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肖剑 《检察风云》2011,(11):38-40
秀明国际2009年和2010年公布的“清廉指数”,韩国分别得5.5和5.4分,在被调查的近180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排第39位。这说明韩国已基本脱离“严重腐败国家”的行列,但他们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仍然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韩国依靠军人政治和财阀经济两个主轴的驱动,由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大国(曾居世界排行第 11位),世人誉之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广泛干预经济,导致韩国发生了较严重的以“政经勾结、官员腐败、拜金主义、社会秩序混乱”为症状的“韩国病”。尽管韩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但腐败丑闻仍接连不断。   20世纪 50年代,李承晚政府主要忙于权力争斗,不重视经济发展,使得大大小小的官僚“既没有理想,更无道德顾忌”。出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4月18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4.
纯海 《政府法制》2009,(3):42-43
近年来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败大多是“圈子腐败”。这个圈子的圆心,就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半径就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圆周就是依靠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获取私利的人。今天我们剖析的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陈世礼的“利益圈”,实质上就是一个“腐败圈”:陈世礼的腐败,就是典型的“圈子腐败”。  相似文献   

5.
新华 《政府法制》2014,(22):22-23
最近频频落马的官员腐败案件大多暴露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家族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 “家族腐败”的方式愈发隐蔽,而这种集体腐败,人数多,危害巨大,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政治上,给党和政府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根治家族腐败值得引起重视,应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相似文献   

6.
国外预防职务犯罪对策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预防为主是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  进入法制建设高度发展的二十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腐败活动更为变本加厉。各国高层高员的腐败大案层出不穷,震惊世人。九十年代法国有十二位市长涉嫌腐败;法国前总理贝雷格瓦涉嫌100万元“借款”而自杀;意大利三位前总理分别被控与黑手党有染和受贿而被提起公诉;前北约秘书长涉嫌受贿被法办;韩国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三位前首相、四名内阁成员和数百名官员的恶性腐败事件。亚洲、非洲和南美的第三世界国家中的腐败问题也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出现的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洋腐败”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入而现身中国。据媒体报道,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在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洋腐败”案例可谓五花八门,“洋腐败”造成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其存在的根源错综复杂。事实证明:“洋腐败”已经成了危害中国的新祸源,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彻底铲除“洋腐败”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何清涟“中国问题”研究法,是以解剖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真实存在的经济社会矛盾为切入点的研究法。她认为中国当前腐败与黑社会勃兴的现实,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隐患与陷阱之一。她对腐败与黑社会生成关系的研究并不直接,但她研究所得出的深刻结论,却异常深刻的揭示出腐败与黑社会间一种深层的机制联系。她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的腐败是“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腐败;进而认为,当代中国的腐败,核心是“三大权力腐败”;又进而逻辑地揭示出,“三大权力腐败”,是黑社会生成的“源于制度的社会结构性”土壤。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2009,(16):53-53
孙立樵 “新官堕落”有其复杂的原因,根治也应该进行系统思考。目前,最急需做的工作是优化“新官”成长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一整套预防和保障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使年轻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0.
由于“腐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及刑事实体法总体研究上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作为“腐败”最后且最有力规制手段的刑法在处理相关“腐败”犯罪时目标范围的不明确。而此种研究的重点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在封“腐败”定义的刑法解读上。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基于刑法视角研究“腐败”定义的价值问题和此种研究的可行性,明确基于刑法视角研究“腐败”定义的几个前提问题,为以刑法为主要工具的有效反腐设立一个清晰准确的靶子。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短波     
●韩国政府向腐败宣战韩国政府7月3日在青瓦台总统府举行反腐败动员大会,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会上说,尽管在政客与商家勾结等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我们仍然要继续稳步前进,消灭最后的腐败分子”。这次会议紧随《反腐败法》出台后召开,其目的是重申政府彻底根除腐败的决心。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政府部门、工商业、公共媒体和教育界的代表。在当天的动员大会上制定了一项反腐败计划,其重点已由惩治转向防患,即改革相关制度和提高公众的警惕性。根据这个计划,政府将建立地区性的反腐败监督机构,实施“举报者”行动,旨…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个省交通厅,前任厅长因腐败而落马,后任者继续因腐败又倒下,一连四任厅长“前腐后继”,都倒在同一个岗位上,被讽为腐败“四连冠”!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竟然还有一连五任“前腐后继”的,都相继因腐败而获罪!这样的官员“前腐后继”案例,实在触目惊心,怎能不引人深恩?  相似文献   

13.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凌雨 《江淮法治》2011,(10):40-41
国家预防腐败局日前表示,7部门正在会商推行“购物卡实名制”。以遏制“购物卡腐败”。种种迹象表明,“购物卡腐败”已被列入“整治重点”,但是否能够实现精准打击,公众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5.
在腐败中升迁,在升迁中腐败,成了近年部分落马高官不同履历中的共同“印记”。面对官场“边腐边升”症,人们不禁要问:谁为这些腐败官员打开了升迁之门?谁纵容了这些官员在升迁中继续腐败?  相似文献   

16.
吴明 《中国监察》2009,(14):44-44
在不断深入的反腐败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把眼睛盯住“位高权重”者,容易忽视农村基层“村官”的腐败。别以为村干部“位小权轻”,有的只是“吃吃喝喝、多拿多占”,其实不然,小小“村官”腐败造成的危害同样很大,切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在众多类型的腐败当中,“腐败年轻化”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最近几年,重庆、浙江、广州等地的数据凸显出年轻干部是腐败行为的高危人群。如何避免“腐败年轻化”,让真正廉洁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腐败现象,虽不能说古今有之,于今尤烈,但其产生历史之悠久,社会危害之严重,抑制禁绝之艰难,却是不可否定之事实。从西周的“五过之疵”,到汉代的“六条问罪”,到唐代的“六赃之罪”,斗转星移,世代更替,腐败现象不但没有绝迹,相反,腐败的病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迅速蔓延开来,成为危及党和国家命运的心腹之患。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叵对腐败,警钟长鸣”。本文试从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多管齐下根治腐败作一些探索性的分析,以便求教于…  相似文献   

19.
央企属全民所有,央企招聘裙带关系泛滥,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福利”,但和一般意义上的腐败不同,这种腐败不需要谨小慎微。也不用担心被制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近日对2147人进行的关于“你觉得央企招聘透明度怎么样”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0.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8,(12):13-15
近年来曝光的诸多高官腐败案中,其配偶、子女、情人、秘书乃至司机等“身边人”纷纷卷入其中。这些“身边人”或借用高官权势暴发横财,或为钱权交易牵线搭桥,或协助腐败官员逃避追查。贪官与“身边人”结成腐败同盟.俨然已成当今腐败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