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萌 《北京观察》2015,(7):64-65
<正>寻找快乐,是生命的本能,更是生活的技巧,人人有意识,却不见得真正做得到。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往日生活的人。如果对某位朋友突然发问:您会寻找快乐吗?相信很多人会一时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仔细地想一想,自己寻找快乐,好像是容易,其实也不尽然。寻找快乐,是生命的本能,更是生活的技巧,人人有意识,却不见得真正做得到。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往日生活的人。可以这样说,但凡上点年纪的人,甭问,年轻时候的生活质量,十有  相似文献   

2.
人只有凭借现实、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近些年的文学创作中,有相当多的作者热烈地呼唤着一种叫做“生命体验”的东西,奉行着“体验生命”这“一种新的创作论观点”,追求着、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追求着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他们相信,文学作品“仅仅是不可重复的个体生命的”“那些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命的一切骚动”的“转化”和“审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8日,上海辰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朱刚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配型捐献,成为金山区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自那时起至2012年2月13日金山工业区劳保所职员马晓燕完成捐献,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先后有17位金山儿女无私地将“生命火种”捐出,去挽救那些生命濒临危难关头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4.
乡村明烛     
《当代广西》2011,(18):30
在莽莽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很普通,很平凡,在艰苦的环境下,无怨无悔地坚守在那三尺讲台之上,把文明的火种,燃烧在瘠薄的土地上。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山里孩子的人生路程,用自己的臂膀撑起山里学生的天空;他们用心血和生命呵护着山里的那些祖国的花朵,使成百上千的农家子弟摆脱了愚昧。虽然生活依然清贫,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山里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和欢乐。  相似文献   

5.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为脆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选择了抱团取暖;因为脆弱,那些曾为琐事争执的家人懂得了相濡以沫;也因为脆弱,整个社会都会对公民精神在灾难中进发的力量充满感激。这正如恩格斯所说,  相似文献   

6.
《乡音》2007,(9)
经常会在夕阳的陪伴下,闲适地漫步在小区外的石径上。小区不高的围墙上,被爬山虎和一些闲花野草覆盖着,那些花草是野生的,它们完全仰仗于空气、阳光、雨露,自在地绽放着生命。因为早已习惯于享受这份惬  相似文献   

7.
又天 《北京观察》2013,(6):68-69
青春固然值得祭奠,但也不过是生命轨迹中的一抹,轨迹的尽头是我们陨灭的终点。所以那些心动的日子,那些风花雪月,《致青春》更应当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一生。豁达的人一辈子只哭两次,一次是在呱呱落地时,一次在对生命绝望时。我想,如果一生要为自己感动一次的话,就应当把回望青春也算上。至于为何而哭,当是人人心有千千结。不是每个人都像赵薇这样幸运,可以拉开架势,气势恢弘地为青春谱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0,(5):41-43
玉树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都在牵挂着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各族同胞,都在关心着那些在地震中受伤的各族同胞。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大营救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9.
<正>我迷恋那些令我心动的有才能者,我企图用交流获得某种火花和共鸣。可是,对话如今是件很难的事儿,面对面经常是虚伪地互相抬举或不着边际地海阔天空,真正的心里话永远都只埋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说。很多人习惯了用别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我希望有好的评价,但确切地说,我不是特别在乎,如果我真那样,我可能早被评价打死了。我希望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自己从各种迷乱中抽身而出,生命得以在安静中变得从从容容恬静淡然。  相似文献   

10.
科学考任干部。对那些埋头苦干、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重用,大张旗鼓地表彰;对那些默默无闻、工作敬业的干部,要适时提高他们政治经济待遇;对那些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投机钻营的干部,及时采取遏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二0一四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家对灾害中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关注。让我们读一读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那些老年人的故事,吸取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正>我大学学医,研究生开始学习病理,从此便与显微镜结下不解之缘。病理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辅助对疾病的诊断。常常经历"生"与"死"的判断和考量,在感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同时,又更多地遇到那些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的顽强人生。一名医师的成长过程,绝不仅仅是增长医术,在长年累月与不同的生  相似文献   

13.
早逝的花朵     
做了15年的警察,说得确切些是做了15年公安记者,在那些滴血的真实面前,我始终无法让自己做到“冷静”,尤其那些水灵灵的鲜花一般的生命遭到无情地摧残和扼杀时,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那些故事,感受心痛。我非常清晰地记得1998年4月24日晚上,一个朋友突然打过一个电话来,告诉我他12岁的外甥女在早晨上学的途中失踪。他在电话中带着哭腔向我介绍,外甥女的家在不远的一个城市,小姑娘每天准时离家去上学,上学的路除去中间有一小段比较冷僻外,其它倒也比较热闹,甚至还有一个莱市场设在路边。几年来小姑娘上下学从不绕来绕去地贪…  相似文献   

14.
清晨,一缕阳光照在柴达木盆地上,火车正急速地穿过盆地。极目远望,茫茫的戈壁滩显得那样的空旷、辽远。在这里你看不见一只鸟儿飞过,看不到像江南小村里升起的缕缕炊烟。只有那些从干渴的沙地里冒出来已经发黄的小草,才使人感到这里还有生命在顽强地同沙漠搏斗。  相似文献   

15.
殷雪梅之美     
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为了保护那些弱小的生命,永远地告别了人世。之后,太阳还是每天升起,地球还是一样旋转,但这个美丽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她的事迹清晰地印刻在每一个知道的人的心里,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与洗涤。她,就是殷雪梅,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4)
<正>摘编自7月1日台湾《中国时报》这个意外事件震撼了台湾社会,民间自发性的捐款与为伤者祈福已经开始,期望那些正受苦、甚或与死神拔河的年轻生命能安然度过这关。更让人不忍的是,那些严重烧烫者,即使度过生死关,未来仍必须面对长期的复健、多次手术的漫漫长路,这些年轻的生命,一定需要台湾当局与民间社会共同投入、全力支持,才能熬过痛苦、伤痛,才能度过重重难关,回到生命中的正轨。八仙粉尘气爆,使许多严重受伤者烧烫伤面积都超过50%,甚至高达80%、90%。伤者除了第一时间就医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食物,脱去了水分,散发的香味更持久。最近阅读李丹崖的《那些生命里干涩的香》,颇有几分感慨。干涩的香是一种境界,在滚滚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脱去外在的水分,或者脱去华丽的外衣,把生命中灵魂深处干涩的香味留给他人留给世界?什么是水分?相对于积极的生命状态来说:懒散怠慢是水分,狭隘自私是水分,阿谀奉承是水分,投机取巧是水分……脱去这些水分,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真实,更加透明,更加坦荡。脱去这些水分,弥漫  相似文献   

18.
李炳泽 《创造》2012,(6):71-71
短短四天善洲林场的经历可胃丰富多彩、深受教育。我们一起走过善洲小道,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一起参观了窝棚、陈列室和故事林……杨善洲的经历,虽然可以用简单的言语进行描述,但又是那样丰富厚重、充满内涵。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生百净体验的亲身经历,是一场亡、灵和精神的冼礼。那些树、那些路、那些故事和那些朴实的话语,在不停地向我讲述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信念: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又留什么?那就是:用信仰指引人生的方向,用奉献诠释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诗人哈雷的《零点过后》出版发行与成功举办的朗诵会,无疑给沉闷、颓靡的诗坛带来春天般生命勃发的气象,它反映出诗人哈雷对诗歌艺术真谛的执著求索。诗人持以一种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必须歌唱的超拔胆略,从容地对诗歌文本革命。在形式上具有音乐美感的抒情性特征外,呈现出一种思想高度、勇于担当现实、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8,(6):44-48
白衣天使,这几乎是世间最美丽最圣洁的称呼。每一次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总是他们如同天使降落人间,抚慰人们的痛苦,疗治人们的创伤,他们妙手与仁心同在。"非典"如是,大地震如是。然而,我们容易忽略,忽略了在灾难面前,他们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同样脆弱,他们其实与我们一样也有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只是,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为着一份神圣的操守,他们勇敢担当。请记住他们,那些在灾难中,对生命不离不弃的白衣天使,那些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的白衣天使。而记住他们,不只是在抗震期间,不只是在灾难期间。对于他们,我们要与遗忘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