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像摄影作品是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种类之一,但摄影作品上同时存在肖像权人的肖像权.著作权和肖像权经常会发生分离而分属于不同的主体,权利竞合和冲突由此产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人像摄影作品的权利冲突种类,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确立两种权利冲突解决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2.
当肖像权与肖像作品的著作权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协调我国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仍属于法律上的空白。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有历史原因,也有根本原因;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的类型多样,理论上争论颇多。我国《著作权法》对于委托作品,采取了与英国《著作权法》(1988年)基本相似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肖像权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民法通则》赋予公民以肖像权,《著作权法》赋予肖像作品的作者以著作权,两者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往往要发生交叉和冲突,本文阐述了肖像权和肖像作品著作权交叉和冲突的主要情形,并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4.
张淑华 《工会论坛》2009,15(3):131-132
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相同或相近似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分别依法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两项权利主体间在享有和行使各自的权利时产生的抵触。二者权利冲突的构成要件在于权利的合法性、客体的同一性、权利主体的相异性和权利的冲突性。引起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冲突的原因既有知识产权本身的属性、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隐藏于权利冲突背后的为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立法、实务操作上,遵循利益平衡原则,正确适用保护合法在先权利的原则,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对肖像权的法律保护,世界各国主要有人格权法和著作权法两种立法模式。著作权人在职业范围内合理使用他人肖像不构成侵权,但以营利为目的不应成为肖像权侵权的必要条件。著作权的行使不能以牺牲他人的肖像利益为前提,在著作权人转让其带有他人肖像权的作品时,应事先征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否则,只要权利人在行使著作权时超出了对肖像权人利益的合理注意程度,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侵权赔偿额的确定,一直是我国著作权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司法实践中对于摄影作品侵权赔偿额计算的不统一,以及权利人请求赔偿数额与法院实际判决赔偿数额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前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使权利人的损失无法充分弥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社会争议与对司法的质疑,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赔偿额计算标准的立法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范围是广泛的,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科学作品的创作属科学技术社会活动领域;文学与艺术作品创作属文化教育社会活动领域,从法的调整上有各自的特点.科学作品的著作权与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相比存在着许多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司法和执法机关在处理"在先著作权与在后商标纠纷"时,采取的是"保护在先著作权的原则"。这种司法实践仅仅维护了当下的个别正义,而没有着眼于未来长远的整体效用,不符合法律经济学的财富极大化原则。取而代之应该是"向前看"的纠纷解决机制,即事后许可,从而实现利益极大化。  相似文献   

9.
摄影作品     
《人事天地》2015,(4):72
  相似文献   

10.
摄影作品     
春风剪裁姿婀娜,柔枝含烟轻拂摇。细叶嫩黄映斜阳,绿绦碧玉堪花娇。  相似文献   

11.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质疑著作人身权的不可转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世界各国原则上都坚持著作人身权的不可转让性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这一理论已经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我国应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尽快建立起允许著作权转让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上蕴含了“作品”“隐私”“财产”“文化遗产”等多种法律价值,因此,其在世界各国著作权法中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对书信予以特殊规定,其多属于文字作品及未发表作品范畴,不仅书信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难以适用,且其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期限、公众知识获取、隐私权等制度间的冲突亦不易协调。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我们应借鉴国外立法例把书信作为“特殊作品”予以规定,并专门构造其发表权制度,以协调其间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修正的《著作权法》把建筑设计作品作为工程设计予以保护不妥。建筑设计作品应作为广义的建筑作品来保护。设计单位一般为建筑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人,建设单位有可能成为合作作者,提倡通过合同约定和自愿登记明确权利人。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版权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立法已成当务之急。文章就网络环境下不同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权能设置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虽然各国所设置的著作权权能所舍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不完全相同,逻辑结构也存在差异,但随着知识产权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著作权立法不同的理论基础对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影响逐渐弱化,著作权国际公约对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制约力度加大,各国著作权权能设置已呈扩张态势。我国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应当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增设著作收回权的权能、启用作者身份权的立法名称、规范著作他项权的立法表述。  相似文献   

17.
秦涛诉搜狐一案被称为"中国博客著作权第一案",引发了博客作品创作者维护著作权的热潮,博客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也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对比国内外的相关立法、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当强化集体管理、合理使用制度,建立默认许可制度,改善网站的自律性和制度建构以更有效地保护博客作品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鉴商标淡化理论,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一定条件下版权人的权利应该让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从而构成作者所谓的版权的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