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局部代孕”之法律禁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禁止代孕的规定只停留在政府部门规章层面,实际作用有限。面对日益频繁的非法买卖卵子、出租子宫代孕等公开或地下交易活动,亟待通过立法从源头上进行遏制。文章以“局部代孕”的法律监控为视角,从分析代孕活动现状和“局部代孕”基本特征与性质等问题入手,简要分析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立法经验,并对我国代孕问题的立法现状和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提出运用法律规制势在必行,立法应当禁止“局部代孕”的主张,并论证了所提主张的法理依据,最终提出了规制“局部代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水土保持领域“水土流失治理费”制度的法律渊源、法律依据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分析了该制度在地方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论证了在立法上完善该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以来,我国地方债务迅猛发展,至2013年6月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0.58万亿,存在巨大的财政风险,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法律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导致了地方债务隐形化,二是政府担保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地方债务无序化,三是现行法律制度对中央、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分配加速了地方债务规模扩大化。从立法角度对地方债务进行治理,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规模。然后要构建政府担保法律制度,使实践中大行其道的政府担保显性化、有序化。还必须规范“城投债”,适时推出“市政债”,建立地方债务的长效法律机制。最后要完善税收财政法律制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2条扩大地方政府规章立法主体的同时,也大幅度收缩了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权限。该条第六款不但限制了地方政府规章权利义务规范的创设权,同时架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授予的立法权限。地方政府规章还受到禁止重复规定、多重备案审查、严格司法审查等诸多程序性限制。对立法权限的严格控制,正使地方政府规章丧失其灵活、敏锐的独特优势,步入休眠状态。为了保证不打破地方政府规章的“休眠”状态,地方立法者更倾向于保守的立法态度,或寻求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地方政府规章的替代。为了防范地方政府规章“休眠”引起的法律风险,必须尽快从实体规范和立法程序两个方面促其复苏,以回应日益高涨的地方立法需求。  相似文献   

5.
2005年日本禁止垄断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课征金制度,扩大了缴纳“课征金”的客体范围,在“课征金”的计算方法、征缴程序方面加入了主观因素,同时引入课征金减免制度,扩大了公正交易委员会裁量权,加强了其在执行禁止垄断法方面的职能。借鉴此立法经验,我国应完善反垄断法执行措施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6.
植物新品种“授权”保护是我国政府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门制定的一项法律制度。云南省为加强地方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在国家“授权”保护制度发布之后,也制定了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制度.通过对比发现,“授权”保护与“注册”保护之间,在保护客体,保护范围、保护期限、审查程序、转让限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立法冲突。“注册”保护已经超越地方立法权限范畴,需要国家或地方立法机关对云南省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制度予以重新审视,并就其中与“授权”保护制度冲突的内容,作出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相似文献   

7.
检视北京等十一省、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构的立法文本,力求梳理地方立法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构中涉及的立法依据、责任承担主体、责任划分与承担、责任追究方式及救济途径等诸多实际问题,以期形成“权责一致,罚当其责”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早在25年前,中央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财产申报法制建设,出台过规定“草案”,也曾列入“八五”立法规划。近年,地方相关“立法”活动频繁,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若没有中央立法顶层设计之决心,地方实践恐难继续往下推动,现有制度也恐难落于实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反腐、防腐的有效而必要的制度,契合庞大文官群体反腐之需要,是透明政府理论延伸及公职人员个人生活的体现。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制化路向,应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扩展申报主体的范围,穷尽申报内容,明确申报时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控编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未能解决编制反弹的深层次问题,机构编制调控一直在简单的“加减法”上做文章。为破解地方政府改革难题,本文以顺德政府改革为例,归纳总结出顺德改革模式。必须在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和加强地方政府自身建设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制约机制,从政策调整走向法律调整的法治化径路,实现行政编制立法和地方政府编制调控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法治环境配套的重点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个中心”建设法治环境配套的重点有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立法的重点在于完善中央层级的金融立法、创新航运领域的地方立法;中央侧重于完善立法,上海市侧重于制度创新,如创新金融产品等。执法层面,上海市需要在实现行政监管的协调,提高行政服务的效能和透明度,建立健全国内金融、航运仲裁机构等方面有所作为。此外,要重视法治环境配套建设中的区域协调问题。通过建立区域立法协调机构和区域执法协调机制,解决区域在立法和执法中的可能冲突,形成“四个中心”建设所需的良好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洗钱犯罪在国外立法中得到充分预防与禁止,但我国的反洗钱立法更偏重刑事禁止,而反洗钱的行政立法一直滞后.目前我国反洗钱行政立法开始形成体系,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预防洗钱的领域过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还存在明显的漏洞,交易报告与记录保存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法人洗钱的监控手段还过弱,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还过轻等.应针对上述问题完善我国的反洗钱行政立法.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方立法体系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方面,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建构则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依据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分为“民族联邦主体立法体系”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系”两种基本类型,前者以俄罗斯为典型,后者以中国为典型。这两种典型类型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它们建构的具体路径各不相同。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是建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是地方立法机关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完善地方立法工作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途径。但对为什么确立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置疑与模糊认识。一项法律制度的确立,必须解决其为什么设立的问题,这是法律制度确立的理论原点与逻辑起点。本文从法的特性、地方立法运行机制的缺陷、当前地方立法后评估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释了构建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以期促进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法国“机关”犯罪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在司法实践获得成功。法国新刑法典将“机关”犯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地方行政机关及其联合团体”,将入罪条件确定为“在进行‘可签订公共服务委托协议’的活动中实施了犯罪行为”,这种立法安排不仅绕开了“国家主权原则”的难题,对于减少司法适用的不确定性也发挥了积极的效用。然而,我国“机关”犯罪立法之初就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机关”犯罪立法和实践的矛盾日显突出。因此,对法国“机关”犯罪立法经验加以总结和借鉴,对于完善我国“机关”犯罪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立法始终重视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证券市场的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其直接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利。文章对操纵证券市场行为进行探析,并提出完善我国规制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地方立法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立法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地方立法存在或与上位法过度重复,缺乏地方特色;或与上位法发生冲突,缺乏操作性等主要问题。为将"合法性、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三项原则科学地运用到地方立法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对地方法规进行定期清理,建立立法评估制度,突出地方特色,优化民主立法过程,建立立项论证制度,从而提升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经历了一个最初为人们所默认到为社会所禁止再到逐渐为社会所认同的过程。生命科技犯罪学视野下所考察的安乐死主要是医生为患者实施安乐死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国外理论界在安乐死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上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相应地在立法实践中也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刑事责任制度。我国有对安乐死问题加以立法的必要性,但须对安乐死操作的条件作严格限定。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作为一种正在我国被广泛推行的制度,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原则,法的有效性原理,以及“自然公正”和“程序正义”的理念。该制度的现实意义是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能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也具有督促立法机关依法立法并提高地方立法内容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地挂钩”政策作为新的土地管理模式,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其不仅要破解城镇化用地难题,还要在实施中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农业农村农民的持续发展。法律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本手段。人地挂钩政策的实施,必须制定合理系统的法律规制。本文首先对国家和河南地方已出台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立法进行梳理,针对试点地区“人地挂钩”前后出现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人地挂钩”试点中农民权益的合理保障提供制度和立法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面临器官供应短缺的困境,以至于出现了器官买卖黑市,甚至强迫器官买卖等犯罪行为.世界各国在器官捐献的同意制度上,有推定同意与明示同意之分,推定同意包括“纯粹的推定”,“可推翻的推定”及“部分推定”等不同类型.我国立法应吸纳推定同意制度中的一些做法.人体器官的买卖应被禁止,但是对器官捐献者进行补助和激励,却是立法上应当鼓励的.关于死亡标准问题,我国立法既要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器官移植.为了使我国走出器官短缺的困境,我国应建立器官协调员制度,明确捐献意愿的载体,加强器官捐献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