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庆  张超 《中国审判》2014,(5):40-4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利益无小事。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是各级人民法院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司法实践。本刊本期特别推出涉民生司法工作专题,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审级法院的先进经验展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茶莹  邹祖俊 《中国审判》2009,(11):40-41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活动中,始终秉承“民生司法”的理念,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审判活动,尤其是把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审判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左世忠 《中国审判》2014,(12):12-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规定十分清晰地表明,人民法院在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疆鸟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路司法所所长王艳梅,始终以此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境界。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14年,王艳梅始终如一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扎实热情,兢兢业业,展现了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的风采,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2012,(11):26-26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司法局东风路司法所所长乔洪祥常说:“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积‘小安’铸‘大安’,不是大话、也不是空话,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者,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正如他所说,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地奉献着,坚定不移地担负起自己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6.
许建 《中国审判》2009,(10):5-6
王胜俊院长提出,要切实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大局意识,坚持能动司法,恪守司法职责,深入体察民情,增进群众感情,全力保障民生。这是对法院工作主题的最好解读,同时也为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1,(7):2-F0002
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全国各地法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反映人民法院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7,(4):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认为,“两会”为司法行政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导向和契机。与其他司法政策一样,  相似文献   

9.
祝贺与期望     
时光流逝,满怀情溢。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人民司法》从1957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倡办以来,到今年的1月13日,已经走过了45年风雨历程。恰逢新年伊始,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及《人民司法》编委会,向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地关心、支持《人民司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历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领导下,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一步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的进程,《人民司法》也从一棵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历经45年沧桑仍然根深叶茂、欣欣向荣。与此同时,《人民司法》在漫长的征途中,洒满了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10.
时逢《人民司法》杂志社创刊65周年,作为《人民司法》杂志的非资深作者和忠实读者的我,也跟着腾起一息“忆往昔峥嵯岁月稠”的崇高感,以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使命感。说到与《人民司法》的缘分,要追溯到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2011年左右,因几篇简报写得不错,我被借调院长办写材料,《人民司法》也在这期间不经意地闯入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民法院要更加自觉地站在群众的立场来谋划工作,围绕群众的利益来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要使我们对每一个案件的处理和作出的每一项司法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湖南省“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法院工作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2.
宋占文 《中国司法》2008,(5):109-110
吉林省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服务民生工作的部署,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开展了“走进基层,服务民生”行动,并于3月31日在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社区举行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第一,“3性”原则优化司法理念。司法理念的“3性”原则意味着中国司法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就是坚持司法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治性。要坚持司法的政治性,但不能坚持司法的政治化,不能以政治化方式来实现司法价值和功能;要坚持司法的人民性,但不能坚持司法的人民化,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嘉兴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职,保障民生,为嘉兴的经济建设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和谐嘉兴、法治嘉兴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去年,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通过三年时问,把嘉兴创建成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示范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更大发展。本文拟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示范市”创建工作作些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的司法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制度。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董必武对人民司法制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人民司法的基本精神是要把马恩列斯的观点和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司法工作中去。人民司法基本观点之一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联系,为人民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正当利益。要看我们的审判工作是不是便利于老百姓,  相似文献   

16.
徐呼和 《中国司法》2008,(12):34-35
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胡锦涛同志指出:“维护人民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司法公正,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国家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这给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紧紧围绕关爱民生、服务和谐的要求,坚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维护人民的利益高度为出发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这一政府职能,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南京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会清 《中国审判》2011,(12):40-41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司法工作难题,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辐射作用,利用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推动构建整合社会资源、贯彻诉讼前后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大联动”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民法庭是人民司法的细胞,蕴含着人民司法的基因密码。”这是我十余年法院工作经验得出来的对人民法庭的基本认识,与此同时,人民法庭工作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以及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全国法院精彩纷呈的人民法庭工作实践,也是我的一个看法。因此,重庆法院“建设‘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着力推行诉调衔接”等人民法庭工作经验就更显宝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基本完善和日渐成熟的法制环境,积极提高全体司法工作者的执法水平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我以自己在多年司法工作中所累积的些许经验现拙成文,以期为法制之山衔砾,与同仁共商互勉。(一“)人文执法”的主体概要“人文执法”理论的主要基础理论是吸取我们党和政府在执政工作中所创立的诸多优秀理论的精华,与时俱进将其溶入到实际工作中的集成。可诠释为以下三个方面:(1)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立党务政的原始根本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