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挂丁是我县苗族聚居的一个公社,挂丁小学是该公社的一所民办小学,十四名教师中有十二人是苗族,四百三十二名学生中苗族占89%。学校所在地距苗语黔东方言标准音点——养薅约一公里。该校四年级(1)班为苗文试点班,有学生四十六人,全是苗族。苗文教师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省苗文试点推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过宣传和实践,许多同志已认识到,推行苗文,是提高苗族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大措施,愿意学习苗文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民族院校、师范学校和中、小学校先后开设了苗文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仍有不少同志没有认识到推行苗文的重大意义,看不到母语的作用,毫无根据地担心学校开设苗文课会影响汉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对双语教学,对苗文进入学校,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因此,本文试以苗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对比,希望能或多或少地帮助这些同志解除疑虑,提高认识,支持苗文进入学校,开展双语教学,促进汉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今年二月,我参加了第二次贵州省民族综合考察工作队,对榕江县八开区八开公社高同大队苗语进行了调查。又了解了八开公社格榄大队、摆赖大队和该区计划公社摆拉大队、兴华公社高排大队苗语语音的简单情况。 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该地区苗族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特点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其目的:一是为今后苗族语言的比较研究积累资料,二是为在该地区试验推行苗文提供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4.
黔南州现有十二个县(市),总人口为二百九十九万六千多人,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点一,其中布依族为九十二万七千多人,苗族为三十二万八千多人,水族为二十一万多人。水族有古老文字,称为“水书”,又称“反书”,目前尚未考虑试点推行,仅做整理研究工作。我们正在试点推行的是全州两个主体民族的文字,即布依文和苗文。  相似文献   

5.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程阳八寨的平岩村,有一位深受群众信任和爱戴的村支书。他为人忠实,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直至有一天因工作过度劳累而病倒,人们  相似文献   

6.
王布衣 《传承》2008,(21):4-5
在广西河池宜山县三岔公社(今南屏乡)合寨大队果作屯,一棵百年大樟树至今蓊蓊郁郁。28年前,正是在这棵树下,村民们自发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治安联防队合寨大队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山区,三县交界,西接柳江县土博公社、东邻忻城县欧洞公社。偏远、穷困、贫瘠、闭塞、自然环境恶劣,这就是当时合寨大队的队情。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第二期规范苗文师资培训班,于1994年7月18日至8月间日在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学员来自省内昆明、楚雄、曲靖、玉溪、昭通五个地州市和贵州省威宁县共61人;张志辉、龙存先、祁德川作主讲教师,这期规范苗文师资培训班以学规范苗文为主,辅之讲授了党的民族语文与政策,翻译理论与实践。经过短短25天的紧张学习,使学员们学到了苗文,受到了教育,提高了思想,树立了信心,达到了苗文师资培训的目的。这次培训班归纳起来有以下收获:——学会了规范苗文。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从年龄到文化知识结构,都相差较大。就学苗文而言,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台江县试行苗文的情况,我于今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到台江县城和该县施洞区所办的部分试点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推行苗文的基本情况 台江县是我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聚居地区,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是我国苗族人口比例数最高的县。该县苗族使用的语言属苗语黔东方言,距标准音点凯里的养薅较近,彼此都能通话。该县地势山高谷深,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居住在农村的苗族人民绝大多数都不懂汉话,边远、贫困地区,文盲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以上,症结是语言的障碍。全县广大苗族群众有学习苗文的强烈愿望,人们得知民族语文工作重新开展之后,纷纷要求开班办点。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一九八一年恢复推行民族文字以来,由于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苗、侗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已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一九八三年底止,全州已培养了410名民族语文教师(其中苗文教师262人,侗文教师148人);开办了426个民族文字试点班(其中苗文试点286个,侗文试点140个);目前已有12,898名学员学会了本民族的文字(其中苗族学员8214人,侗族学员4684人),达到了能读能写能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秋日的昆明,气爽风和。10月19日至21日,云南省民委召开云南省苗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就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苗文推广运用工作进行研讨,提出把苗文的推广运用工作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参加会议的人员有67人,有来自本省文山、红河、昭通、楚雄、昆明的苗文学者和干部,也有特邀贵州、四川、广西的苗族西部方言的学者和干部。与会同志听取了省人大副主任张宝三、省政协副主席项朝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省民委副主任段金录的讲话。与会同志认为:云南省民委召开云南省苗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是贯彻今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今年…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二期上刊登了龙致光同胞写的《苗语与世界语》一文,开头部分有一个不小的错误。文章简单介绍了苗族及苗语的基本情况后,写到:“正因为如此,1956年创制与改革的苗文就有四种(指国内),其中的中部、东部、西部、即黔东、湘西、川黔滇三种是创制的,北部(即滇东北)苗文是改革的。这些苗文至今仍然在推行着,而且川黔滇苗文早已传出国外,在老挝、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苗族地区正式列入了学校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各民族的多种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与我国各民族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它们解放前的政治制度也很复杂,而呈现出多样性。 在一些保持着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民族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原始的民主政治,由最年长或最有威望的人担任寨首或头人,重大事务由公社全体成员民主讨论决定,这就是长老制(gerontocracy)。长老制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时在社会中除了家长奴隶制和以债利为标志的剥削因素外,原始民主主义的原则遍于整个氏族、部落的生活中,完全脱离人  相似文献   

13.
东川"罗家沟摩崖苗文石刻",是滇东北次方言苗族现存最古老的使用"老苗文"凿刻的石碑,就其文字书写方式而言,不仅揭示和印证了"老苗文"创制初期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变化,还遗留有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苗文作为苗族语言的载体进入苗乡的文化思想艺术领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功能,赢得了苗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并初步形成了小区域学用苗文的气候。实践告诉我们,苗文是一套科学的文字,是苗族人民抒情话意的理想工具,能准确地记录本民族语言,挖掘、搜集整理苗族传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开发苗族学生智力,扫除语言障碍,发展民族教育的有力武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苗文能否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作用于苗区脱贫致富?我们经过近两年来的实验认识到用苗文进行科普教育是发展民族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潘骏玲 《思想战线》2007,(4):131-132
景颇族是一个跨镜而居的民族,本研究的田镲野点是德宏州陇川县城子镇曼冒村委会下的上寨坝和上寨山.上寨坝有75户人家,总人数为263人.而原来的老寨现名为上寨山,有43户人家,人数为149人.  相似文献   

16.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就有七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廿六点零一。其中:苗族二百八十五万多;布依族二百一十万多;苗族八十四万多;彝族五十六万多,他们不但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字。我省正在实验推行的七种文字(苗文四种、布依、侗、彝文各一种)可分为两种类型。 苗文、布依文、侗文是中央五十年代为我省少数民族创造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相似文献   

17.
今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二期刊登了李德芳同志《二十世纪初期滇东北苗语方言区的苗文》一文,文中谈到:“除了滇东北苗语方言区(主要指滇黔川三省边区一带)的苗民一度有过文字外,居住在其他广大地区的苗民(在苗族中部方言区的贵州凯里县一带,解放前帝国主义传教士,曾用汉文注音字母作基础,设计了一套苗文,并且印刷了‘圣经’。但文字缺点太多,未为当地苗民接受)都没有文字。”“滇东北苗语方言区的苗文,是一九○六——一九一三年之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牧师柏格理,为了在当地苗民中传播基督教义而创制的。”按其意思,苗族自己无文字。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城步这个地方,苗族很早就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云南规范苗文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研制,在楚雄光亚电子技术研究所胜利完成。这是继1988年6月,上海教育学院余乐教授(美籍华人),首次在上海教育学院完成《计算机苗文处理系统》研制任务之后,在苗族文化史上的又一喜讯。电子计算机苗文处理系统技术的开发,是使云南规范苗文在计算机领域实现输入输出技术处理,并通过微机的运行输出,进而达到广泛应用规范苗文在起草公文、编辑、修改、复制、存贮、排序、检索,以及文本的整理和科技文献的选稿,报表制作等文字工作,推进现代化进程。为此,楚雄州民委于1994年12月6日,委托楚雄光亚…  相似文献   

19.
认为汉文献中的地名蚂蚁寨、展马蚁寨、张梅尼等均系今台江县盘乡掌麻你(Zangx Maf Nix)的苗语音译,而且并非因张秀眉在此 血起义得名;苗族起义将领九大白(Jux DasBil)与 汉文献中的黔兴王张报九系同一人;传说为张秀眉所栽的倒栽杉并非为其所栽;起义将领李文彩 的最终结果是不知去向;乌鸦坡与乌东山系两处地名,张秀眉等被俘之处应为乌东山,即今雷山县 陶尧乡境内。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矮寨村的矮寨因穷而“矮”,但近年来,矮寨人从传统中挖特色,从筑牢村基础设施、改善环境风貌、打造乡村休闲游等方面下功夫,矮寨嬗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特色靓寨,培育了发展动能。《当代广西》第3期的《矮寨不“矮”》一文,正是生动践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成功缩影。一直以来,我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传统村落美景美不胜收,但受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得一些像矮寨这样的村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