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由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政策与冲突研究"项目负责起草的《空战和导弹战国际人道法手册》形成了第三个版本即2008年1月草案及评注,并着手与美国、中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作战、武器和法律专家进行"双边/地区磋商",以增强"手册"的现实性和适用性。磋商中,专家们发现"手册"草案存在不少问题:如"手册"草案"定位不准";一些原则性问题未能解决好,如习惯规则、创新与重述之间的关系等;一些"立法"技术问题遗漏较多,如某些重要概念内涵的变化、援引文献的权威性等,"手册"是否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和"外层空间军事活动",以及对"平民直接/实际参加敌对行动"的判定标准等重要问题,有待专家组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5日,由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政策和冲突研究项目组负责的《空战和导弹战国际法手册》已正式完成并颁布。作为一项长达6年多的研究课题,其研究背景、具体过程、宗旨、适用范围等,都由项目组负责人在《手册》之《评注》“导言”中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民主党派成员的发展原则是"三个为主":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士为主。"三个为主"的原则,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原则,是历史形成的,反映了各民主党派的特点和优势。——摘自《统一战线知识手册》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1年干预及国家主权委员会的《保护的责任》报告问世后,保护的责任理论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保护的责任有比人道主义干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2011年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被称为保护的责任理论的首次实践.保护的责任理论对安理会军事干预的合法性提出了六个标准,若运用该方法来对利比亚问题进行实...  相似文献   

5.
简论保罗·库尔兹的人道主义观点赖辉亮保罗·库尔兹(Paulkurtz),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国际人道主义与伦理学学会主席,著有大量论述人道主义问题的著作。比较出名的有:《快乐的哲学》、《禁果──人道主义伦理学》、...  相似文献   

6.
2012年军事法学研究成果丰富,既有军事法学基础研究的新观点,也有结合时代发展与新时期军队建设实践的军事法学理论新思想。本年度出版了二十多部军事法学著作,主要包括:《军事行政法研究》《军事立法研究》《武装冲突法研究》《国际军事法研究》《军事行政法学》《军事装备法律制度概论》《国防资产法律制度研究》《军事法学论丛(第十卷)》《军事法制教程》《国防资产法律规则研究》《计算机网络攻击之国际法问题研究》《中国军事法学论丛(第五卷军人保险)》《现役军人政治权利研究》《装备合同管理》《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渊源与变迁》《国防法律制度》《和平行动中的国际人道法研究》《军队信息化与军事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论《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囿于时代的限制,孙子的军事经济理论还有不少局限性,但其中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赋改革以及战争与物资奖励思想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有益于我们把握古代军事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适用于网络战争的国际法塔林手册》(以下简称“《塔林手册》”)分别讨论了一般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如何适用于网络空间和网络战争中的重要问题。《塔林手册》对适用于网络战争的国际法进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将会影响国际社会对网络战争的认识。但是《塔林手册》在编纂方式和国际专家组的人员构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而且其中的若干具体规则也与现今国际法有些许出入。《塔林手册》究竟能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国家实践和国际法的发展,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国际范围的军事斗争行为中,个人也逐渐成了其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战争权不再是国家的绝对权利,作为国际法的正常主体要负法律责任。从国内法角度看,法与军事斗争具有阶级同源性,它们的政治本质相通,社会作用也相同,虽然某些军事斗争行为不仅具备犯罪构成的外部特性,也确实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但由于其特殊性,行为主体阻却违法应成立。在国际社会中,19世纪式的人道主义干涉现已被国际法确认为非法,并且联合国对一国采取军事斗争行为的合法性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军事法学研究成果主题鲜明、内容全面而丰富。年度出版的军事法学著作主要包括:《中国军事法学研究前沿(2012年版)》《军事法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军事法学论丛(第六卷)--海空安全、信息化建设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两大法系军事司法制度比较研究》等。全年军事法学界举办或参与的学术活动主要有:5月30日,解放军军事法院、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与西安政治学院联合举办了“多样化军事任务法律支持与保障”理论研讨会,着重就“按照能打胜仗要求加强军事斗争法律战准备”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6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市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东方毅军事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军事法治前沿论坛”在昌平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夯实强军之基与军事法创新发展--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新要求为背景”;11月9日,第三届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边海防法律制度研究”;12月3日至5日,西安政治学院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武装冲突法讲习班。另外,2013年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还迎来了建系2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军事法学研究交流活动。全年学界在《法学杂志》《法学评论》《求是杂志》《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西安政治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共发表军事法学论文百余篇,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涵盖了军事法学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道主义法旨在为一方权力之下的武装冲突受难者提供人道主义保护 ,保护的是战争中不与军事必要相冲突的人权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一整套国际实施机制。国际人权法旨在为所有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提供平等的保护 ,它适用于任何个人和任何情势。人权纳入国际保护始于二战结束以后 ,它主要由国内法来保障。由于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在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上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容易使人们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两者是国际法的不同分支部门 ,但它们存在着交融之处 ,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21世纪初期的中国军事法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国军事法学在进入21世纪时, 已经构建了学科体系, 初步确立了中国军事法的体系框架, 对军事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军事理论法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研究的范围也还局限在传统的领域。21 世纪初期 (2020 年前),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世界性的新军事革命, 将使军队 “三化”建设进入更高的层次, 准备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更加紧迫。这些都要求军事法学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因此, 中国军事法学在21 世纪初期的创新, 应着力于建设军事理论法学、深化依法治军研究和高技术局部战争法律问题的研究, 拿出切实管用的成果。在全局上, 要继续以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法制建设理论为指导; 在具体工作中, 坚持有限目标和局部优势、学科平衡和重点发展、开放性研究等原则, 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使用战争法、武装冲突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等词汇表达类似甚至是相同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国际武装冲突法及国际人道法是目前并行的两种法律体系,国际武装冲突法可以囊括国际人道法,但国际人道法却不能替代国际武装冲突法。其称谓不同,反映的是传播、研究者的职能需求及立场不同。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生目的价值和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的求善和求美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历程的整合与积淀。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特征。新时代人文精神构建必须与当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它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 ,也是我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它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 ,军事与非军事的统一 ,紧迫性与稳妥性的统一 ,既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着眼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有:揭示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观;确立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发展道路;首次提出了国防建设发展战略;指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国防法规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The issue of "governors authoritari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military power" is its important content. The case of Zhejiang shows that the governors did not have the complete authority in the military, though they had a breakthrough in the control of the army in the late Guangxu era. "Decentralization of military power" was mainly due to the Qing Government out-of-control of theNew Army, and its localization and revolutioniz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Beiyang New Army and the Hubei New Army, the “mediocrity” of the Zhejiang New Army reflected preferab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rmy of the general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8.
以劣胜优是我军一贯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显著特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然要坚持和发扬以劣胜优的优良传统,但关注的重点、角度有所不同.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军事人才,狠抓"以训强军",加强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等,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我军"以劣胜优"战略指导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脏"、"乱"、"差"、"毒"、"低"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水电路气、综合治理,规划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最终建设"生态农村"、"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