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通过加快住房保障立法、明确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及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来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改已历经近30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我国住房保障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其必要性而言,住房保障是由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住宅权是人类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住房保障立法有助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同时也是我国房改以来政策法律化的必然要求。就其可行性而言,我国住房保障立法已具备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政策支持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宏观调控对于解决房地产市场中的问题产生了一定效果,应继续加强调控。住房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存在互补和互替关系.地方政府应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住房保障以大力支持。保持房价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今后的房价趋势将呈现稳中有调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市场化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的性质和原则、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救济性住房保障和救助性住房保障等,这些与住房保障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不仅导致了理论上的颇多争议,也带来了实践中的诸多困惑。为了明辨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住房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我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近年来,青岛市政府也推行了符合青岛市现状的住房保障政策,在转变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在实践过程中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青岛市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并完善相关住房保障政策,对于青岛市政府顺利开展住房保障工作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和健康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以改革作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传统住房保障阶段和住房保障的改革与发展阶段。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体住房的居住权利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是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需要从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增加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有效供给、完善福利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保障住房资金来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次贷"危机的产生根源和风险传导机制研究后指出,我国应建立科学、完善和发达的住房保障制度,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并使之与房地产市场相衔接。作者就住房保障对象、住房保障监督、住房保障层次、住房保障标准和住房保障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道航 《理论前沿》2009,(12):30-31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成因,不应仅仅归结为他们缺乏财富获取和积累能力。与住房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住房保障政策所存在的某些偏差、不到位乃至是缺失,也是导致这部分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共同面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住房问题,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住房弱势群体进行保障。俄罗斯从国际公约、联邦宪法、联邦法律法规等层面对弱势群体的住房权加以保障,具有法律保障健全、层次合理、法律效力高、法律延续性强等特点。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强调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对弱势群体住房权的保障更多以政策的形式加以调整,法律保障不健全,缺乏较高层次的法律规定,应借鉴俄罗斯的相关法律制度经验。  相似文献   

11.
保障住房权利就是解决住房问题和实现住有所居.我国商品房价格高涨的原因是供求失衡和开发商对开发市场的垄断,高房价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但遏制房价的做法既与市场法则不符,也无法提升市场的保障容量.“价格归市场,保障归政府”.保障住房权利依赖于政府保障责任的承担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且,公租住房制度应该是我国现阶段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共租赁住房——夹心层的保障性住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后起之秀,公共租赁住房在准入门槛、保障模式、运营方式、房源适配性等诸多方面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了机制再造。但它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前期准备不充分、缺乏法律保障、准入把关不严、退出机制不健全等,使得其住房保障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提升该制度对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保障作用,我们应当通过健全机制和创新制度,消解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保障其生存并维持其尊严的最低限度生活之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制度,形成了覆盖不同层次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我国住房保障行政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形成了由公积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合作建房构成的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系,但住房保障制度在运行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须采取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商品化是住房社会化的前提 商品化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住房商品化要求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社会化就是改革各单位自行建设、分配、维修、管理职工住房的体制,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的住房运行体制。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施行,最终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住房供应方面长期实行的单位自建、自分、自管、内部运作、封闭运行的模式,把职工的住房供应引向市场,引向社会。货币化分房较为彻底地实现了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基本消除了住房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贵阳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从贵阳市实际出发,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精神,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职工租、购公有住房,取消成本价,与市场接轨,一律按经济适用价来统一。职工以货币来实现对住房的私人所有,同时也使住房资产从企事业单位的总资产中剥离出来,真正实现住房社会化。多购房或住超标房只有支付更多的货币,从而使住房分配趋向公开、公平、公正。住房一旦完善其产权转移成为职工的私有财产,就可以进入二级市场依法自由交易。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在早期,住房保障主要靠政府。随着保障规模扩大、层次递进,越发需要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住房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必要举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保障公民居住权是政府最基本职责之一。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大量外国住房保障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外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内涵,总结了其发展走向,以期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住房保障问题是政府关注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中国现行住房保障机制面临着普惠性欠缺、商品房开发监管及居民理性消费引导缺乏、城镇住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与实现配置最优化目标差距甚远、住房保障范围的宽泛与财政压力矛盾突出、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励志性缺乏、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审核监管效率不高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实现住房保障普惠性、针对性和励志性等方面进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形势变迁,实现了向社会公平为价值核心的回归,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中国特色服务型住房保障体系。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保障性住房从投入、分配到监管各层面、各环节均暴露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纵观种种不足,结合保障对象收入资产线性分布、需求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对保障结构、方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变革,构建公民基本住房需求与保障性供给无缝对接,以个人收入与家庭资产为基础变量的双线性供给模式,是政府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居住权、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入手,在提炼大量统计数据和对比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住房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发展潜力、消费要求和承受能力,以及住房建设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出加大对住房建设与消费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住房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使我国国民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