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的高下在于取舍,而取舍全在于一颗心。刘凝之,南朝宋时人。他的父亲曾任衡阳太守,家中有一定的钱财。但刘凝之把自己的那份钱财赠送给了弟弟和侄子,去荒郊野外盖了一间简陋的房子,而且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崇他的品德行为。一次,刘凝之脚上穿着一双木拖鞋,有人看见了,对他说:"你脚上穿的鞋是我的。"他一听,笑  相似文献   

2.
自宽益寿     
<正>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南史》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南北朝有个沈骀士待人宽厚。有一次,邻人一口咬定沈骀士脚上穿的正是他几天前丢的鞋。沈骀士问:"是您的鞋么?"立即脱下给了人家,自己赤着脚。不久,邻人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又将鞋送还。沈骀士问:"不是您的鞋么?"笑而受之,重新穿在脚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十分赞赏沈骀士的气度,认为"处世当如骀士"。宽怀为乐。宽怀,指胸怀宽广、心境豁达。处世为人,要有豁达的气度,不要计较太多,在生活中学会自宽,以忘记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媒体把他誉为"中国版高仓健"。为了贴近人物原型,他不仅提前查了很多关于郝万忠的生平资料,还学习了鄂尔多斯方言,不惜增肥10公斤,以至于很多在场群众都把他当成郝万忠本人。知悉景春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帝于是同一众好友一起,送上贺。此时,脑中立刻出现了他那双极睛、倒八字眉,我就从心里开始笑,笑泛到嘴角。  相似文献   

4.
那个拾荒者     
我至今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甚至姓氏也不十分确定,或许姓杨吧.在我的印象中,他约莫40来岁,个子矮小,明显萎缩的右手总是弯曲在胸前.右脚比左脚短一小截,走路一瘸一拐像个钟摆,迈出左脚后,右脚要慢慢地拖着往前挪动.一双不大的眼睛里永远含着谦卑的笑.嘴唇稍稍外翻,牙齿有点龅,笑起来牙龈露得很多.他常年穿着一件干净的蓝色中山装,一条洗得很旧的黑色裤子.脚上永远是一双旧军鞋,冬天的时候穿着袜子,大多时候是不穿袜子的,有时候趿拉着鞋,露出皮肤粗糙的后跟.  相似文献   

5.
<正> 他,是解放军驻五指山某师一位并不富裕的军官; 她,是出身在五指山黎族贫穷家庭的一个孩子。于是,一位军官与一个孩子的故事在五指山麓演绎,军官奉献出的是爱心,孩子升腾起的是希望……孩子的处境深深触动了唐仁安的心,他对小女孩的父母说:"让孩子去上学吧,没有钱,我来资助!" 军官名叫唐仁安,1989年,他在  相似文献   

6.
首都博物馆——通向残健融合的康复之路 看着舞台上自闭症孩子的"玩耍",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笑了,刘颢也笑了. 一名参与北京市东城区残联"孤独症儿童圆梦计划"的儿童家长曾对北京公益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刘颢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我梦想着有一天,孩子能够主动叫我一声爸爸.我能带着她去各种公共场所,没人再这样那样地看我.我希望孩子能够交到一个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欢笑.而我走的那一天,不再担心,我的孩子不再需要我时时刻刻的照顾,能够独立的生活…… 这个梦想促成了刘颢对"孤独症家庭整体康复计划"的实施,而将首都博物馆纳入到计划中,则是刘颢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7.
杨家将里有个老家人杨忠,赤胆忠心为杨家;而今也有个年近古稀的著名作家“杨忠”,披肝沥胆忠心报国。他就是海笑。海笑本名杨忠,1943年,他16岁和几个同学赤脚去投奔革命,走到黄海边,看见大海的咆哮,他想,让我变成海啸扑向日本侵略者吧,于是他改名海啸(哮)。抗战胜利后,全民欢腾,又改海笑。他是抗战“抗”出来的血性男儿。几次险遭鬼子的杀戮。侵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安》2013,(14):80-80
编辑者师: 我做保安员已有3年多了。近期在执勤时,发现有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颈部疑似有伤痕,但我又不太确定,没有上前询问,后来又一次看到她胳膊上也有多处明显的大块的青紫伤痕,便上前询问,小女孩说是她爸爸打的。于是我向街区派出所报警,后来警方介入后,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孩子遍体的伤痕让医生很震惊。医生询问随同来的父亲程某,孩子身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程某声称,是孩子不小心摔伤造成的。而医生认为,孩子身上的伤应是遭受过严重殴打所造成。在接受警方询问时,程某承认有一些伤是他打的。但孩子胸、腹、头部及四肢有十几处留有内伤,反应出程某手段粗暴,涉嫌虐待罪。请问,虐待罪具体应该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9.
微观     
《小康》2017,(25)
<正>@鞋贩:看到这种孝顺老人的孩子,就会莫名地感动。感觉懂事的孩子最可爱了。安徽13岁少年丁晨心疼生病后的爷爷上下楼梯很吃力,于是,在老师帮助下,他发明了一款"爬楼神器":一只手握着助力器,就能轻松爬楼梯。今年6月,该发明在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金奖。点评:少年强则中国强。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我尚未发现! 于是,在那么一天,我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冥顽不化的我。  相似文献   

11.
张大爷轶事     
张大爷爱穿传统的中式服装。他在冬天穿上深色的棉裤棉袄,着一双布鞋的模样,很像是电影里旧社会有钱又颇有几分风度的老财主;经常眯着的眼睛,让人难以琢磨出他的深浅;笑的时候,头向一边歪着,下巴往上提,仿佛带着几分羞怯;银须飘然,缓缓迈步,硬朗中蕴藏着几分傲气……  相似文献   

12.
我在课堂上的巡视中发现坐在一起的两名男生都穿了拖鞋,而这种现象学校是禁止的。于是,我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一直让其站着以示惩罚和告诫。两个同学一直站得笔直,其中一个男生一脸的严肃,而他的同桌却嬉笑于然。大约过了10分钟,我看见那个面带严肃的男生面露难受之状,并盯着我轻轻地摇头,于是我叫他们坐下。这个男生从来都是很勤奋、很认真的,平常也很注意个人卫生与仪表,今天怎么突然粗心大意起来了呢?其摇头是表示悔改吧?但那个摇头却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于是下课后我让他留步。他显然不想多搭理我,然后很委屈地说:“老师啊,你怎么…  相似文献   

13.
爹爹"芭蕾"     
武汉一个年逾六十的阿爹,竟然脚穿芭蕾鞋,身穿芭蕾裙,装扮"小天鹅",跳起了芭蕾舞。这位老爹爹姓涂,从小就喜欢跳舞,目前从事婚庆服务。据说在一次婚礼上,他  相似文献   

14.
<正>华盛顿特区居民达斯的话就更理性:"我想这反映了世界对布什和他的政策的看法。"现在我终于知道一只鞋的价值,至少值1000万美元。这只鞋应该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只鞋,昂贵并不是因为这只鞋是世界顶级名牌,也不是什么大腕名星穿过,它只是一只很普通的鞋。普通的一只  相似文献   

15.
苍铁军修鞋     
苍铁军是辽宁省盖州市罗屯乡萄扒山利人,今年48岁。苍铁军4岁时因患脑炎造成右腿残疾,小时党培多他上学读书,成人后进入了修鞋行列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苍铁军从接待第一位顾客那天起,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宗旨:要把为顾客服务放在第一位。不管大活小活不管挣钱不挣钱,他都热情服务,尽力满足要求。小修、小补、简单零活不收费;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残疾人不收费;遭受意外灾害的,尽力照顾。有一次,老李家打发儿子送来@双小胶鞋、老苍一看、实在没有~。(修理价值了,他想:李家生活非常因难,这两双鞋是孩子*学穿的。没革鞋…  相似文献   

16.
<正>2月22日,自治区党委礼堂,骆春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台上台下,人们情难自禁,感动充盈着每一个角落。"我和春伟的幸福生活,是从笑开始的。我们是高中同学,春伟很孝顺我爸妈,我爸妈对他比对我还好,有好吃的都先给他留着。"烈士妻子陈丽走上报告席,柔声细语地讲述着,"2007年,他从云南参加缉毒行动回到家,女儿冲着他笑,春伟也笑了,父女俩笑得一模一样……"陈丽试着控制情绪,但悲伤让她在讲  相似文献   

17.
在公司的大楼旁有个小鞋匠,每天晚上路灯刚亮起,便会看到他的身影,但我从未找他修过一次鞋。上个礼拜天,有一双皮鞋开了胶,想随手扔掉,又感觉可惜,傍晚闲来无事,便提着鞋找到了那个修鞋匠。修鞋匠的生意并不是很好,破旧的修鞋机,在公路两侧急驰而过的车鸣声中,“喀哒、喀哒……”响个不停,老鞋匠低着头,借着昏黄的路灯认认真真忙着自己的活计……老鞋匠见我走来,显得很高兴,“老板,等一两分钟,等我把这双鞋补好,马上给你修……”他边说着随手递给我一个小板凳。“不急,不急……”我笑了笑,在小板凳上坐了下来。我趁老鞋匠忙活之机,随便和鞋…  相似文献   

18.
卢松松 《乡音》2012,(1):50-50
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国人,从小就想做水手,向往外  相似文献   

19.
我的梦想     
<正>妈妈告诉我,我是小时候误用药物导致失聪的。我不知道是什么药,也不觉得失聪有什么可怕,因为那时我并不知道"声音"是什么。妈妈没有让我用手语"说话"。我在解放小学用读唇来听课,妈妈也成了学校里的"特殊旁听生"。上学不久,学校组织艺术节,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只有我默默地当观众。看到别人笑,我也跟着笑,看到别人鼓掌,我也跟着鼓掌,但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说我也应该表演节目,她找到了省杂技团让我拜师学习软功柔术。我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我们庸常生活中谍谍不休的导师。我还是“愤青”的时候,广告并没有要教导我们如何生活。于是我把电视广告当成了节目,在为数不多的频道里,几个不断重复的广告让我津津乐道。现在不同了,电视广告成了我那正处于更年期的妈妈,一天打三四个电话告诉你天气变化情况,让你添衣。当然这是母爱,我并不讨厌这样的琐碎。但广告也这样时时提醒你应该如何生活,我就要怀疑他们到底想充当咱们的什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