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洪海林 《河北法学》2007,25(1):108-113
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当是对个人信息进行合理利用与恰当保护相结合的法律.欧洲政府和美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路径来保护个人信息.欧洲更为重视从权利角度出发保护个人信息,美国则更注重从信息流通的角度出发促进个人信息的自由流通.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保护论"与"自由流通论",以及因为对上述理论的解释与侧重不同而产生的欧洲的国家立法主导与美国的企业自律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均有其合理与可取的方面.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立法理念上应当兼顾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与个人信息的"自由流通",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2.
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因特网一夜之间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们能够驰骋在一片巨大的无地理概念的数据域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教授杰弗里·罗森指出:“新经济完全是基于对个人信息的积累和交换,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今天,在因特网上所有瞒着我们收集和保存的信息,可能会脱离它们的背景而被人利用。因此,对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本文对实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级保护的定级标准、流程、实施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发 《北方法学》2011,5(4):66-72
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是一对孪生子女,这是许多国家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上的一个现实或必然。在人类对信息自由理念的追求中,"保护与限制"形成对立和统一的局面。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在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方面各具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我国在行政法规层面对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作出了许多与国际接轨和创新的规定,但是在立法上还没有制定出类似国外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在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方面,我国完全能够与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并对存异部分展开交流讨论,以缩小差异和分歧。  相似文献   

5.
需求是法律创造之母,信息权的提出是信息社会对法律科学发展的客观诉求。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要素,信息成为独立法律客体,具有必然性。本文在对信息及信息权概念界定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信息权所具有的四大权能;通过与国外信息立法的比较借鉴,分析了我国信息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针对我国当前信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类型化研究,呼吁相关立法机构制定专门信息法律,以期形成体系严谨、内容统一、技术完备的信息法律部门与信息法律科学。  相似文献   

6.
任洁  王碧琴 《法制与社会》2014,(11):238-240
本文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探讨了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对策:提出采取分类保护的方法实现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实质公平,分别对政府官员的信息隐私权保护、公众人物的信息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隐私权保护、特殊人群的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方法进行了设想和论证;通过规范政府及优势机构对个人信息的搜集披露规则并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的完善为信息隐私权保护提出具体设想。既充分保护公民隐私权,又不妨碍信息发展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加强人脸信息保护。我国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2条特别强调对“人脸识别”制定专门的保护规范。我国应在系统总结现有立法、执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树立尊重数字人权、适当限制公权、注重利益平衡的理念,构建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实体性规范、优化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程序性设计,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由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围绕人脸识别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行为制定《人脸识别信息保护规范》。  相似文献   

8.
个人隐私信息的主体是存在的自然人,个人隐私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自然人的身份、生理与健康、财产状况和行踪等;未成年人、公职人员等特定主体的个人隐私受到更严或更宽的保护。权利人同意公开、信息经过处理不具有可识别性、时间经过或信息已经公开等情形下,个人隐私丧失保护的必要性。不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或者裁量决定公开信息;裁量过程应遵守比例原则,并在综合考虑信息所涉及的公共利益、信息不公开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大小、信息敏感程度等因素后作出决定;行政机关裁量公开信息应遵循通知第三人、听取其意见、决定、正式公开或不公开的必要程序。  相似文献   

9.
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悦丽 《法学杂志》2007,28(4):158-160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在基本原则、立法模式选择上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因征信活动与其他信息处理活动存在范围、公开和收集方式、当事人权利设置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在法律保护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应该彰显其特征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需求是法律创造之母,信息权的提出是信息社会对法律科学发展的客观诉求。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要素,信息成为独立法律客体,具有必然性。本文在对信息及信息权概念界定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信息权所具有的四大权能;通过与国外信息立法的比较借鉴,分析了我国信息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针对我国当前信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类型化研究,呼吁相关立法机构制定专门信息法律,以期形成体系严谨、内容统一、技术完备的信息法律部门与信息法律科学。  相似文献   

11.
信息安全问题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最核心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的内涵也日益广泛,大到信息系统的保护、防止信息漏洞、制止攻击程序和病毒程序的传播和侵犯,小到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防止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等问题,然而现行法律对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却表现得相对不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使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成 《河北法学》2007,25(12):85-90
网络信息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问题.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网络环境中隐私和隐私权的内容,分析国外网络信息隐私权保护现状,分析我国网络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情况,对法律保护模式及立法架构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既享受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却又常常受累于个人信息泄露后的烦恼:我们买了一座房子,结果引来几十上百个家装公司的广告精确"轰炸";我们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引来几十家婴幼儿用品商的"围剿";我们填了一张表格,结果引来无数人对自己诸多隐私的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隐私权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领域中,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背景、 隐私侵权的构成和侵权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 从60年代起,由德国学者提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至今,这仍是一个法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起初,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曾尝试根据计算机程序的技术特性,用专利法对它加以保护。专利保护的优点是独占性强,保护水平高,保护期限也适合计算机程序的经济寿命。但是,利用专利手段保护也会遇到诸如缺乏专利性、审批周期长和审查上的困难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迫使美国等国家放弃了用专利手段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做法。1972年,菲律宾在其 《著作权法》中规定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7.
通常,投资人(或称投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资金来源,从事投资活动,对投资收益享有所有权并承担投资风险的人。依此,证券投资人则指对证券享有收益并承担风险的投资人。证券投资人是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亦是证券市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其类型繁多且投资目的各异,大致可分为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  相似文献   

18.
Personal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are both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ign to identify each individual. Such information shall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owner.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personal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makes it more valuable than the simplex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 controlling right of personal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is irretrievable once deprived. The rights of controlling, managing and using regarding personal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can be separated appropriately. The right of privacy is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right. For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interests, the right of personal privacy shall be appropriately limited.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formation. Tang Xiaotian is a professor and supervisor in charg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division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d deputy General Secretary-in-chief of the Society of Law of Shanghai, whose main studies is focused on victim scienc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Till now, he has 8 monographs and over 90 articles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相似文献   

19.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5):39-39
高考刚结束,不良商家就打起歪主意,在网上售卖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种大面积泄露、买卖高考学生名单信息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查清,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将信息视为一种资源,信息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其中对信息权的研究占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