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彪的早期生涯中,他的三封信,曾经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引起过三场轩然大波…… 毛泽东、朱德在建军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白砂会议,拥毛者、拥朱者发生激烈争吵。林彪的一封信,推波助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929年,是红四军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的汪杰同志的《<林彪传>的失误及其教训》一文中说:“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曾有‘两个’红四军”。事实上,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存在过三个红四军。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  相似文献   

3.
1930年6月,毛泽东在福建长汀主持整编红军部队,决定将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军、第六军(不久改称红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而将林彪由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一下子提升为红四军军长(政委是罗荣桓),朱德不再兼军长了。那年林彪才24岁。林彪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倒是一直认真地执行着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跟随着毛泽东为扩大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而斗争,特别是在中央苏区的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林彪是建立了战功的。  相似文献   

4.
1929年7—8月间,红四军前委为打破国民党三省敌军的“会剿”,先决定坚守闽西,分兵游击;后又决定“出击闽中”;出击闽中后困难重重,不得不重返闽西。当时毛泽东已离开红四军,在闽西地方一边帮助指导工作,一边养病。“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却借此大做文章,大肆吹捧林彪,恶意攻击朱德。现在,让我们拂去往日的尘埃,看看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正平远县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区位与江西中央苏区一脉相连,在这片热土上,平远儿女在革命斗争中高歌奋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平远红军纪念园地处仁居镇,该镇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内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陈毅和林彪先后三次到达平远仁居,传播革命火种,建立红色政权。1929年11月13日,红四军在朱德军长、朱云卿参谋长率领下,从江西寻  相似文献   

6.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穿过莽莽群山,转战赣南闽西。革命斗争的形势千变万化,亲密战友之间也难免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两位伟大领袖都有着博大的胸怀…… 在第三次攻下龙岩的第4天——6月22日,红四军党的“七大”在龙岩城召开了。到会代表中,有红四军前委委员、各纵队司令员、支队长、党代表和士兵代表45人。陈毅主持会议并作了报告,朱德、毛泽东也发了言。大会通过《红军第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选举了新的前委,陈毅、毛泽东、朱德、林彪、刘安恭、伍中蒙、朱云卿、高静山、傅柏翠及军直属队和一、二、三、四纵队的士兵代表共13人  相似文献   

7.
开国上将杨成武生前曾经多次深情地说过:“我是在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锻炼成长起来的,是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导下前进的。是古田会议,是毛泽东和朱德,把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学生,培养成红军的初级指挥员。”在震惊全国的“杨余傅事件”中,林彪、江青追查杨成武的“黑后台”,目标直指聂荣臻。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3,(16):F0004-F0004
连城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1929年5月、6月、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三次进入福建省连城县的新泉。6月14日,毛泽东在新泉撰写的《给林彪的信》中指出“个人自私的欲望决定会被群众所拒绝”,  相似文献   

9.
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两军在宁冈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始了他们长期亲密合作的生涯。但在1929年6月至11月间,毛泽东和朱德的关系经历了一场"悲欢离合",两人因红四军组织建设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关系一度闹得很僵,最终在中共中央和红四军同志的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四军",也是第一支  相似文献   

11.
黄禹康 《世纪桥》2010,(24):46-49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不久即成立了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前委书记。1929年春,在红四军高级干部中发生了一场波及全军的异常激烈的争论,导致毛泽东暂时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和康克清在闽西汀州喜结良缘,成为革命的终生伴侣,这一段感人的故事,至今在闽西广为流传。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进入闽西,在长岭寨一举歼灭了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占领了汀州城。红四军司令部设在汀州城内的  相似文献   

13.
朱德慧眼识林彪1928年1月,朱德率部连克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2月29日,林彪带领一个连,护卫辎重赶往耒阳,途中遭遇民团的堵截,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林彪决心复仇,朱德批准了他的行动。3月3日早晨,林彪带领一批人马,化装成“国民革命军第十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进行了十天左右的军政整训。这次整训,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决议的顺利通过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泉整训因此而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1928年5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红军经常出入于邻近的茶陵、酃县、永新、桂东一带,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一次总结会上,当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风趣地  相似文献   

16.
倪波  李恩侠 《党史博采》2022,(5):52-55+65
<正>这封题中所指的“信”就是井冈山红四军时期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7600多字的回信,简称《给林彪的信》。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次公开发表了此前出版的党史、军史著作均未提及的这封信。为什么说这封信奠定了古田会议的思想基础呢?这得从红四军内部关于党对军队的领导的认识分歧说起,从设“前委”“军委”的意见不同说起。一、朱毛会师后军队队伍壮大,但成份复杂,极端民主思想造成思想混乱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南昌起义部队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原宁冈县砻市镇)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或“朱毛会师”,点燃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火炬。  相似文献   

17.
阎志峰 《党史文苑》2005,(12):42-45
林彪对作战之术颇有研究,精于打仗.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林彪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仅次于朱德、彭德怀,位居第三.十大元帅的平均年龄是57岁,林彪年龄最小,只有49岁,毛泽东称林彪为"少帅".这是党和国家对林彪的战术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林彪做出的军事业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18.
连城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1929年5月、6月、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三次进驻连城新泉,开展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6月14日写了《给林彪的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红军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12月,红四军在新泉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政治、军事整训。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对革命实践经验和党内、军内思想争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在新泉望云草室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预备会,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新泉整训在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党的建军纲领及群众路线上进行的成功探索,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回顾和总结新泉整训这段历史经验,对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但当时由于对各军的序列和番号没有做统一规定、各根据地之间联系不畅以及部队发展的反复等原因,各地工农红军番号设置颇有重复,先后出现了三支红四军,一是朱德、毛泽东创建的红四军;二是湘鄂西红四军;三是鄂豫皖红四军.后来,三支红四军逐步发展成了红军三大方面军.  相似文献   

20.
1929年7月29日,红四军前委全体成员在上杭蛟洋开会,毛泽东也曾到会.前委决定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乃由朱德代理红四军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