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经济对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保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环节。整合各项资金集中建设新农村是目前采取的一条主要渠道。而注重挖掘新农村中的文化遗产价值,却可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改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靠外力注入太多,而自身能量发挥有限的处境。保山市蒲缥镇作为大量文化遗产的集结地,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价值无疑会使新农村发展由输血转向造血。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是保山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此,保山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成效显著,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推进这项事关全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一直是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问题.目前,保山市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统一战线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具体阐述了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三种模式:技术支农、示范带农和人才助农。  相似文献   

6.
腾冲县五合乡小地方自然村的村道旁有这么一条标语:开发冷凉资源,加快新农村建设!乍眼一看,这"冷凉"一词,为何成了小地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资源?然而,当你知道了小地方短短几年的巨变时,却不得不叹服村民们的创造力,并会由衷感慨:小地方不大,干出的事情却不小!名为小地方的自然村位于保山市隆阳区、龙陵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统一战线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具体阐述了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三种模式:技术支农、示范带农和人才助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池州市的生态型新农村的建设的解析,从理论上概括了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特征,论述了建设生态型新农村重大现实意义,指出了当前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着手,论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和模式,怎样发展现代农业为建设新农村夯实基础,最后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安徽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的关键。本文从影响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障碍因素分析出发,对新农村建设中安徽农民持续增收的创新选择进行了全面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永登县中川镇红玉村是兰州市唯一一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了把红玉村建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制定了红玉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镇长任副组长的红玉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靠实责任,分头实施。村上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具体落实各项任务,从组织上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这方面赣州市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赣州模式”。而四川丘陵地区整体上说,与赣州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环境及条件等方面都比较相似,因此“赣州模式”对四川丘陵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模范价值”,我们可以从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保山市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切实推进保山市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忠军 《世纪桥》2012,(7):16-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新农村的建设也是党在运用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研究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用。研究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着重从二者的具体本质内容着手,研究分析面对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何通过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予以解决的,以及要研究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全省持续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保山市以"学善洲、见行动"为主题,以5年内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开展绿化荒山行动、实施村庄规划建设"五行动"为目标,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部门联村、干部入户、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措施,在全市各部门和5县(区)72个乡镇91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二三效应"工作模式。效应一:一个干部下去,以"队员管理规范、为民服务规范"作保障,使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探讨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尤其是新余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组成调研组对新余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广泛调研,课题组针对新余市现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命题的相继提出。体现了党对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紧密相联、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探索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先进性建设的成果运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和带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丹县清泉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能人带动型、商贸流通型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探索出许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但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如过于偏重村容村貌等短、平、快项目建设,个别地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选择,而桂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题,广西恭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创立了“恭城模式”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桂北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