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洲 《法制博览》2015,(1):119-120
诚实信用原则虽然是一种道德标准,给人们提供判断事物及人的整体评判标准,但越来越多的法律规范已将诚实信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成为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私法领域已十分普遍。民诉法的修改,将诚实信用直接规定在民诉法的基本原则当中,不得不说是法律的又一大进步,因此应当明确诚实信用的内涵,尤其要分清诚实信用在民诉中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主体,从而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首次确立了部分近亲属的出庭作证豁免权制度。此项规定符合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的法治潮流。本文从新刑诉修改前的相关证人证言规定着手,探讨确立该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对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捷 《法制博览》2014,(1):108-109
理论上分析,新刑诉法中规定的出庭令属于近似强制措施法令。目前大陆司法解释中的出庭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证人起到威慑作用,但是如何具体细化和执行出庭令制度,我国现行程序法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对强制证人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根本上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颠覆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大义灭亲"的司法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亲亲相隐"刑事制度。本文通过进一步对"大义灭亲"司法政策的剖析,试图追寻新刑诉法关于证人作证规定的立法本意,以及我们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如何去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证人出庭一直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此次刑诉法的修改将保证证人出庭作为修订的重要内容,从证人的出庭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证人出庭制度。这对于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建立现代庭审规则和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基层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维护民事以及行政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充足的民行申诉案件来源是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提基础。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民事申诉再审程序,这造成了大量的申诉案件集中到了高级检察院的手里,而基层案件源非常少的现象。本文就基层检察院申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点解决案件源少问题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一百八十七条以法律条文的明确形式确立了侦查人员及证人出庭制度。这是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出的较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对抗制以来,对于侦查人员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基于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的诸如措施保障、出庭证言采信度等新问题,从强化侦查引导、具体细化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8.
何鸿卓 《法制博览》2015,(4):197+196
证人出庭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却一直作为刑事诉讼的痼疾所存在,尽管新刑诉法对证人出庭做了几个方面的新规定,但是却依然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根源上探寻证人不出庭的原因,进而提出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建立"正三角形"诉讼结构和加强普法教育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鹏举 《法制博览》2013,(10):207-208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这次修改通过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彰显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刑事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核心,体现着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其变化也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一脉相承。本文从研究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出发,揭示了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出庭制度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等方面彰显出的司法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意然 《法制博览》2013,(7):224+149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制度正式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从我国审判实际情况出发,在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和大陆法系技术顾问以及国外专家证人制度的基础上,创设了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本文从专家辅助人的定义及借鉴外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有关内容出发,阐述了专家辅助人的地位,并提出专家辅助人制度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