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恢复,60年代的起飞,到80年代初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强国。90年代以后,由于“泡沫经济”终结,日本经济开始陷入走走停停的“怪圈”之中。东亚经济发生危机以后,素与这些国家保持密切经济关系的日本经济动向更加引人瞩目。沦为“劣等生”的日本经济缘何一滑再滑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曾有过连续几年“零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的悲惨经历。1996年日本经济形势刚刚有所好转,但去年以来由于政府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国内经济再次严重滑坡,结果造成1997年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似文献   

2.
全民炒股,人人都是股神。今天的中国,折射着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子。1980年代末期,日元升值,低利率的环境,迅速流动而充溢的资金,以及股市与房地产神话,造就了日本股市5年的上涨。不过,这也同时造就了1990年开始爆发的“泡沫经济”,并令日本踏入历时13年的熊市以及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3.
《创造》1994,(1)
“泡沫经济”现象研究的理论构想经济学界在谈论80年代以来盛行的世界性金融投机行为时,通将它称之为“泡沫”,而把一国虚拟资本脱离实际经济过度膨胀的经济现象,称之为“泡沫经济”现象。要解开“泡沫经济”之谜,应创立一门“泡沫经济学”。一是对“泡沫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4.
何谓“泡沫经济”?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指的以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超常规上涨为基本特征的虚假繁荣,其直接原因是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普遍的投机狂热。“泡沫经济”从表面上看与一般的经济高涨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有本质区别。经济高涨是以正常的需...  相似文献   

5.
日本:“失去的十年” 整个90年代对日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失去的十年”。近来,日本经济微露复苏迹象,但经济的真正浮起也许要等到21世纪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直接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紧缩。这场战后最长的衰退起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由于房地产和股市的暴跌,导致企业  相似文献   

6.
1931年1月,“台湾放送协会”在台湾总督府的许可下成立,标榜为“公益法人”,却采取种族歧视政策,剥夺多数台湾人的广播收听权利,加之广告业务受阻,其经营状况不佳。在日方“精心”安排下,“台湾放送协会”加入日本主导的“东亚广播圈”,作为半官方机构垄断经营岛内广播业的同时,在1937年7月后极力谋求对中国大陆的播音与势力扩张,成为日本电波“南进政策”践行者。“台湾放送协会”一方面将针对中国大陆广播的政策由消极防范转为主动进攻,提高发射功率,建成对岛外播音的专台,播送所谓“兴亚之音”;另一方面派遣职员加入日军录音部队,协助日军建设华南广播网,推销日本制式收音机,将华南广播业纳入“台湾放送协会”系统,积极融入日本帝国主义的“东亚广播新秩序”。“台湾放送协会”作为日本侵华战争宣传机器的性质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时事报告》2009,(2):63-65
从1929年美国大危机爆发起,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再次引发了这一问题的讨论。不过,如果只是在“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上转圈子,顶多也就是把这些人为的过失上升到“原罪”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泡沫文化”与“危险文化”伊洛有些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只顾眼前的和表面的繁荣,而不顾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形容为“泡沫经济”。我不知怎的,却把这种“泡沫经济”与当前社会文化生活联想起来了。在如今热火的“文化”声中,我觉得不但有一种“...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31日,历史在这天定格,日本政坛“变天”,民主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打败战后统治日本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千年老大”自民党,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也随后闪耀登场,担任日本首相,日本由此进入鸠山时代。但是,这个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新首相和有着纯正政治血统的“世家子”,在其竞选过程中,声称要“疏美国亲亚洲”,带领日本吻别美国,拥抱亚洲,定情中国,引得世界侧目,纷纷“热议”日本的对外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是我党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演化阶段。从1919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到抗日战争以前,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还处于探索性阶段。从抗日战争到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前,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有关知识分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成熟。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演化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左”倾偏差,在理论上出现反复和失误。  相似文献   

11.
赵茜 《人民论坛》2013,(7):248-249
日本将战后赔偿演变成对二战亚洲受害国的外交筹码,形成事实上的“赔偿外交”。“赔偿外交”的成功实施,帮助日本企业重返东南亚,有力促进了日本向重化工业方向的发展,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直接影响了东南亚国家产业结构模式的选择和建立。  相似文献   

12.
无奈的诡辩     
今年8月1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日本《文艺春秋》专访中,就克林顿访华以及“三不支持”政策,作了种种违背事实的解释,道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态,同时,也表明他仍在继续坚持其顽固立场。台湾当局领导人说:“台湾和日本国民对这次克林顿总统访华,也许会以为美国已推出新的中国政策或台湾政策、日本政策的印象,这是不正确的,事实情况完全没有改变。”显然这是有意淡化、贬低克林顿访华的深远影响。事实上,克林顿访华本身就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新突破,其意义和当年尼克松访华一样,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人评价尼克松访华…  相似文献   

13.
决策,作为人们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的产物,必然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不符或失误的地方。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里,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策决策上,出现过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失误。这些失误有认识论所允许的正常失误。但很多失误的原因均在于我们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经济决策的排它性。主要是指在搞经济时期,经济决策往往受“经济第一主义”  相似文献   

14.
贺龙纪略     
芦沟桥的炮声,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烽火。日本侵略者早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一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始形成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府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反革命内战,消灭红军,对日寇的侵略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政策。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日本侵略者面前不战而退,致使日寇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侵占了东北全境。一九三五年,日本侵略者得陇望蜀,又向华北地区发动新的侵略,制造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在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蒋介石政府的卖国政策极大地被孤立了。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对台湾问题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然而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者,其对台政策深受美国亚太战略和对台政策的影响和制约。美国对日本对台政策的影响和制约贯穿于“三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梅学兵 《求索》2011,(11):103-105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望月清司在其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思想之学术著作,其历史理论是科学主义的“分工展开史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依赖关系史论”则是其成熟的人本主义理论。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桥梁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频繁使用的“社会联系”这一范畴。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实质及其早晚期判断的失误决定了其对“社会联系”范畴的解析具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相似文献   

17.
对于日本金融业界而言,这两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由于泡沫经济流毒深远,不良债权已然尾大不掉,大和银行丑闻刚告平息,充当其救世主角色的住友偏在期货市场上马失前蹄,时下日本国会又为“住专”问题吵得一塌糊涂……凡此种种,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庇漏百出、风雨飘摇。这其中,与银行业的捉襟见肘相对应,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非  相似文献   

18.
安华 《台声》1998,(11)
日本颇有影响的政论性杂志《文艺春秋》月刊10月号刊登了对台湾当局领导人的专访稿《日本!请勿接受江泽民“三不政策”》。该文恣意评点中日、日台、中美、美台关系和两岸关系,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笔者阅后,甚感荒唐,兹择其要者,简析一二。其一,抹杀历史,丑化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谴责。当采访者故意提到“中共始终要求日本为过去的种种向中国人民谢罪”时,这位台湾当局领导人不但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仅称为“大东亚战争”,而且劝告日本“很多人土”不要为此“一直”进行“自我批判”;甚至“笑”谈中国大陆之所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路下滑,持续十年不见起色,再重要原因是由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失误造成的。令人是感到意外是,自去年开始,日元突然大幅度贬值,去年贬值这15%,日元对美元的汇率突破了134:1,为三年来最高。连次日元贬值完全是由日本政府导演,并由英国背后文持的。其合谋转嫁危机的做法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内阁于7月27日通过了“1999年防卫白皮书”,舆论普遍认为,与以往日本发表的防卫白皮书相比,此次白皮书表明,日本在近年来已经通过参加国际维和“迈出”国门之后,正试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利用其不断强大的军事力量,谋求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政治大国”影响,并正以更加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进一步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走向世界:日本确定的政治大国目标二战结束以来,日本由于其在战争中的侵略罪行和战败国地位,制定了“和平宪法”,对其发展军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不允许日本拥有超出其防卫能力的军事力量。由于这一因素,日本国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