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心理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本文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提出了青少年犯罪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青少年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机能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一是身体出现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男女生的形体,生理差异更加明显;二是心理“断乳”,伴随着心理的急剧变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青春期的青少年开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处于上升之势,在刑事作案人员中,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占60%以上。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和认识能力之间的矛盾,都表现的比较突出,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良的外在条件影响下,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个别化的辅导,帮助个体解除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暂时困惑或一般心理问题,从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青少年正处在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面临着求学、求职等重大人生课题,心理的紧张度和心理困扰很大,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特殊的发展变化时期,他们喜欢刺激,好胜心强,易冲动,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些青少年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往往会采用暴力手段.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从家庭中找出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根源,提出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适合基本国情的理论及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性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教育内容 性教育的阶段性是指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所区别的教育模式.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对青少年的性发育实行全程关注,及时指导,让青少年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得到科学而健康的性知识和性理念.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来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是青少年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多心理困惑和心理危机的人生阶段,极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其犯罪之前即能发现其心理异常表现,及时开展有效诊断,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表现欲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欲,即表现的欲望。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存在的自觉意识。表现欲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和成就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推动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将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一、青少年学生的表现欲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个体,由于身体发育和生理上的迅速成熟,导致心理上的成熟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尊重需要、交往需要,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使得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从青少年生理发育成熟与心理断乳期延长之间的矛盾等原因进行心理分析可以看出,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欲望和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青少年健康成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当中的“十五六岁现象”已经引起了司法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数已经占到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少年的“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少年身心急剧发展、心理冲突最多、最不稳定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弱,挫折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挫折,自己不能有效调整,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又没有接受适当的心理疏导。往往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一步积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向成年转变的人生过渡时期.从生理发展角度看,它是人体从突然增长开始到生长基本停止的时期;从心理发展角度看,是青少年心理发展明显变化的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可塑期.不失时机的将其培养成“四有”新人,青春期教育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又是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紧迫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及种种原因,青春期教育至今尚未普及.其主要原因和存在问题有:一、各级领导对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利.其表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的学制,高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的范围内,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其生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性心理逐渐形成。伴随着闭锁心理的解冻以及两性发育的成熟,男女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大增加,渴望接近异性,愿意和异性交往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一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一) “青春期”是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处于这段时期的青少年,尽管在生理上逐渐成熟起来了,但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所以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若得不到及时引导,人格发展就会出现偏差,表现出自卑、忧  相似文献   

15.
飙车不但给青少年自身带来身体、心理以及学习的危害,更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作为现代社会专业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社会工作为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方面良好地和健全地发展,密切关注当前青少年社会发展动态.针对青少年的飙车现象,社会工作基于青少年为本的理念,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分析这一现象的特征及其危害,从政府政策、社区服务、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工厂训练、社会宣传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并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类特殊的犯罪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工作,以帮助他们实现再社会化过程。在分析对象某甲的矫正案例中,针对侵财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心理矫治模式,为我国青少年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类特殊的犯罪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工作,以帮助他们实现再社会化过程。在分析对象某甲的矫正案例中,针对侵财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心理矫治模式,为我国青少年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日益严重,对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其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以及青少年心理的、生理的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的预防和研究,不仅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团伙犯罪行为作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其行为模式是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无法分开的。青少年团伙犯罪的行为模式可分为纠合期、行动活跃期、消亡期。对青少年团伙犯罪行为模式的分析和解释可以找到对其治理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一、性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教育内容 性教育的阶段性是指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所区别的教育模式。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对青少年的性发育实行全程关注,及时指导,让青少年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得到科学而健康的性知识和性理念。 1.前青春期 对1—4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应该通过适当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区别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了解人类生育和繁衍的基本常识,了解他们自己作为一个生命,将来可以像成年人一样具有生育能力。了解什么是性骚扰,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应该让这个时期的学生知道一个婴儿护理照顾才能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