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各社会阶层之间能够有序流动的社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阶层,其权益的缺损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工业化中期进程的来临,则为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同时,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有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2.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有不少农民工却得不到这份应得的报酬.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主导,要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建立一种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建立一种政府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联动机制,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才会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根植于我国特有国情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努力与奉献的同时,其自身的各项权益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应注重几点: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消灭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为农民工设立特殊的权利救济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辉  杨洁 《理论导刊》2008,(2):58-60
构楚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社会、人身等方面的权益严重缺损,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农民工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城市政府政策不合理、利益组织失缺.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强烈,但是存在着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层次低等问题。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创新城镇化道路,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必须把他们逐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必须保障他们在农村的权益,并转化为实现市民化的资金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6.
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行政论坛》2011,18(3):78-81
就法治视角而言,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人权维护问题。农民工健康权益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护公民健康权为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民工健康现状及现有法律制度缺陷决定了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实行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就业与生存状况比较恶劣,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教育歧视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管理体制,法制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等。有效保障农民工权益,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高文学 《学理论》2012,(32):61-62,72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在各个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全面合理的保障:经济性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政治性权益得不到真正的实现,社会性权益得不到切实的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解决农民工问题,应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天富 《学理论》2010,(2):32-33
农民工权益保障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的迫切需要。本文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农民工的相关资料和即将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收集到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兰州市这一特定地区的农民工生活状况及权益保障程度角度去定位,罗列目前兰州市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的缺失现状,探索保障其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尊重和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30多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2.4亿。减少农村人口,让更多人融入城市,符合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客观需要;希望融入城市,也是打工者、特别是新生代打工者的主观愿望。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在把握其内涵、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建立合作社、注重人员素质的培训、政府大力扶持、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杜春华 《学理论》2009,(5):44-46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密切相关的,是党和国家解放思想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的必然,它不仅促进了党和国家不断解放思想,而且通过党和国家思想的不断解放.推进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进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刘志良  田兆明 《学理论》2009,(4):152-155
近些年来,新加坡由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城市发达、社会和谐的先进国家.其发展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以借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本文作者在2008年年末到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学习考察,此文即学习考察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红梅 《学理论》2011,(13):3-5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本质上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和自身利益的反映。任何阶级、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利益冲突"一词频繁出现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利益冲突问题在引发人们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广泛热议的话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央的日益重视.文章正是在此背景下从利益冲突的概念、利益冲突的类型、利益冲突的危害、当前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困境及其发展和完善五个方面,对当前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全面的评述.并指出,当前我国对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研究是严重滞后和不全面的,在长期的研究中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随着现实需要的不断升级,对利益冲突制度进行研究的宏大叙事必将展开.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体现为法律至上、法制健全、立法民主、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保障权利等六个方面.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要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依靠政治权威力量的强制推动,而不能寄期望于法治的自然演进,因此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不仅意味着依法治民、它还意味着依法治政和依法治党,因此依法治国需要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官僚制理论越来越多地受到以社会学、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代表的理论研究领域的挑战和批判;在实践领域也遭受着危机和冲击.我国的行政管理也正面临着发展与沿袭官僚制的困顿,这就更需要我们全面地认识官僚制面临的挑战,慎然处之.  相似文献   

18.
刘贤玲  颜怀坤 《学理论》2010,(25):32-34
社会公正是我们评判现代化成就的"阿基米德支点"。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关于社会公正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凸显。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阐述,提出作为社会方向标和引导者的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宪法已成为共识 ,宪法修正案方式和决议修宪方式完善宪法有其局限性 ,针对我国宪法需完善内容比较多的现实 ,我国宜采用制定新宪法的方式完善宪法  相似文献   

20.
行政体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也必然存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行政体制的核心要素是行政权力 ,权力制度的变动会改变体制内部的资源配置 ,使得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增强体制的生命力 ,这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性的内在动力。行政体制的载体是行政机构 ,机构改革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每次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都是为对行政体制的局部调整 ,这种调整是外部环境引起的 ,但也增强了行政体制从外部汲取资源的能力 ,它为行政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内在结构性的动力。行政职能是行政体制与外部环境进行的互动 ,外部环境对行政体制的直接冲击就是其职能 ,而行政体制改革的首要体现和关键就是职能转变 ,行政职能转变调整了行政体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推动了整个行政体制的变革。人是行政体制的活的因素 ,任何行政体制的改革和运行都离不开人 ,行政体制内部的人事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体制内人的积极性 ,这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内源的自主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