 .6%,死亡率为 5 5 .7%。发病死亡的主要是 10 2 0日龄的雏鸭 ,1周龄以内和 3 0日龄以上的鸭没有发病。2 临床表现发病初…  相似文献   

8.
1985年5~8月,金湖地区雏鸭群中爆发一种死亡率高,以肝脏变性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鸡胚接种和高免血清中和试验,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一)流行病学 金湖县复兴圩农场副业队5月10日从本场炕坊购回康贝尔雏鸭1500只,16日发现有6只鸭突然发病死亡,随后死亡逐日增加,8~12日龄死亡达高峰,每日死亡约15只,以后死亡逐渐减少,至20日龄后死亡基本停止。前后共死亡1059只,死亡率达70.6%。该队5月25日又购回康贝尔鸭800只,6月1日又发生类似病症,到6月9日用灭活苗防治前,共死亡621只,死亡率达77.6%。全县共有18个乡155个村组211户养的雏鸭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贺兰山鹿场共有基础马鹿、梅花鹿180只,行全年舍饲,饲料为精料玉米、胡萝卜和青干草。从1970年以来,每年的11月到翌年元月,天气剧变时,有部分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程3~7天,发病鹿多数死亡,也有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者。 对该病曾怀疑为酮血症、镰刀菌毒素中毒,但防治效果不大。近几年该场鹿发病和死亡越来越多,1984年发病25只,治愈12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13.8%,致死率为52%;1985年发病7只,死亡7只,发病率为3.9%,致死率为100%;1986年发病2只,死亡2只;1987年发病24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13.3%,致死率为83.3%。此病发生无性别差异,各年龄鹿均可发病,但仔鹿发病和死亡更多。对本病曾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用氯霉素配合对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1.
1997年9月,江西省永修县某养鸭专业户的鸭群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和腹泻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伪结核病。1发病经过1997年9月10日,该专业户从南昌县某孵鸭场购入刚出壳的雏鸭2000只,养至9日龄时,个别鸭开始出...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某鸡场,于1989年6月5日引进父母代AA肉鸡4792只,置一隔离场饲养。解除隔离后分4群平养,即A群1400只,B群1475只,C群900只,D群880只,以木屑为垫料。7月11日(38日龄)时于A、B两群发现病鸡,另两群也相继发病,之后病情加重,死亡增多,高峰期每天达70~80只。发病后经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至8月13日止,本批雏鸡共死亡577只,死亡率为12.4%,其中A、B两群发病较严重,死亡数分别为250只和255只,占死亡总数的87.52%,死亡率分别为17.86%和17.29%。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笼养法的普及,近些年来各地鸡场鸡葡萄球菌病时有发生,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将1985年上半年新疆军区生产基地养鸡场发生本病的诊断情况报道如后。 (一)发病情况 该鸡场一鸡舍共养雏鸡5500羽,设尼龙网分6个格饲养,其中4个饲养格内为90日龄以上雏鸡,另两个饲养格内为35~49日龄雏鸡800只。此800只鸡,因出雏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11月,北京某鸵鸟场饲养的16批600多只幼龄鸵鸟,因发生疫情累计死亡388只,死亡率达60%,经济损失惨重。发病鸵鸟为7~70日龄的幼龄鸵鸟,以15~40日龄的死亡最多,约占死亡总数的2/3。一般在发病后2~6d死亡,有的甚至突然死亡。1 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病鸵鸟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一)流行情况 据县兽医站统计,全县有40多群雏鸭发病,死亡15000余只。如广洋乡兰亭村养鸭专业户王某1985年4月18日购回1030只雏鸭,7日龄时开始发病,仅3日共死亡700余只。鸭主未消毒场地,又购进1600只雏鸭,3日龄发病,最后基本死光。调查在鲁  相似文献   

16.
1991年6月初,天水市北道区的某鸡场的雏鸡群中,60日龄的星杂288和16日龄的星杂579蛋鸡共发病3782只,在7天内共死亡812只。邻近专业户的鸡群也相继发病,至7月底共有11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的93个村有疫病爆发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为79.4%(51523/64874),死亡率为17.7%(11514/64874)。曾对病雏用抗生素、磺胺以及呋喃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从发病后的第3天鸡只开始死亡,4~5天达最高峰,后渐减  相似文献   

17.
江陵县白马区某鸡场和专业户喂养雏鸡共1744只,于1985年5月爆发疫病,死亡614只,死亡率35.2%。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 (一)发病情况 江陵县白马区养鸡专业户,从地区种鸡场购回罗斯和希赛斯商品代出壳鸡,放于一间(约20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到19日龄时鸡群共513只。育雏期间,雏鸡服用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和滴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5月12~16日雏鸡发病死亡102只,死亡率19.9%。另一鸡场自孵罗斯商品代鸡,未售完雏鸡放在两间(约20平方米)一边开有窗户,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喂养,9~15日龄时,雏鸡1231只,防疫程序  相似文献   

18.
石膏样毛癣菌病是由石膏粉末样毛癣菌(Trichophyton gypseum)所引起,由于其侵入长毛兔皮肤后,被侵部位病变呈圆形结痂,故又称金钱癣(ringworm)。它是长毛兔生产的大敌之一。 (一)发病情况 某兔场自1984年下半年,就有个别兔发病,1985年9~10月为发病高潮。当时全场约有兔1600只,发病700只,发病率达43.12%,其中成年兔患病380只,约占成年兔的30%,且多见于哺乳母兔;1~4月龄的幼兔330只,约占幼兔的90%;而1~2月龄的仔兔几乎100%发病,死亡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9.
1985年5~6月,某县一些鸡场以及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曲霉菌病。(一)发病情况 据92个发病鸡群的调查,发病最小的为5日龄,发病最多的是7~21日龄,21日龄以上的鸡则很少发病和死亡。病死率1%~66%,其中8~14日龄的病死率最高,15~21日龄的病死率次之,7日龄以下和42日龄以上的病死率最小。检查中发现,部分病死鸡还并发鸡白痢、球虫病和盲肠肝炎。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 甘肃省酒泉市动物园同圈饲养成年孔雀16只和火鸡8只,1999年2月24日其中1只母孔雀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无效于当天晚上死亡;随后3只孔雀与4只火鸡发病,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排绿色蛋清样稀粪,用增效磺胺和琥珀酸治疗无效,10d内全部相继死亡。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孔雀、火鸡各1只,病尸全身发绀,胸部皮下树枝状出血;嗉囊充满带酸臭味的液体和气体;腺胃乳头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小肠、直肠有纤维素性坏死;泄殖腔充满绿白色稀粪,粘膜弥漫性出血;大脑、小脑有点状出血。实验诊断 无菌取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