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帆 《法制博览》2013,(3):19+3
此次新刑诉法围绕侦查权、公诉权、侦查监督权和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等方面作了"大修",进一步彰显了刑诉法的人权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相关制度。检察机关作为唯一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一个部门,刑诉法的修订必将对侦查、公诉、审查逮捕等各项检察权的运行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基本的规范分析入手,对新刑诉法实施后检察权运行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各级检察机关更好地适应新刑诉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刑诉法的颁布是我国事事诉讼法史上的一次转折点,我国公民的人权在新刑诉法中得到了体现和完善,但是这次新刑诉法也强化了检察机关履行侦查监督职责,明确和完善了对检察机关的审查逮捕条件和程序以及对逮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因此,对于公民来说更有效的保护了人权,而相对检察机关来说无疑给审查逮捕工作增加了负担。  相似文献   

3.
王维红  邵锋 《法制博览》2013,(8):149+127
今年3月24日,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新刑诉法在诉讼理念、模式、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对检察机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文立足于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就新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提出应对建议,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锦民 《法制博览》2015,(7):191-192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实体和程序规则的详细规定在我国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最终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既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规范检察机关的工作,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带来挑战。本文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入手,提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的影响,继而提出检察机关反贪侦查部门应对新刑诉法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高比率是普遍现象,"够罪即捕、一押到底"成为司法实践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新刑诉法第九十三条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捕后对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的工作职责,对此促进逮捕与羁押的分离,抵制过高的羁押率,减少错误羁押和超期羁押,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刑诉法虽提出该制度,但只是给予原则性地规定,没有可行的程序规定,在具体实践中亟待解决和规范的问题,需要确立具体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情     
《南风窗》2012,(25):18-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刑诉规则明确排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新增条文240条,一些章节的新增、修改内容多达80%。新《刑诉法》已经明确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此次修改规定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制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使用权、延长了强制措施的时间,这给反贪工作带来了机遇。然而新的证据制度、辩护权的扩张对反贪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只有转变执法理念,重视初查工作,强化证据意识才能不断促进反贪工作发展,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梁雪芳 《法制博览》2013,(9):149+145
为了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刑诉法在2013年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的职权方面以及取证方面。修改之后的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更大的权利,同时也加大了基层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对于原有的制度以及检查人员的能力,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本文就此种情况,为检务保障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以期为检查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新刑诉法的一项新的控制措施,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本文对该项新制度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其几个主要的理论问题;其次界定了新刑诉法的完善和改进措施,并新增内容进行解读;最后指出了该项制度应该审查的重点内容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重大修改:从数据上看,这次修订,刑诉法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90条,共增加65条;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写入了"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还是规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以及辩护人制度的完善等等方面新旧修订,都说明此次刑诉法的修改是一次重大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本文试着通过对新条文的浅析,来谈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律师在侦查阶段中的角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