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厚甫 《政府法制》2013,(32):49-49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  相似文献   

2.
汤园林 《政府法制》2013,(32):44-44
去年夏天,我和一个法国朋友一起去马耳他游玩。我们在一个临海的小旅店落脚。傍晚时分,我和朋友把门重重一拉,就到海里游泳去了。  相似文献   

3.
刘墉 《公民与法治》2010,(16):50-51
我刚去美国时,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  相似文献   

4.
一娴 《政府法制》2010,(6):47-47
和国内的朋友闲闲聊天,国内的朋友说,最近喝酒喝得很少了,因为现在对酒驾抓得很严,罚得很重。我问,有多重啊?朋友说,要扣掉12点呢。我听了不禁莞尔,说扣12点就叫很重啊,和美国比那简直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5.
朱丽亚 《政府法制》2013,(20):47-47
有不少人认为美国人是非常随便的,不羁的,个性张扬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读。他们在公共场所对礼仪、对社会秩序的重视远在我们之上。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们通常不会强调孩子做凡事都只听大人话的应声虫,但会比我们更注重教育孩子对公共秩序、社会准则的遵守。我第一次带儿子牛仔去美国的时候,他只有1岁半。凌晨5时就去赶国际航班,偏偏到了西雅图又是当地的凌晨。当天傍晚,我们和两个美国朋友一起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牛仔突然大哭,怎么哄都不行。我突然想起,因为时差的关系,他肯定是想睡觉了。周遭并没有人抗议,但我们的朋友却皱起了眉头。他请求服务生把我们的食物全都打包带走。  相似文献   

6.
逸铭 《政府法制》2014,(23):52-52
前阵子,我到美国旅游,住在女儿家里。有一天,几个多年不见的朋友要聚会,地点就在女儿家里。一大早.我就去超市采购一番,准备做一桌子菜,好好招呼客人们,多年不见,老朋友们都格外热情。席问,觥筹交错,颇为尽兴。可送走客人后,我却觉得肚子不舒服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连着上了好几趟厕所。  相似文献   

7.
她叫曲小雪,几年前她来到美国自费留学,一个教会里的朋友介绍她到一个美国老太太露意丝家里去打工。她在露意丝家住下了,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以及晚间她照顾露意丝太太的生活起居。露意丝付给曲小雪每月工资300美元,另外还提供两顿伙食。但这两顿伙食都是露意丝吃剩下的,如果曲小雪吃不完,露意丝还叫她用粉碎机打碎,搅拌成糊状的东西,放在冰箱里,下顿再吃。这哪是人吃的东西?连猫食都不如2有一天中午露意丝又让她吃“糊”,她实在咽不下,就向露意丝提出:“露意丝太太,我想去买快餐吃。”“谁付钱?”“我”“可合同上说是由我…  相似文献   

8.
路红 《政府法制》2012,(2):46-46
应朋友之邀,携老妈去美国作了一个月的观光客。30天的旅程,相对参与旅行团的走马观花,还是比较自主宽松有意思的。美国朋友保护地球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文明习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王政 《政府法制》2011,(2):47-47
去年五月份,我去非洲的莫桑比克看望一个分离五年的大学同学,一路上在同学的陪伴下好吃好喝,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玩了两个礼拜,我就要去邻国办事。朋友把我送到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坐飞机,相互道别,相约回国再聚。他走远了,我走进飞机场,换了登机牌。  相似文献   

10.
八桂行     
朋友叫我给他运一车皮鞋去广西。听说去广西,我的眉头皱了起来,说:“广西公路上站卡好多的,罚款又重……”朋友见我还在忧虑,急了:“你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啦!路上的罚款我包了。咋样?”有了这句承诺,我答应了。经过两个昼夜的急行,第三天早上我们到达322线广西与湖南交界处。一个“广西人民欢迎您”的大龙门架映入我的眼帘。啊,广西的路变了。标准的二级公路,路面平整舒适,路上标线整齐醒目,路两边的轮角桩、示警桩、公里桩一应俱全。助手把油门自觉的加大了,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飞去。几分钟内,我们到达一个热闹、漂亮的…  相似文献   

11.
和国内的朋友闲闲聊天,国内的朋友说,最近喝酒喝得很少了,因为现在对酒驾抓得很严,罚得很重.我问,有多重啊?朋友说,要扣掉12点呢.我听了不禁莞尔,说扣12点就叫很重啊,和美国比那简直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买酒     
杨宝妹 《政府法制》2010,(13):39-39
去年夏天,我和女友到美国的辛辛那提市探望朋友。到了晚上,我们决定到超市买些东西在家里吃。正准备返回的时候,突然想起没买酒,但超市里只有佐料酒和啤酒,没有国内常喝的白酒。我赶紧给朋友打电话,得知美国的酒只在专卖店出售。该州法律规定,经营酒的商店,星期天不得开门营业,早10点以前、晚9点以后必须关门。  相似文献   

13.
读者答疑     
“借钱还钱期限两年”有依据吗? 2004年5月8日,我朋友因做生意急需钱,从李某处借了20万元,当时打了一张欠条,内容大概是我朋友向李某借款20万元,下面是署名和日期。我朋友至今未向李某偿还欠款,碍于朋友情面,李某也没有及时向我朋友索要。2006年8月9日,李某与我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李某提起要我朋友还20万元的事,并希望我朋友在一个月之内偿还。不料我朋友却说:“我问过律师了,这张借条已经有两年多时间,过了诉讼时效了,你没有权利要我还钱了。”果真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4.
守夜者 《政府法制》2011,(26):43-43
去美国之前,我有个偏见,觉得在美国读书很轻松,美国大学生作业很少,考试容易,净是玩了。去了哈佛之后。才知道这是大错特错。我的班上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各占一半,因为课程重、作业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学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去休息,上午八点钟又要准时上课,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10,(1):58-59
法官: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去南方旅游,我给了她2000元钱托她买一块玉石。她花1900元给我买回了一个很漂亮的长方型“玉石”,我很高兴。当我拿着这块“玉石”向我单位一位玉石爱好者炫耀时,这位玉石爱好者在仔细观察后,断定这块“玉石”是假的。我在委托鉴定部门鉴定后,果然证实其是假的,价值仅有十几元。我找到为我代购玉石的朋友询问,她说她是在一市场小摊上买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入警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霍尔镇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大部分居民是白人,而且没有严重犯罪。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经常和朋友在街上骑自行车、踢足球、打棒球,还可以去附近的小学打篮球,不必担心安全问题,除了偶尔发生校园打架事件。童年时代的我没有理想去做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在美国当律师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只要有民告官的案子,律师们都蜂拥前往,争相代理。我问为什么?朋友回答因为这类官司不但标底一般都很大,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赢。一个普通的民众,只要有“比牙齿还要短”的理由,甚至这等理由在外人看来有耍赖的嫌疑,但他只要起诉,就一告一个准,一告一个赢。同样,如果一个公民把一个知名大公司告上法庭一哪怕他列举的事实再牵强附会,他也是赢多输少。看起来,我们所遵循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似乎在美国有点儿失效。那么美国的法官是不是葫芦僧在判葫芦案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想在美国成为法官,可不是简单地手举个法律文凭就能跨进法院的门槛。别说联邦法院的法官,得经过多少层层筛选,经过多少次国会议员口枪舌剑地辩论,即使想到州级法院的做法官,也要经过选民投票这个鬼门关。候选人裸体面对公众,道德上稍有瑕疵,行为上略有不端,他就会被无情淘汰。  相似文献   

18.
幽默     
《政府法制》2011,(6):23+33+54+58+62-33
防疫 朋友养了只荷兰猪,有一天给小家伙清理笼子的时候被咬了一口,我说这玩意有细菌,你赶快去打狂犬疫苗吧,狂犬病会死人的……他就真的去了,结果第二天,猪死了……  相似文献   

19.
说说我和美国警察的N次有趣的交道吧。第一次我还在大学的时候,和朋友到威斯康辛麦迪生去看球赛,夜晚开车在返回的路上,一路漆黑,没看到什么车。突然警察的闪光灯在我后面大亮,我吓了一跳,忙把车停在路边,随即警车在我后面停下,等了一会儿,警察也没来问,突然,汽车的天窗有强光,我就往上看,光太亮,很刺眼,什么都没看见。  相似文献   

20.
张粒 《律师世界》2001,(3):36-37
已有十三年大学教龄和副教授职称的我,在年逾三十五周岁的时候辞去公职,干起了专职律师这一行。常被朋友问:“这么突然,为什么 ?”我除了回答“早有预谋”,还讲了诸如“让自己多一点阅历”、“为了对朋友的一句承诺”等理由。当《律师世界》副主编张潇于年前又问及此事时,面对非常认真的朋友,我没敢再随便给一个答案,答应过年期间好好想想。不料,在一年最长的一个假期中,令我魂牵梦绕的竟然就是这个问题。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认真的结果,这就是——因为欠教师职业一笔债。   说真的,我非常热爱和崇尚教师职业。直到今天,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