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胡斌,来自甘肃兰州市,今年22岁。在没学《弟子规》之前,是一个很不听话,家长很头疼的年轻人。我记得很清楚,五六岁时爸爸妈妈闹离婚打架,我竟然就会拿着剪刀扎我爸爸。到了上学的时候,我在学校里打架、抽烟、喝酒、逃课、旷课,欺负老师。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就要在教学楼跳楼,唯恐学校不乱,搅得整个学校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14,(9):6-6
小保:半年前,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因工作中需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公司除在上岗前对我进行过健康检查外,还让我参加了其组织的两个月一次的例行健康检查。由于健康方面原因,我不能胜任工作,公司曾对我进行过培训,但因我仍不能胜任工作,公司近日决定在额外支付我一个月工资的基础上,单方面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我提出必须在我离职前为我做最后一次健康检查。可公司以我已经在上岗前、在岗期间进行过健康检查,再作检查纯属多余为由拒绝。  相似文献   

3.
情洒黄埔     
谭玉莲 《黄埔》2006,(4):17-19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我在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 1990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被调到宁夏黄埔同学会。此后,黄埔精神、黄埔情结以及黄埔同学的示范作用不断地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我把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挚爱,化在自尊、自强、自重、自信中,化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激情中。  相似文献   

4.
慈善快乐     
《中国残疾人》2009,(9):7-7
前几日,我去了一趟台湾,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在台湾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然后来讲述我眼中的台湾。然而短短的9天,若谈人文、谈理念,对我是一个太心虚的命题。所以,在这个“稀有版面”,我还是老老实实记录下我在台湾接触的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人和事,让“慈善”这个词在我眼前活脱脱地跳动,快乐,并充满教益。  相似文献   

5.
钱锦贵 《世纪行》2009,(12):19-20
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在一个数九寒冬的腊月生育了我,使我在向这个世界报到的时候,便有了一份冬的记忆,冬的历练,性格中也就多了一份坚毅和执着;感谢生活给了我无数的榜样,在我人生的各个阶段.他们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激励着我,就象大海中的航灯一样,指引着我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相似文献   

6.
我不知道,千百次在梦里重逢的青岛,如今清晰地见着她的容颜,是如此的不知所措。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在我的生命里逐渐鲜活,久远的记忆缓缓流淌而出。行走在这里,我知道,这儿的草木、山墙、门楼、街道、海水,会不知疲倦地把珍藏的记忆,从容地交付给一个寻找往事的我。带着陌生的熟悉,徜徉在青岛的路上。明净的天空下,一种沉静安然,浮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曹德旺 《今日广西》2014,(10):32-32
我现在的老婆是我的结发妻子,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帮我煮饭、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讲不好普通话,人家会笑她。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控股的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相似文献   

8.
各位执委、同志们:衷心感谢党中央的信任,调我来全国妇联任党组书记;衷心感谢同志们的厚爱,选举我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常委会推选我担任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我深知,在庄严的选举背后,寄予着各位执委、常委的重托,充满着占全国人口半数的各族各界妇女的期待,这既是对我的信任,更是赋予我的责任。在全国妇联领导岗位上,我一定以党的妇女儿童事业为重,以广大妇女儿童的福祉为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套话生活     
我在局机关当秘书。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写材料,其实就是写套话。可以不谦虚地说,写套话是我的看家本领。我在机关干了二十多年.不知道写了多少套话。我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单位家里,马不停蹄地写着。我写得头脑发麻、精疲力竭、没完没了。你可别小瞧我写的这些套话,它们的作用太大了。我用这些套话写成了局长报告、局长讲话、经验材料、工作计划、经济论文、调查报告等。你说说,假如没有这些套话,我们单位将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易靖茗 《台声》2014,(2):76-80
“婚后第二天,他去上班,我在门口送他,竟然情不自禁主动亲了他,还脱口而出叫他‘宝贝’。他下班回来,我在门口迎接,给他换鞋、脱外套、放公事包……这些都没有人教过我,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些反应好像都是从身上自然蹦出来的,我的荷尔蒙就这样启动——”“我小时候听说过如果使用筷子时把手指放在筷子上端,长大后就会嫁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在那之后,我都努力把手放在筷子的上端来用。  相似文献   

11.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6):22-22
我在长春看守所采访徐伟时,徐伟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我爸的今天跟我有关系,我心里最明白,不管他当多大官,在权、法和儿女亲情面前选择的时候,他选择儿女,这是人之常情……他只能这么选择。我最后悔是我把亲人牵进来了,不管我爸是什么事,但我心里明白,跟我有关系,是我把他牵累进来的……  相似文献   

12.
周平是我班上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学习刻苦、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每次在课堂上,我要提问的时候,她总把手举得老高,我也总是在课堂上表扬她。我表扬她的时候,她面带微笑,成功和自信的喜悦时常洋溢在脸上,因为她的带动,我班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法唐同志应邀参加电视剧《西藏风云》在西藏开机仪式,我随同前往,在拉萨期间,西藏自治区统战部长桑珠,得知我曾在当时的中共西藏工委统战部工作过,特邀我去部里坐坐,我于8月28日去统战部新址,见到副部长阿塔、克朱及其他同志,还看了部里办公区、设备、环境、接待客人及用餐区,以及院里美丽的花坛,我还同桑珠部长照相留念……。这一切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35年前我从江孜分工委(地委)调工委统战部工作时的情景。真是往事如烟,今非昔比,换了人间。  相似文献   

14.
朱伦 《前进论坛》2009,(11):49-49
我出生于1934年5月28日,今年已经76岁了。当年我出生在崇明乡村里。童年时代,我在父母的辛勤劳动下逐渐成长,读了小学、初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考进了圣约翰中学(与大同附中合并为现在的五四中学)。在父母亲的支持下我报考了大学,志愿是医学院(属第二类)。我的分数超过分数线很多,我很高兴。但最后发来的录取通知单不是医学院,而是上海华东体育学院。当时我呆了,我没有填过体育学院,  相似文献   

15.
欧阳国 《人民公安》2011,(13):64-64
余杰在《在北大吃书的日子》说,图书馆是单身者的天堂。我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也都呆在图书馆。每天,闹铃很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迅捷地从床上跳起.胡乱地洗刷几下,就腰挎牛仔书包、嘴啃大馒头、身带两张卡(一张饭卡、一张借书证),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图书馆奔。当我的身体还在自行车上时。心却早已飞到了图书馆,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于是我更加用力蹬着自行车,狂奔在校园,飞向我自己的天堂。  相似文献   

16.
常怀感恩     
罗志清 《现代领导》2010,(11):46-46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大山给了我宽广的胸怀,土地赋予了我厚重的责任,贫穷饥寒的交迫,给了我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的儿时记忆更加美好.更加培养了我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初中毕业后迷上了网络。为此,上网开销不断增加。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我便将手一次又一次地伸向了自己的母亲。在多次给钱之后,母亲便开始以各种借口拒绝我。为了能拿到钱,我开始经常虐待打骂母亲。当地的居委会、派出所、妇联等部门知道情况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就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也感到十分高兴,不但明确表示原谅了我曾经的不孝行为,还经常在邻居面前夸我孝顺  相似文献   

18.
珍视回报     
唐代杰出思想家、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从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政协机关有一批年轻干部,论年龄、讲资历、看职务。我称他们小字辈是恰如其分的。我喜欢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他们是我的下级.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把他们当同事、当朋友、当兄弟、当子女,更当老师。我向他们学习。请他们教我学外语、学电脑、学金融知识、学时尚语言甚至学流行歌曲,我作诗著文常请他们评点、推敲,我有什么喜乐也请他们分享。我感觉到,以小字辈为师。受益甚多,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9.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20.
皮箱的回忆     
1996年秋,我和几位同事出访美国、巴西和日本。10月18日,我们一行飞到美国洛杉矾,走进接机大厅,看到一群人在欢迎我们。在鼓掌声中我听到有人在喊“张有义”。无论到哪里有人叫我的原名,一下子会把我拉回到50年之前,使我格外感到亲切。我知道在那一群人中有我在台湾彰化商校的同班同学张芳盛、陈俊堂。我出发之前,同是同班同学的吴家录、张哲生向他们转告我将访美的信息。我与张、陈两位相约在洛杉研重逢。我还没有看清他们两位,就被记者们包围。回答几个问题之后,我说:“女士们,先生们,拜托让我去见见离别半世纪的老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