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发展、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森工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书功  孟庆安  张松林 《奋斗》2013,(1):62-62,6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凝聚着全国人民对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以林业局为主体的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紧紧围绕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的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按照省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面加快建成小康林区的步伐。1.森工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要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实  相似文献   

3.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一字之改,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在全国人民面前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呈现地更具体、更生动,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将2020年设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截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新的扶贫开发目标要求。我们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和扶贫开发伟大实践犹如人之两足、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大法宝。其中,扶贫开发伟大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引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扶贫开发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理念之一,体现了全面小康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幸福观是实现绿色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起点,而辩证统一则是二者关系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推进物质小康的进程中也积极开展绿色发展转型的探索,但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在"十三五"时期,要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绿色制度供给,抓好"两降低三提高",以实现用绿色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1 979年,邓小平阐述了"小康"概念,201 7年1 0月1 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了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到习近平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第十九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发展观和理想社会模式,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对传统小康社会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小康社会思想符合唯物史观,从小康社会的科学向度分析,它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逻辑演进,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小康社会的价值向度分析,小康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再次上升为理论,始终观照人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思想的逻辑进程表明,发轫中国古人的社会理想经由中国共产党人的阐述和发挥创新,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新的意义,它在中国的全面建成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的"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又一次质的飞跃。和全国一样,四川也经历着从建设小康到建成小康的过渡。在数十年的探索路上,产业带动经济是不变的主题。眨眼之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已经过去4年,随着新年的到来,目标达成的  相似文献   

9.
滕宏伟 《当代党员》2012,(12):52-53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重庆到2017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的服务行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力量统一到推动重庆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任务上来,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为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小丫跑两会、展望中国梦"的梦想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贵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能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国家"三步走"和"两个大局"战略目标的实现。贵州作为西部地区同步小康样本是多方关注的焦点。面对关切,贵州传递了什么好声音,凝聚了哪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们已开始步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崭新境界,就务必把握好三重关键维度: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领导,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三是有效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上述三重"关键维度"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做出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确保县县达小康,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此,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从从江县的社会实际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创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措施,努力形成整体合力,探索符合从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全省部署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心中要始终牢记一件事,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共同进入小康。"在今年贵州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赵克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结合省情启动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铜仁市委、市政府把德江列为全市第二批于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54万德江人民梦寐以求的大事。我们深感任务艰巨,尽管困难重重,但有责任、有信心在黔东北地区走前列、做表率,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德江处在遵义、铜仁、黔江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  相似文献   

15.
任廷浬 《当代贵州》2013,(11):46-47
今后五年将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从今年起正式启动"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这意味着今后五年将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期。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沿河要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号召全县人民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总攻"绝对贫困"、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坚定不移地走有山区特色、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全省部署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实干,在于广大党员干部付诸行动、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7.
张喆  陈建保 《共产党人》2013,(11):41-4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新任务,同时也给出了完成的时间表——"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于我们宁夏来说,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清  相似文献   

18.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科学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下把握机遇、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在总结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习近平提出明确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抓机遇,防风险;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难所在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十次离京考察,其中三次是到贫困地区对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进行调研。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深入河北阜平、甘肃定西、临夏和湖南湘西等贫困地区访贫问苦,对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实现路径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了深刻的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