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之窗     
吉林省敦化市开展“法治建设百村工程”活动□吉林省敦化市司法局薛善荣近年来,吉林省敦化市依法治市办为适应基层依法行政的需要,开展了“法治建设百村工程”活动。在全市公、检、法、司和农、林、水等部门抽调了299名政治素质高,法律知识丰富,工作敬业的同志到基层299个行政村当“法治指导员”,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效增强了基层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2.
严爱华 《检察风云》2014,(18):70-71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依法治理”需要百年乃至更长的进程。如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治文明,是当今社会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程。奉贤区金汇镇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总体要求,思在先,行在先,在开展“平安城区”建设中,法治先行,今年初推出了“法治基层行,梦圆新金汇”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宅基、模拟法庭“季季行”、法律讲堂“月月行”、普法宣传“天天行”、法律服务“社区行”、法治活动“村居行”和普法资料“家庭行”“六行”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立体式法制宣传,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趣味普法,好哎!”这是最近笔者了解罗湖区开展趣叶普法活动情况时经常听到的挂在老百姓嘴边的一句口头禅。“趣味普法”是罗湖区近年来为激活基层普法工作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它在广泛吸取多年来普法工作好方法、好形式的基础上,在“趣味”两字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一种“以趣味活动为载体、以普法教育为中心”的基层普法新模式。让“有趣”代替“枯燥”,使群众由“厌烦”变得“喜欢”,不仅喜闻乐见,而且踊跃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娱乐中得到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罗湖区开展的趣味普法活动具有丰富而又实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2,(14):12-13
今年的“江淮普法行”活动主题是“弘扬法治理念,建设法治安徽”。6月18日至21日.记者随“江淮普法行”采访组对毫州市“万名公民旁听庭审”活动、蚌埠市建立“普法通知书”等普法创新工作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的法治建设,提出了“建设中西部法治环境最佳、法律服务最优、法治文化最浓的首善天府”的“三最”奋斗目标。“五五”普法期间,全市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中心工作,坚持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城乡法律服务体系为保障、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构建为重点,切实推进法治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6.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09,(12):12-13
做好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是基层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伴随着社区发生新的变革,和县自“五五”普法以来,在全县32个社区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以法制教育为先导,扎实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五五”普法开展以来,根据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辽宁省在全省重点开展了以法治文化宣传为主导的普法活动,通过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载体,开展了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为培养全社会信仰法律、崇尚法治以及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8.
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今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普法年年抓,如何抓好它?最近安徽省上下联动开展的“江淮普法行”活动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进行工作方式、载体和平台的创新,才能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进新天地、迈入新境界,才能与时俱进地把这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使之增强实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8,(10):1-1
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最近,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时强调,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开展奥运法制宣传是“五五”普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五五”普法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突出“人文奥运法治同行”的主题,大力开展奥运法制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的奥运法律意识,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1997年“三五”普法开始,随着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普法工作开始向依法治理延伸。各地区、各部门上下推动、条块结合,在学法基础上广泛开展了依法治理活动,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以地方依法治理为主体、以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的依法治理“三大工程”的格局,依法治理工作呈现出全面实践、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回顾“四五”普法期间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可以发现,其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明显特点:第一,行业依法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和多层次性。行业依法治理的主体是指行业依法治理活…  相似文献   

12.
王公义 《中国司法》2008,(10):87-91
自1985年始,我国已经完成了四个五年普法计划,现在正在进行第五个五年普法计划,每个普法计划对公务员的法治教育都十分重视。2000年10月中宣部、人事部、司法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的意见”,要求全体公务员“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培训相结合,坚持法律知识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增强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相结合,推进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努力建设廉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山西省应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普及法律常识、培育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加强干部法制教育与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执法维权相结合,紧密结合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法治工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朱睿 《法制与社会》2011,(33):221-222
普法工作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社会责任,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规划以来,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水平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宗教、民族习惯、地缘、教育水平、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普法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法工作为例,通过分析影响该地区普法工作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六五”普法期间适合藏区实际的普法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以期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工作现状,推进普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达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见  余国康 《江淮法治》2010,(11):60-60
今年是“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年。自2006年“五五”普法开展以来,包河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深入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推进普法工作创新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普法教育的一项新使命。建设和谐广东是我省去年普法工作的主旋律。去年我省“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就把主题定为“树立法律权威,建设和谐广东”。这一主题彰显了时代需要,体现了鲜明的广东特色。省普法办组织省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以“普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撰写了50多篇研讨文章编辑成册发送全省各地;江门、肇庆、湛江等地以“普法与和谐”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普法工作者如何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做好普法工作;阳江市组织镇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法治与和谐”演讲比赛;深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六五”普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二五”规划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为我们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树立了“航标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层普法工作既要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又要将普法工作引向更高层面,我认为至少要抓住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普法工作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健康、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二十余年。党的十七大对普法工作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新要求,使普法主管机关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9.
刘碧海 《江淮法治》2010,(14):12-13
“新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单一普及法律条文上,而是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以崇尚法治、追求法治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淮南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事实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淮南普法人不再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注重把法制与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深度挖掘本土法律文化内涵,创新多种普法载体,打造本地普法品牌,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相似文献   

20.
陈皞  许嘉  石玉元 《中国司法》2009,(2):110-110
数九寒冬,北风刺骨,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营造安定祥和的春节氛嗣,江苏如皋市整合全市普法资源,唱响了以“关注民生、法律支农”为主题的普法惠农“大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