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李洪志躲在美国还要扮演成救世主?扮不成就让弟子们去包围中南海!妄想利用国际间各种反华势力的钱财把中国搅得寝食不安。起初,海外的华人觉得中国政府犯不着去硬性干预“法轮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洪志的邪教性质却是越来越被人看清楚了。首先是那些中了邪的“法轮功”学员,一批又一批的不顾性命到北京天安门去闹事。由中国各地往北京冲,由世界各地往北京冲,冲到天安门就摆开阵势闹事。真、善、忍,不忍了。在中国传统的春节,天安门前有人为“争取圆满,上层次”点火自焚。为什么偏到天安门去自焚,不就是要闹事吗!不就是要引…  相似文献   

2.
宏美国博     
《党政论坛》2012,(2):30-31
人们常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心脏”。国博处于“心脏”左边,相当于人的左心房。 人们常说,北京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天安门和大会堂主要是政治的,国博主要是文化的。因为国博,因为这个极具重量级的文化殿堂,天安门广场成了这两个中心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白晓朗 《各界》2011,(2):90-92
欣闻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再版《天安门诗抄》。我的思绪立即回到了30多年前的1976年,回到了当年4月惊天动地的天安门广场。 30多年,我们这些当年的黑发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老人,但当年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花圈、诗词以及“童怀周”的往事,依然活在我们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4.
破解地铁投资的世界级难题,使北京获得了地铁建设的世界级速度3月31日,奥运圣火从雅典到达天安门广场。正要去唐山的张补民在北京站广场前的大屏幕下观看了电视直播。今年48岁的张补民在北京从事饲料技术服务工作已有5年。他告诉本刊记者,在这5年里,他感觉北京变化最大的就是地铁建设的速度和公交、地铁低票价改革  相似文献   

5.
王殊 《瞭望》1986,(36)
见过周总理以后,我就准备回波恩去,晚上常常出去看望亲友。七月二十三日晚上九时半,我从一个同志家里吃过晚饭后乘公共汽车回皇亭子宿舍,刚刚下车,正在车站上等候的新华社外事部同志欣喜若狂地拉住我的手说:“真是好不容易找到你了!”原来他们刚刚接到电话通知:有重要事情要我在晚上九时到外交部门口,然后  相似文献   

6.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4,(12):89-90
1966年初夏,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乱翻了天。 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父亲每次都看电视。天安门广场上“伟大”、“万岁”的标语到处都是,字写得特别大,非常显眼。父亲看了一个劲地摇头,但不说话。余湛邦一直陪伴在侧,他说,父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向来反对个人崇拜的吗?”  相似文献   

7.
国庆前夕,笔者怀着一颗无比敬重之心,走进了国旗护卫队这个特殊的集体,目睹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景,感受了国旗护卫队队员们的平凡与崇高。 国旗护工队是由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旗卫士”荣誉称号的天安门广场原国旗班扩编而成,主要担负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和护卫任务。每天清晨,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护卫着五星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把国旗升上广场上空;每天傍晚,再把国旗降下护送回营地,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常讲这样一句话:“我们深深懂得肩上扛的是祖国第一旗,升…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庆祝建国50周年大会、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引人注目的“全方位”、“立体化”阅兵式上,将有符合国情的、展示中国国防实力的新式武器亮相。据悉,不在现场的人们,可以到北京的一些重要公共场所通过数十台国产HDTV,也就是高清晰度...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52)
当新世纪第一道阳光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金字碑铭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简短的碑铭概括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那一个世纪中,中国人民为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19世纪中叶,内里已经衰朽的…  相似文献   

10.
廖雅慧 《侨园》2013,(11):29-29
<正>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才39天大。在中国认识了奶奶、爷爷、姑姑、姥姥、大姨、二姨、大伯,好多人。我在中国住了几个月,就回到美国了。现在我去中国非常多,去了差不多九次了。有些年是夏天去,有些年是冬天去。不管什么时候去,每次都会看到新的东西。我妈妈和爸爸是北京人。去中国会住在北京。我现在已经去了15个省。从寒冷的东北到酷热的香港;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黄色沙漠的新疆,我都去过了。我跟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和爸爸的堂弟一起开车旅游。在中国旅游看到中国的好多好事和坏事。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满街上都是。  相似文献   

11.
天安门广场,北京的心脏,中国的象征。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全国人民向往,世界各国瞩目,然而,多年来她们一直蒙着一层庄严而神秘的面纱。 十四年的改革开放,古老的中国变了,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变了。人们对这里的变化尤为关切,因为从这中国的心脏地带的变化,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今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变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沈绿 《党政论坛》2009,(16):46-46
墨西哥城的“天安门广场” 墨西哥城是用土填湖积聚起来的,海拔2259米。市区1500平方公里,号称世界最大的城市。市中心的宪法广场据说是世界第二大广场,每天升降旗,是他们的“天安门广场”。广场平整,被一圈历史围绕着。太阳从总统府的方向升起,这里曾经也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总督府,  相似文献   

13.
王军 《瞭望》2007,(36)
"一种制度的良善与否可以从民心中考究出,实践是检验制度得失的试金石。"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8月27日,天安门广场南侧前门地区的194户被拆迁居民,在政府部门的安排下,在北京西北郊的回龙观选到了经济适用住房。虽然那里与前门相距约20公里,但每平方米2600元的价格还是让他们感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广场热该降降温了!”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吴明杰在“两会”上的呼吁,道出了不少人的共同心声。 近几年来,我国从南到北出现了一股“城市广场热”,大城市建,中小城市建,甚至连乡镇也建。‘’某省一个县只有十几万人口,可广场建得竞然和天安门广场一样大,那么大一片地空荡荡的,只搁了几盆花,连个人影都没有。”吴明杰委员在发言中列举的这个例子,真实地反映了一些地方不切实际、乱建滥建广场的严重程度。 在城市空间日益拥挤的情况下,辟出专门地方建上一些广场,种上花草树木,让长期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市民…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天,我从一早就置身天安门广场西北角,中山公园门外筒子河边的机关队伍里,直到下午散场。我有幸和几十万北京人一起现场目击了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典礼。 1959年十年大庆,我在渤海边一个收容劳改人员的农场里,为无缘观赏北京十大建筑而遗憾。 1969年,在京郊农村,我是“文革”“清(理阶级)队(伍)”中被视为“不安全因素”,在10月1日从北京遣送出城的。只有1979年这个逢十的的国庆,我以“恢复名誉”后的公民身份,同家人一起,融融泄泄地度过。  相似文献   

16.
王岗 《民主》2013,(5):31-32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历经的时代跨度极长,从70万年前北京猿人用火的遗存,一直到当代新修建的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文化遗存的种类也特别丰富,从皇家宫殿、园林、陵寝到祭祀坛庙,从长城关隘到大运河及其仓储,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物价值,得到了世界各国民众的认同与喜爱。许多来到北京游览的中外游客必然要去的故宫、颐和园、十三陵、长城等,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国庆40周年即将来临,笔者走访了为国庆首都之夜增添光彩,担负施放礼炮、礼花任务的北京武警总队国庆礼炮中队。 据了解,今年国庆节放花的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国庆夜晚7时,将有上百门礼炮同时鸣放,7时20分,近400门礼花炮将在天安门广场、工人体育场、龙潭湖公园等9个点同时将一发发五光十色的礼花弹送上夜空。其中,作为国庆庆典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将设礼花点121处,礼花炮126门。今年天安门广场放花的时间将长达1小时,总共放各式礼花弹5万多  相似文献   

18.
香港商人和企业家,积极投资参与改造北京旧城的建设,是众多外商投资项目中难度较大,投资金额较多的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陆续展开。旧城改造引起港商关注和兴趣1992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1990年到2010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要求天安门广场两侧和东西长安街两侧继续改造;王府井、西单、前门三大  相似文献   

19.
瞭望哨     
《瞭望》1985,(20)
如此“方便旅客” 湖北 叶达泉 四月份到北京出差,托运了两件行李,我下车以后到车站行李房去提取时,服务员同志说:“交八角钱!”我忙问道:“什么钱?”“搬运费!”她回答得很干脆。我想这点东西用不着他们来搬,于是说:“我自己搬行吗?”“不能进!”她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20.
汤礼春 《侨园》2013,(3):50-51
那一年,我还不到14岁,却站在了天安门前。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狂热浪潮把我推到北京的。1966年,我刚读完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我们下乡劳动。在农村摘了半个月棉花,一回到学校才知已停课了,"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到了学校,学生们纷纷参加了红卫兵,然后到学校开介绍信,到全国各地去串连闹革命。因我父亲解放前曾开过一家小米店,我的家庭成份被划为"独劳"(独立劳动者),不属"红五类",所以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但使我稍感欣慰的是"独劳"这个成份后来归于"红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