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和谐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党、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和谐。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和谐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当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和谐的主要因素;最后从着力培育基层党内和谐文化等四方面努力实现以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景天魁 《党建文汇》2006,(10):30-31
党内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社会和谐之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党可以借助执政资源,通过制定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全体人民树立和谐理念,以党内和谐之风带动政通之风、促进人和之风。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它有助于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有助于实现干群和谐,有助于培育和谐文化与和谐精神,因此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当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体制和机制建设为依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抓手,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陈训廷 《探索》2006,(6):43-46
文章认为,党内和谐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文章对党内和谐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内涵和主要要求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努力促进和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必须努力创新和完善保证和谐的党内工作机制,必须努力营造促进党内和谐建设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社会和谐要由党内和谐作保证,要以党内和谐为基本条件.党内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和谐,这是由中国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地位、党组织的作用、中国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所决定的.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党自身和谐团结,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才会高.同时,党内和谐对社会和谐起着引导、带动作用,党内和谐之风能带动政通之风,促进人和之风.  相似文献   

6.
贺军 《党课》2007,(4):10-15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干部,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制度建设在实现党内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以制度建设保证党内和谐的自觉性;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维护和促进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提出全面推进党内和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即必须深入把握党内和谐的内涵,深刻理解党内和谐的意义,认真分析党内不和谐的原因,勇于探索实现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这既是对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各级政府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的目标。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集中解决党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解决“四风”为契机,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党内和谐的理论形态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晓清 《学习论坛》2006,22(12):18-20
党内和谐是综合反映党内状态的政治范畴,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本质特征,对于实现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党内和谐是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与党内生活紧密联系,渗透于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必须从党的建设上整体推进。当前特别要把化解党内利益矛盾作为关注点,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重点解决党内利益关系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究竟怎样实现党内的和谐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来达到党的团结统一,这是一个基本的途径,而党内民主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努力实现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来促进党内和谐。因为党务公开有利于密切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务公开的发展和深化;有利于大多数党员群众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并且为党员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化通道;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遏制党内腐败的蔓延,促进党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发展党内民主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目前,党内存在民主不足的问题。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为重点,实现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走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与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是保障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唯一政治形态。民主政治以民为本,主权在民,国家活动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公民尊重政治秩序也有自觉性,政治基础稳定和谐。民主政治结构法制化和程序化,能够形成发展的促进机制与纠错机制并重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新中国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制度基础,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失误也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损失。要努力发展人民民主实现社会和谐,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并带动社会和谐,完善法治机制以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积极而创造性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党科学规避和从容应对各种风险的需要,更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党内文化是党的性质的反映,是维系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有鲜明意识形态的组织文化。加强党内文化建设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应有内容和必然要求。当前党内文化建设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党内和谐。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党内文化建设,坚持按照党章的要求着力培育健康的党内文化意识,着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继承发扬和借鉴中国传统中的和谐文化,尤其要坚持围绕着党内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文化要素来加强党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对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挥党的先进性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内和谐”也成为我党在建党理论上的一次重要创新。党内和谐是反映党内关系和党内整体运行状态的政治范畴,是党内关系融洽、思想统一、生活健康、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运行有序的综合体现。实现党内和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党内生活的多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党务公开是促进党内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究竟怎样实现党内的和谐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来达到党的团结统一,这是一个基本的途径.而党内民主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努力实现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来促进党内和谐.因为党务公开有利于密切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务公开的发展和深化;有利于大多数党员群众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并且为党员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化通道;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遏制党内腐败的蔓延,促进党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李建 《理论建设》2008,(2):79-8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要求,是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开展先进性教育以来,我们在党校自身建设中,致力构建和谐校园,贯穿党内民主建设这条主线,紧密联系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实际,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凝聚集体智慧,塑造现代人格,强化服务保证,班子的整体合力得到了有效发挥,党内民主建设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发展的要求相比,现阶段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如对党内民主概念的不同界定、民主和权利意识弱化、制度建设滞后等。因此,应努力促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系统化,发挥党代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