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以来,南美、美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分别遭受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引起国际社会对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  相似文献   

2.
“海外屯田”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粮食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被冠以"农业殖民"的海外屯田的关注。以日韩为代表的诸国为保证本国粮食安全,不断进行海外农业投资和发展农业种植园区,通过海外垦田或农业投资促进本国粮食安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农业发展形势及趋向更受他国所重视,影响也更大。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总体上是安全的,但隐患较多。从长远来看,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在确立以自给为本的前提下,尝试海外屯田对缓解国内资源紧张,减轻粮食安全压力,对全球粮食危机的缓解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只有将粮食安全纳入我国法制化建设中来,围绕国际粮食贸易和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发展构建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体系,实现我国粮食市场法制化运行,才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南美、美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分别遭受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引起国际社会对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一、旱灾对世界粮食生产影响严重第一,年初南美遭受严重旱灾,已使南美大豆大幅减产。由于拉尼娜天气自2011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使南美正值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遭受严重干旱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姚高宽 《前进》2010,(7):32-34
<正>近两来,国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波动加剧,部分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问题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把粮食安全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高度重视粮食流通,确保了全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受经济形势、地缘局势、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保障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广东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保障压力持续加大,对保障粮食安全感受更为直接、体悟更为深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要用心领会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传统安全威胁与新时代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话语权成为影响国际安全极为重要的变量。当前中国全球安全治理话语权建设面临着现实挑战:西方国家建构并极力维护“中心——外围”二元安全体系;西方国家极力阻碍中国全球安全治理话语权建设;中国全球安全话语权构建处于弱语失语状态。同时,新时代呼吁新的治理理念和机制,中国正不断建构安全理念和话语平台,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等,这些都是中国全球安全治理话语权建设的现实机遇。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全球安全治理话语权提升的几点对策思考:凝练文化内核,建设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做好技术创新,构建立体、多元、智能的话语传播体系;提高话语分贝,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自上而下议论的是粮食多了怎么办?而现在关注的热门话题是如何加快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两个话题大相径庭,但却说明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必将对国内粮食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候危机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安全危机和发展潜力危机等。这些危机若得不到控制,由此而生发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危机甚至战争威胁,将逐步逼近现实。而农业自身的过度垦殖、放牧、贸易等发展方式也应对气候危机承担重要责任。为此,要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气候智能型"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高目标地提升国家粮食生产层次和粮食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和购销体制的建议。粮食补贴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中国粮食补贴仍然存在着补贴目标不明确,补贴标准偏低,扭曲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等问题。研究认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应明确粮食补贴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目标,加快推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同时应加强粮食补贴的信息化管理、法治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省在加速推进粮食市场化的同时,坚持把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市场平衡放在突出位置,下决心从多方面构建和强化全省粮食安全体系,为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保证全省粮食供需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加强和完善我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需要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两只手”,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确保浙江粮食安全。浙江粮食安…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08,(23):8-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准确掌握粮食库存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确保粮食库存账实相符和真实可靠,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任务,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准确掌握粮食库存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确保粮食库存账实相符和真实可靠,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任务,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卢静 《人民论坛》2022,(2):46-49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使全球治理面临新的困境:责任缺位导致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匮乏,信任赤字阻碍国际协调与合作,共识危机动摇全球治理的观念基础,制度弱化降低全球治理体系的效能。全球治理面临的严重困境也为其改革创新提供崭新契机,全球治理改革应从努力凝聚共识、强化制度韧性、践行责任政治入手。中国应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展现更多的责任担当,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0,(19):36-39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粮食价格走势怎样?外资进入国内粮食市场影响多大?如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声声提问,出现在今年8月27日的人民大会堂。这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  相似文献   

16.
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特征由曲折波动转向基本稳定,发展动力由外部激励转向市场引导,发展成效也从数量安全扩展到质量与结构优化。其中的经验在于: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基础能力,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深化粮食市场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始终坚持党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深化粮食市场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导向,继续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相似文献   

17.
胡冰川 《人民论坛》2022,(24):70-73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加深了人类社会对粮食危机的担忧,也加剧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金融投机和国际政治博弈。从全球农业生产的宏观视角出发,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足以实现“零饥饿”的目标,但在当前条件下,饥饿人口却连续增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事实上,粮食安全问题深刻内嵌于历史发展之中,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完全越过需求门槛,另一方面是食物分配机制仍然存在缺陷。为了更合理地解释现有农产品市场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本研究通过对既往历史的对比,引入了“饥饿市场”概念,并基于底层行为逻辑的解释框架,提出面对粮食安全挑战的中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积极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新变化,提高粮食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能力,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历了“以农业培养工业”到“支持农业”的发展阶段,其粮食供给从基本自给走向了进口依赖,但稻米作为主要粮食却一直保持较高自给率.本文简要回顾了台湾历年的粮食供给状况,通过分析台湾当局的粮食战略选择及为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粮食生产、进出口管理、市场管理和粮食储备等政策措施,为中国大陆制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借鉴.结合台湾粮食调控的经验,未来保障中国大陆粮食安全须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确保障重点,确保谷物自求平衡,加快建立粮食进口预警系统,推进粮食市场管理法制化,加大粮食储备设施投入和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杨威 《湖湘论坛》2021,34(1):47-53
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智慧正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家治理经验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国家治理范本,亦成为与其他国家一道进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同步,离不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则有赖于中国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面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挑战,中国亟须精心打造融通古今中外的现代话语体系,使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我们可以按照明确构建目标、夯实构建基础、优化构建策略的逻辑理路,来把握和构建中国的现代话语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