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穿越"小说是一个青年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是我们观察青年的凸透镜和放大镜.自由表达的"穿越"特性与青年的渴望得到良好的契合,"穿越"小说凸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穿越"小说也反映了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良莠不齐的"穿越"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也许是粗糙的,但是从反映青年内心上看无疑是真实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传承主体的实践,而时下的遗产保护却侧重于外部给予,从而造成活态遗产形态的丢失.因而文化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特别强调"家园生态"的维持与重建,以及地方文化持有者的重要作用.笔者以"畲族小说歌"为倒,试图阐述"家园遗产"理念对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中国古典小说处"末技"地位,中国近代小说的质变仍要待到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产生以及"小说界革命"发生后才得以实现.晚清小说的变化虽是各种因素交互着力的结果,但枢纽人物梁启超的出现、晚清小说政治功用性的被赋予确是起了关键性作用.梁启超之所以大力鼓吹小说并非有意重构文学格局,而是"发现"了启蒙大众的有效工具.自此启蒙之志渗透至小说,中国文学的历史也开始逐渐谱写以小说为中心文体的写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顾凤威 《桂海论丛》2001,17(5):32-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腐倡廉小说在文坛逐渐火爆,以至形成一股不可遏阻的文学思潮.这种现象,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看,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及文化内蕴.反腐倡廉小说的创作,证明江总书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提出深得人心,是正确的、及时的、有力的.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可以从"新写"和"新实"两方面进行理解和阐述."新写实"小说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但又不完全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它是在传统(经典)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峙中,采取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再现生活的方法,同时又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6.
周涛 《传承》2008,(10)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逐步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说谎者悖论"的产生是通过含混概念来颠覆"同一律"和"矛盾律"的结果,也是混淆了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结果.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凭借逻辑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开"说谎者悖论"这个疑团.  相似文献   

7.
"进修"是继续教育的过程.目的在于更新、补充、完善、提高干部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从而获得任职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修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主渠道之一.对于每一名干部来说,进修无疑是难得的机遇.但在现实中,有的进修者不能聚精会神地学习,将"进修"当作放松、休息、调整和交际的场所,热衷于"养养神、交交人、喝喝酒、串串门".这不仅给办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使进修者失去了"进修"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小说功用观在实践上的创新在于他发现了小说新民的伟大功用,从而将更新传统小说与造就新的民族、新的国家的"想象社群"联系在一起,并借助现代印刷传媒,掀起了晚清新小说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共时兴起的第一波。  相似文献   

9.
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从西方引进的知识范式,人类学在中国主要以进化论为根基,强调英美的科学实证倾向,忽略了人类学自"两希"传统以来的哲学根底,因而导致更多偏重于社会学与民族学.如今需要从回向人类学的学理整体,关注哲学人类学,并由此发掘中国多民族经验中对人的研究,从而不仅仅对"汉学"和"少数民族学"而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赔钱减刑"是目前有些法院采用的一项刑事政策.如果被告人能够赔偿被害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法官会将此作为一个酌定情节从轻判处."赔钱减刑"的法律依据是法官的酌定量刑裁量权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尽管"赔钱减刑"引起广泛争议,但从构建和谐社会、恢复社会整体公正和恢复性司法角度看,"赔钱减刑"是在国家补偿法缺失的现实条件下,为解决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落空、恢复被害人经济利益所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爱国青年"现象及其对青年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览2008年反对藏独暴乱、自发护卫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这三次重大事件,参与主体同一,时间上更替继起,并有着一致的思想建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称之为"新爱国青年"现象.从思想、文化、组织三个层面对"新爱国青年"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探讨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工作在现阶段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爱辉  高琴 《前沿》2006,(10):222-224
从美学特征角度对老舍小说创作加以分析,作者远离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作品的幽默风格与"北京味儿"作为其作品的显著特征,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清末,小说地位空前提高,读者群亦随之迅速扩容。但是,出于旧学界的士人观念转变还需时日,创作和翻译小说队伍尚未完全形成,一时间小说出版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于是再版成为清末书局维持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晚清小说"再版",从世纪之交的"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成"燎原之势",从点到面,其实也是一种有序的动态演变。因此,归纳晚清小说"再版"的类型、特点和成因,细致考察背后的规律,以及正确认识其在文学史中的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道"不同于古希腊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将"宇宙"理解为万物,而万物则是由无差等的、全息性的"道"来表征的,因此,"道"就具有了符号学意义.从符号学维度来理解<老子>文本是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导出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5.
《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首次对中国古代女性与小说的关系做了全面考察,为将"女性"写入小说史和"小说"写入妇女史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将"想象历史"的方法运用得十分精彩。但是,由于这一方法的运用偶有失度,从而导致某些构想无法落到实处。《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的未完成状态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构架,可以激活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生长。  相似文献   

16.
刘纪新 《理论月刊》2009,(6):133-135
当代壮族作家黄佩华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反现代性品格,以颠覆现代性为主题,将壮族现代主义小说推向成熟.黄佩华的小说揭示了现代性遮蔽下的丰富人性、多彩的民间生活,以及现代人被扭曲的心灵世界.在艺术表现方面,出现了非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使用了整体的象征、意识流等手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成立了社区互助"时间银行"和"图书银行",对于全面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来宗教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努力倾向--以多种方式"会通儒学",特别是尽力阐明佛儒、伊儒、耶儒相通或同源."会通儒学"活动不仅使外来宗教因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推动了中外思想文化的顺利交流,对21世纪外来宗教如何与我国社会相适应,从而积极服务社会,促进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侯长振 《前沿》2006,(8):233-235
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而成为作家并影响最大的是赵树理.他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无论从新文学发生以来就始终在探索的大众化课题来看,还是从解放区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关联来看,赵树理的出现都是重要的文学史现象.而对赵树理作为"方向"的考察和对其"问题小说"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延安文艺"的规范,以及该规范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所阐发的一个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整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党的宗旨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而"三个代表"思想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新概括、新表述.要保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