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提出了建立“中东新秩序”的四点计划:建立地区安全体系,限制中东军备,实现中东和平,促进经济发展。这个计划的出笼标志着美国企图利用战胜伊拉克的余威,把军事上的胜利转变为政治上的主动,在中东建立“美国式的和平”,并以此为蓝本,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一、出台的背景和意图美国提出“中东新秩序”计划的背景和意图是: (一)战略重点从对付“共产主义威胁”,转变为对付“地区性威胁”。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认为:经过40多年的较量,苏联衰落、华约解体、“社会主义失败”,“共产主义威胁不复存在”,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库 ,中东在美国对外战略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 2 0世纪 90年代初 ,冷战的结束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取胜 ,确立了美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此后 ,美国制定并实施了以“西促和谈 ,东遏两伊”为核心的中东战略。然而 ,近年来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反伊 (拉克 )联盟四分五裂 ,以及中东地区反美情绪日益高涨 ,已对美上述战略构成严重挑战。进入新世纪 ,美国将如何应对这些难题 ,其中东战略会有哪些调整和变化 ,美国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于 2 0 0 1年出版的《乱中行 :新世纪的美国与中东》(Navigatingthr…  相似文献   

3.
冯基华 《亚非纵横》2012,(4):42-49,60,62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大国,地跨欧、亚两大洲,连接黑海和地申海,也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无论在冷战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二战后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很快,土耳其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扩张势力范围和遏制苏联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美国中东战略中许多重要举措都是通过土耳其这个“支点”展开的。土耳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并非只有融合、亲密的一面,还有不断产生矛盾、出现一些“不和谐声音”的另一面。新世纪土耳其调整外交战略“向东看”,但依然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战略支点之一,并能“东西逢源”,无疑将在中东地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东形势走向赵宏图李荣目前,中东地区正经历着自海湾战争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虽然,中东总体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但脆弱的和平及稳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阿以和谈久陷僵局,中东地区潜伏严重危机。由于内塔尼亚胡政府执行强硬的不妥协政策,拒绝“以土地换和平...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以色列的安全战略●王泽胜冷战后,由于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色列面临着许多安全上的新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为适应世界形势和中东地区安全格局的新变化,以色列对它的国家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安全战略已从冷战时期的扩张领土、抢夺资源求安全转到通过和...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战略及其影响吴承义二战结束以来,中东一直是诸多热点中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一个地区。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各种矛盾、危机更趋表面化、激烈化,如何确保中东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美国从...  相似文献   

7.
试析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重点经营的地区。冷战后,中东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突出,已成为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什政府将会继续维护美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主导”地位,但由于该地区局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中东政策进行调整。该文试图分析布什政府对中东地区新形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布什政府中东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有那些调整、有什么特点和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于1991年和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了两次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性的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即两次海湾战争。两次海湾战争时隔12载,美国战争动员完成了从冷战时期的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向冷战后局部战争动员的演变。第一次海湾战争之时,处在全面战争状态的战争动员,尚不能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战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战略评估●董漫远中东和平进程发轫于冷战结束之后,历尽艰难曲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东地区的时代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面貌。同时,它还是全球及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而目前的僵局又触发地区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为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10.
横跨欧亚非3大洲的中东地区,有着极丰富的资源和非常广阔的市场。目前中东地区许多国家正在摆脱海湾战争对其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前不久阿以和谈出现重大突破,有利于促进地区局势稳定,使中东地区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这为我国全面开拓中东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尹斌 《西亚非洲》2007,(5):30-35
欧盟与伊朗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维护该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及影响力,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不同于冷战后期(1979~1990年)的政策,逐步实施“以接触求转变”的政策。随着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和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动,该项政策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批评性对话”到“建设性对话”的转变,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凸显与美国不同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在海湾危机期间采取的策略表明,美国的中东战略正从依托以色列和借助阿拉伯温和国家的力量抗衡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扩张,转为强调最大限度地依靠阿拉伯多数国家的合作和国际社会的参与,以遏制中东地区军事强国的崛起。通过海湾战争,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获得加强,但急需解决的阿以矛盾在战后也将更加尖锐和突出。如果美国对此处理不当,中东地区将会出现针对西方的恐怖主义活动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与中东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正在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拉开了“整合中东”的序幕。中东地区各类国家间开始酝酿新的分化组合。如何稳定伊拉克战后局势、平衡各方各派的利益要求 ,是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这场战争同时触发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大国间最激烈、最复杂和最深刻的外交较量和利益角逐 ,它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将会在形势的后续发展及战后各方利益的摩擦与切换过程中逐步显现。尽管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和格局因“倒萨”战争而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但美国以“倒萨”为突破口“整合中东”的企图难以彻底实现 ,并将为此背上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14.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至今,中东和平进程已走到第十个年头。10年来,和平进程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 一、马德里和会及“马德里框架”的确立 进入80年代后,阿拉伯国家开始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为阿以冲突全面走向政治解决铺平了道路。90年代初发生的两件大事—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确立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也为中东和会的召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地区主义是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发展的潮流,中东也不例外,但中东地区主义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地缘政治结构所产生的地区内外冲突、长期存在的安全困境、集权式的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东共同体意识的缺失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东地区主义的发展。现在乃至以后很长时间,政治不稳定、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国家关系仍然是中东地区的现实存在,但是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和次地区国家之间合作的加强,次地区安排和有限的功能性合作将是中东地区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7.
美欧俄日争夺中东的策略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美欧俄日为争取战略优势,在面向新世纪的战略调整过程中,都加大了对中东争夺的力度,形成“美为主导,多极角逐”态势。一美欧俄日在中东的争夺,有冷战思维的印记,也有新时代的特色,是大国围绕建立世界新格局较量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昔日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出现了和平迹象。今年5月,以色列工党在巴拉克领导下重执朝政,使长期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重现曙光,“中东和平进程”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一、阿以冲突的由来阿以冲突源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之间的领土争端。据犹太教的经典《圣经》记载,公元前1900—1850年间,希伯来人(今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家人来到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定居。大约在公元前129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从此首都耶路撒冷及规…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增长。各国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发展,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东地区长期的冲突使该地区国家的经济滞后,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谋求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才能发展中东地区的经济。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深层次原因。巴以签署关于加沙一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和约旦、以色列签署《华盛顿宣言》,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平环境的出现将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而对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至今,中东和平进程已走到第十个年头.10年来,和平进程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 一、马德里和会及"马德里框架"的确立 进入80年代后,阿拉伯国家开始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为阿以冲突全面走向政治解决铺平了道路.90年代初发生的两件大事-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确立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也为中东和会的召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