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意识形态市场的竞争中,自由主义占据着不应得的地位。一方面,自由主义的右翼改进了对自己主张的论证,通过精致的论证技艺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构成了威胁,造成了很坏的意识形态后果;另一方面,自由主义左翼通过部分吸收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形成了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博得了广泛同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进入到规范政治哲学领域,建构规范性的资本主义批判,回击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挑战,揭示自由主义正义的限度。在现实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自由主义道路的超越,而不是回归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5,21(12):24-28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是对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不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导我国改革的邓小平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不能认为我国的改革是由新自由主义指导的,更不能认为批判新自由主义就是否定改革。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主体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哲学研究为载体、从文化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的当代西方重要左翼思潮。然而,在其百年变迁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勾画了一个从原本"修正"、"完善"马克思主义到实质上的反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到变相捍卫资本主义的怪圈,从强调无产阶级群体意识到坚持自由主义式的个人本体论是探讨这一怪圈得以形成的重要入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失误的警示意义在于,在我国当前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唯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才有可能冲破新自由主义的话语霸权,建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归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才国 《探索》2006,3(3):187-192
新自由主义是当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的大杂烩。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一些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学者,奉新自由主义为灵丹妙药,主张用新自由主义的一套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认清新自由主义在国内的影响及其归因,对于我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典自由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它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背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匹配。马克思在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多维审视中,剖析并批判了人权主义自由观、意志主义自由观、人道主义自由观、利己主义自由观等多种类型的古典自由主义,从而实现了由接受古典自由主义向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转变。这些批判对于厘清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和市民社会理论都是在批判自由主义理论和黑格尔国家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模式,是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对立的、超越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对立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新自由主义衍生于改革开放时期,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理论逻辑与中国市场化改革实践逻辑耦合的结果。通观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嬗变过程,国内其他社会思潮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实践形态上,都镌刻有浓厚的自由主义属性,也都是新自由主义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存在样态。仔细辨识新自由主义的中国样态,准确揭示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实质,科学把握其批判前提,对于维护和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它在本质上是反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维护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的,作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宣扬新自由主义的前沿阵地,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不合理成份应予以批判和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