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研制背景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帝国航空部(Reichluftfahrtministerium-RLM)经过研究得出了弹着点观测和前线联络适合使用自动陀螺仪,并准备将该技术使用到这类飞机上。当时,飞机起飞和着陆需要比较长的专用滑行跑道,在前线则很难有这样的条件。而且由于起飞距离的限制,当时盛行的飞机高速竞赛使用的大功率发动机多安装在水上飞机上。但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有了改变,提高升力的缝翼和襟翼技术逐渐成型。德国航空部十分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并在1935年向各个  相似文献   

2.
早期航空兵的发展1910年和1911年,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在改装的巡洋舰上完成了飞机起降,引起了轰动。日本海军不甘落后,立即于1912年成立了“海军航空术研究委员会”,研究飞机的使用问题。同时在横须贺的追浜成立了水上飞机基地,引进法国法尔芒  相似文献   

3.
大飞机沧桑     
李北方 《南风窗》2007,(8):28-31
决策层接受了论证组的看法,中国必须上大飞机,不干,下一步的经济增长就没有支撑点。自从去年大飞机项目被列入《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006~2020年)》中“未来15年力争取得  相似文献   

4.
大飞机项目也有“三上三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翼 《南风窗》2007,(8):34-37
从1970年8月毛主席、周总理决策上马运10项目算起,中国30多年来发展大飞机的航空历程说明,由于研发周期过长,一般在10年左右,大飞机项目很容易中途夭折,政府换届、航空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5,(2)
<正>曾经与黄纪苏先生谈到竞争问题。黄先生在分析社会问题时特别注意心理因素,他发明了一个概念,"比较性竞争",认为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要比别人强。我担心"发展"会耗尽生存的资源基础,每人都想有私人飞机,就算地球的资源够造那么多飞机,也没地方飞没地方停啊;但黄先生的着眼点不在此,他说就算发展到人人有私人飞机的份上,也不算个完,还会有人要更多,这跟满足生存需求无关,只与要压别人一头的心理诉求有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飞机设计师能够像“凯利”·约翰逊这样得到世人的盛赞。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飞机设计师之一,他的辉煌一生与洛克希德公司密不可分。他先后担当了洛克希德公司40种飞机的总设计师,这其中包括著名的P-38闪电、P-80流星、F-104星战士战斗机、U-2以及大名鼎鼎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在为洛克希德公司工作的42年间,约翰逊因为经常把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成现实而举世闻名。他一手创立了洛马公司享誉盛名的“臭鼬”工厂,这个开始不起眼的临时飞机制造棚屋逐渐发展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飞机设计工厂,直到今天它已成为洛马公司赖于生存与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7.
马丁飞机公司是20世纪非常著名的一家美国飞机设计制造企业。该公司在40年历史中推出了多种设计新颖、性能优良的轰炸机,为世界航空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马丁公司的飞机家谱,展示几种颇具时代特色的轰炸机。B—10/121929年,应美国陆军航空队(以下简  相似文献   

8.
欧洲及其他     
俄空军飞机数量到2011年缩减一半《俄罗斯航空新闻》9月1日报道,俄罗斯空军司令部对航空装备较低的改进速度及飞行器较低的完好率深感担忧。据俄空军专家评估,到2011年,如果不拨付必要的资金用于飞机的改进与维修,俄空军的飞机数量将缩减一半以上。就是在现在,俄空军飞机状况也处于极差的水平,现在40%的飞机使用期超过20  相似文献   

9.
三菱重工创建于1870年,1934年公司改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1950年公司解体,分解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和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三个公司。1964年上述三家公司合并,重新成立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经过近130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家集造船、机械、动力设备、原子能、航空航天、汽车等多种产品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重工业生产企业。 三菱重工从1920年开始生产飞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共生产飞机1.8万架,发动机5.2万台。日本战败后,该公司一度放弃了航空产品的生产。日本1956  相似文献   

10.
空中游击战 1942年初我中国空军更换美制飞机的序幕刚刚拉开,战斗机依旧以苏制为主,而轰炸机则仍然依赖原来苏联提供的SB-3。但是,从1942年长沙战役中的2大队轰炸机出击配合陆军行动开始,中国空军逐步走上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反击之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1942年10月,在美援下中国空军实力得以恢复,有飞机290余架。其中,美国援助的新战斗机150架、轰炸机19架。中国空军及美国23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军国主义者,是人类历史上研制和使用野蛮的自杀型特种攻击机最多的国家政权,因而,它从另一侧面印证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法西斯是现代史上最凶险、最没落的政治集团。到1945年,日本海军的又一种自杀型特别攻击机进入了开发程序,它,就是由擅长制造水上飞机的川西飞机厂具体进行研制的"梅花"式飞机(The Experimental Suicide Attacker"Baika")。"梅花"飞机有其两大特点一是没有来得及赋予其正式型号;二是采用非常罕见的脉动式喷气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俘获之商船1910年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架柯蒂斯飞机,从经过改装的轻型巡洋舰“伯明翰”号上起飞成功,次年1月他又在装甲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的后主甲板上,利用尾钩钩住制动索,平稳安全地完成飞机降落。这两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正在迅速扩充中的日本海军,海军当局立即作出反应,于1912年(明治45年)成立了“海军航空术研究委员会”,研究飞机的使用问题。同时在横须贺的追浜成立了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大型飞机在各个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军用运输机、大型空中预警机、大型战略轰炸机、大型战术轰炸机、大型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战飞机、大型空中侦察机等等。这些用途的飞机,我们当前都没有自主生产能力,都要依靠外购。但是,当前能够卖给我们具备改装这些飞机的国家,只有俄罗斯一家,也就是他们的伊尔-76(含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还难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空军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拥有上述大飞机。——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强  相似文献   

14.
读者     
《南风窗》2007,(9):10-10
建大飞机,多争论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建议在大飞机一事上减少争论:“如果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还不能有自己的大飞机,我们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15.
设计综述 二战开始后,德国潜艇频频袭击英国港口的舰船和缺乏有效保护的运输船队,战果累累。1941年,美国参战,德国又故伎重演,出动潜艇扰袭美国沿岸,美国的岸基飞机加强了反潜。但是航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输船队却依然缺乏飞机支援。因此,英美都迫切需要装备大量护航航空母舰用于反潜护航。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有建造护航航母的经验。1942年,海军部批准了1942年造舰计划,用C3型标准货船船体改建新型的护航航空母舰,即博格级。该级计划改建48艘,但  相似文献   

16.
搞大型飞机,中国有这个需要,有这个技术基础是中国走向航空强国的必经之路。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就只能算是航空大国,而不能说是航空强国!  相似文献   

17.
1903年12月17日早上10时35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在威尔伯·莱特协助下,奥维尔·莱特操纵飞行者1号飞机飞离地面,人类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动力飞行纪录(12秒留空时间、36.58米飞行距离)就这样诞生了。这个纪录改变了人类生活,改变了世界。 100年来,以各种方式仿制莱特兄弟飞机以期重现历史的人不计其数,但由于仿制飞机都极不稳定、难以控制而没有一架飞行成功。随着2003年的临近,当许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2003年最后一期报道,俄罗斯最负盛名的空军制导武器制造企业——“革新家”设计局在发展一种用于出口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已经接近成功,按照该局总设计师安德烈·穆拉维约夫的说法,这种带助推冲压发动机段的导弹在冷战期间提出概念发展,在因经济问题而搁置十余年后重新上马,预计射程将达到创记录的300公里,可在不依赖作战飞机雷达制导的情况下,独立攻击特定的高价值目标,如空中预警指挥飞机、对地监视飞机和加油机等,由于其自身的高精密和高成本,是典型的“高技术对高技术武器”。  相似文献   

19.
空中宙斯盾美国海军P-8A多任务海上飞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14日,波音公司获得了美国海军多任务海上飞机(MMA)系统研制和演示验证(SDD)阶段合同。MMA不仅是美国海军现役海上巡逻飞机(MPA)(包括P-3C、S-3、EP-3)的换代机型,其在战术使用方面也有所突破。新型海上飞机的任务将超越原来MPA的传统理念,在网络中心战的背景下,打造可在未来海战场上进行全方位态势支援的多任务平台体系。这种全新理念的飞机被美国海军称为“海神”。  相似文献   

20.
1993年4月6日上午9时许,一架从深圳飞往北京的2811号波音757飞机正平稳地飞行到江西赣州的上空。突然,电波从飞机上发出,一个不寻常的信号在广袤的空中迅速传递:飞机遇劫!飞机遇劫! 霎时间,福州、广州、香港、台北,空中险情,震动了四面八方。一连串应变行动立即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