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自1987年9月开始,一直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经有22个年头了。作为我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我有幸经历了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开始建立到全面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我眼中,少年法庭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子慢慢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相似文献   

2.
张春波 《中国审判》2014,(12):34-35
少年法庭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少年审判事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少年审判庭起,30年来,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肚大,现已发展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审判机构。201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少年法庭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形成了多元化少年法庭审判组织格局,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少年法庭审判队伍,创立、发展了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树立了人权司法保障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少年犯罪和少年刑事审判王文生一、少年犯罪的审理机构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1988年开始建立了少年法庭,专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已有6个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普遍建立了少年法庭。1.少年法庭的组织和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许多政策与法律制度都在探索之中,少年刑事审判的理念也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一些针对少年审判的模糊理念,从一定层面影响了少年法庭组织体系的合法构建。影响了少年法庭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少年法庭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少年犯合议庭”,开创了,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开始踏上发展完善的征程。回首少年法庭2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6.
少年审判的宗旨是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帮助他们重获新生、回归社会。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在我帮教的众多少年中,小林的故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从违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尊法,到现在的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的转变过程,生动地诠释了少年审判法宫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张媛 《法制与社会》2013,(3):261-262
从198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逐步形成,迄今对少年司法的探索已有27年的历程,回顾这期间对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和进步,然而,与欧美等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现状相比,我们还是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少年法院创设的问题,作为少年司法体系核心的少年法院在我国尚未独立建制,本文试从构建我国少年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究建立适合我国本土化土壤的少年法院的紧迫性与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8.
<正> 少年犯罪的处理宪法对主要集中于少年法庭中少年审判权所实行的监督并非偶然。刑事法庭与少年法庭对少年犯罪的审判之间的类似总是存在的;监狱和教养学校之间的配合是紧密的;国家对犯有严重罪行的青少年罪犯生活的干预的动机,包括社会预防同关心青少年罪犯的福利相结合。在向美国最高法院诉讼之前的特别争议包括法律程序上的保护,在此之前,可以使个人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31日至9月3日,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第二届少年审判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及部分中级人民法院的主管院长和少年法庭庭长,中央综治委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同志,中国政法  相似文献   

10.
评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建龙 《法学》2007,(12):92-103
作为一项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司法领域最重大的一次统一少年司法改革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所创造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从改革的总体方向而言,其少年法庭的"非刑事化"、独立化的目标符合各国少年司法改革的经验与少年司法制度的特性要求,也有着稳定少年法庭机构与队伍,推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进步的意义。但从改革的思路与具体设计来看,过于"跳跃式"地扩充受案范围,可能会造成少年法庭失去特性、脱离少年司法传统,以及限制地方少年司法探索等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人更是责无旁贷。自1984年创建全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到如今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20多年来,人民法院的少年审判工作已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赖琪  孟斌 《法庭内外》2011,(4):47-48
我叫赖琪,是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的一名法官。自1988年北京成立专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少年合议庭以来,我一直从事少年审判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了。20多年里我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500多件,审理未成年犯3000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少年审判是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工作,挽救失足少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少年法庭逐年增加,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长安区法院于1988年7月在刑庭内设立了少年犯会议庭。此后,又派专人赴上海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少年刑事审判体制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根据最高法院的指示精神,该院改革少年审判组织形式,于1991年7月成立了庭一级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同年底,又将少年法庭受案范围由原来单一受理刑.事第件扩大为审理涉及综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民事、…  相似文献   

14.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11):48-54
少年审判工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总结推广全国少年审判经验,深化全国少年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国审判》杂志社、福建省少年审判指导组和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9月26日在莆田共同举办“少年审判机制”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审判》2009,(6):4-5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听取关于全国少年法庭工作情况汇报的专题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贯彻好“坚持、完善、改革、发展”八字方针,切实加强对少年法庭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少年法庭机构设置,切实加强对少年审判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少年法庭工作的指导,切实加强少年法院的改革探索,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6.
少年司法是美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程序和法律理念.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少年法庭受到来自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批评.自由主义认为,少年法庭的法官经常以一种任意的、歧视的、甚至是专制的方式行使着家长式的权威;保守主义则认为少年法庭过于仁慈,尤其是对实施暴力犯罪和反复实施犯罪的违法者.来自两方面的挑战,对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法院少年法庭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拟在总结少年法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原则体系,以求教于司法界、法学界的同仁。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少年犯的特点和少年法庭的经验,经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 第13条少年法庭在听取了犯罪少年、证人、父母、监护人或照管人、检察院及辩护人的证词之后,便可对犯罪少年进行裁决。法庭为了了解案情,还可以听取共犯及成年同谋犯的证词。少年法庭庭长为了犯罪少年的利益,可以使其免于出庭应审。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少年可由其律师、父母或监护人代替出庭。  相似文献   

19.
8月11日至14日,在成都青城山脚下,来自全国各地少年法庭的法官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和总结1995年全国第三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以来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的前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研究和布署今后一个时期少年法庭工作的任务。少年法庭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少年审判中践行能动司法不仅能够教育、感化和挽救少年,也是关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詹红荔在少年审判过程中,扩展庭前准备工作,庭中扎实做好判决活动,庭后发挥主动性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形成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的"三三九不"能动司法工作实践。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詹红荔的能动司法实践,能为少年审判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