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听证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听证主持人独立的法律地位、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申请人听证的程序性权利、听证笔录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制约功能、听证瑕疵及其后果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以促进行政处罚的公正和合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红 《行政与法》2003,(5):87-89
我国有行政处罚、价格决策和行政立法三种行政听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适用范围狭窄、形式单一、程序规定不具体等不足。应该在树立依程序行政的观念基础上,扩展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并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3.
行政听证主持人是保证听证程序客观公正的关键人物,他在听证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超然和无偏袒的态度和地位。由此,听证主持人本身的素质对其能否公正地主持听证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域外的选任和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听证主持人的选任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地权力机关及政府在立法听证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且有意义的探索。但该项制度依然在功能定位和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应从立法体系的建立、立法听证范围的界定、立法听证形式的确定和立法听证程序的规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地权力机关及政府在立法听证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且有意义的探索.但该项制度依然在功能定位和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应从立法体系的建立、立法听证范围的界定、立法听证形式的确定和立法听证程序的规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检察公开听证较之于传统的案件审查方式,不仅具有提升办案质效,促进公平公正的重要司法价值,更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普法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实践中,检察公开听证存在着开展不广泛不平衡、公开听证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有效规范指引、公开听证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推动公开听证全覆盖、加强公开听证规范化、加大公开听证宣传力度的相关配套机制予以改善解决,促进检察公开听证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海关总署为了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于1996年12月1日公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法》,相比较而言,《暂行办法》的规定其操作性是增强了,但是,在“海关听证受理的排除性条件”、“海关听证主体”、“海关听证举证责任”、“海关听证笔录”等方面的规定却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从法理和海关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与检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法律》2004,(3):i019-i0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 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 ,特制定《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本办法已于 2 0 0 4年 6月 1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通过 ,现予发布 ,自 2 0 0 4年 7月1日起施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解振华二○○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活动 ,保障和监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提高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的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和民主性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相似文献   

9.
赵赟 《行政与法》2003,(3):31-33
WTO其本身是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约束成员国的政府行为。因此,“入世”对中国政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无论是依法行政,还是促进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以及行政程序的公正性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听证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增强政府行为的可信性,转变行政行为的主观专断性与随意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入世的要求,克服入世的挑战和冲击,应大力加强行政程序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胜 《法制与社会》2011,(3):162-164
规范和完善立法听证制度,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入手:改变立法听证工作的启动模式,将启动立法听证程序的选择权赋予利害关系人,增强听证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权利保护的思路出发,原则性地规定听证客体,规范听证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范围;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听证会前的听证准备工作,增强听证工作内容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从保障听证参与人相关权利的角度出发,完善听证程序的相关具体措施,统一并规范听证程序;从发挥听证会功能的角度,规范听证报告的制作并明确其使用要求,以增强听证效力。  相似文献   

11.
行政听证在我国立法中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听证作为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 ,为现代各国广泛采用。我国目前已有立法、价格决策和行政处罚三种听证 ,但由于我国引入该制度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 ,本文仅就行政听证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其完善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行政听证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适用范围狭窄、听证形式单一、法律规定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是现阶段我国行政听证所表现出的主要缺陷.本文针对我国行政听证表现出的前述缺陷提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采取多种形式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崇 《行政与法》2022,(9):120-129
不起诉听证能够实现检察机关与公众的有效互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的合理化。通过对《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的文本解释,能够全面地解读案件类型、启动方式、听证员等不起诉听证的规范要素。目前,我国的不起诉听证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注重听证案件不起诉类型的多元化,促进不起诉听证的案件范围扩大化,细化听证员的选任与参会条件,以此助力不起诉听证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4.
论不起诉听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宗文 《行政与法》2001,2(6):42-44
我国的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这种非公开性一方面可能使有关决定人员为免除非议而抱过于谨慎的态度,影响这一制度的适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不了解决定过程的当事人不服,造成缠诉.不起诉听证不但有利于查明事实、化解纠纷、实现不起诉制度的价值理念,而且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不起诉听证的概略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7,(4):58-64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是新时期全面法治的价值要求和新一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听证将更多的主体引入司法活动中、将更多的意见导入司法裁决之中,有助于将司法与人民、法意与民意有机连接起来,从而成为推进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重要渠道。在价值取向上,司法听证制度能够推动群众参与、促成民意商谈、强化民意监督、保障群众参与权;在运作机制上,群众参与主要通过扩大了的司法听证组织和其中的人民听证员来扮演参与代表或代言人角色,通过规范化的听证评议活动及其结论来发挥民意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竺效 《河北法学》2005,23(8):35-40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规定了环境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听证”和“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听证会”两类制度。另外,在我国还有环境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并非上述意义上的“听证”,而是类似于英国“非法定听证”的一类新型听证。现阶段立法应规定,该类听证可以参照适用《暂行办法》,予以必要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7.
对当事人的申诉采用听证的方式进行处理,是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保证检察机关公正行使检察权,实现案件处理公开化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项处在探索过程中的制度,检察听证尚存在主体范围、适用范围过窄,听证程序不统一等缺陷,实有必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丁山 《法制与社会》2010,(31):55-55
本文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建设全新的听证主持人制度,听证会的组会进程将会合法及时,听证会组成人员将会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听证会各方当事人将会处在协商对话的地位,听证的过程和结果将会趋向公开公正、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的有关听证程序内容过于简略化、原则化,不易操作,需要加以完善。听证适用范围应扩大到各种具体行政行为,“较大数额罚款”需重新界定;听证申请权须延伸到所有利害关系人;听证告知制度要规定告知方式及告知书的内容;听证通知制度应规定将第三人和案件调查人员作为听证通知的对象;应明确规定案件调查人员享有质证权;尽快确立案卷排他性原则;应充实听证中证据制度的规定,丰富听证程序适用方式。条件成熟时可将听证制度专列于《行政程序法》之中。  相似文献   

20.
听证制度在国家立法和行政工作中已取得较为完善的构建.近些年来,在鉴定实务中,如知识产权、医疗纠纷、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鉴定领域,也已经试用听证来解决一些难题.学界也对司法鉴定听证进行关注、研究,主要涉及鉴定听证的制度价值、适用范围、启动、听证参与人的确定、主持人的选任、听证程序规则设计等方面,但当下仍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对司法鉴定听证制度进行研究,论证司法鉴定听证的法律依据、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司法鉴定听证在补充收集材料真实性的责任承担主体、启动、时间选择、参与人的确定等问题上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